回答数
3
浏览数
5713
眉峰醉
备考复习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专业备考知识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专业备考知识点: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主要方法
1.经验判断法
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让组织中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凭借自己过去积累的工作经验以及个人的直觉,对组织未来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的数量和结构等状况进行估计。
主要适用于短期预测,以及那些规模较小或经营环境相对稳定、人员流动率不是很高的企业,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有比较丰富的个人经验,否则很难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
2.德尔菲法
首先邀请某一领域中大约30名专家或富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组成一个研究小组,但是这个研究小组中的人彼此之间并不见面,也不进行沟通。研究主持者进行组织实施。
优势:①吸取众多专家意见,避免个人预测的片面性;②不集体讨论,匿名进行,避免从众行为;③多轮预测,反复进行,意见趋于一致,准确度高。
3.比率分析法
基于某种关键经营或管理指标与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量之间的固定比率关系,来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方法。假定前提:生产率不变。
4.趋势预测法
一种简单的时间序列分析法。它是根据一个组织的雇佣水平在最近若干年的总体变化趋势,来预测组织在未来某一时期的人力资源需求数量的方法。
5.回归分析法
一种定量的预测技术。建立人力资源需求量影响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将这些影响因素的未来估计值代入函数,从而计算出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需求量。
今晚月光
1、右键点击电脑左下角的“windows标志”。
2、点击“计算器”即可。
3、弹出计算器小程序后,点击计算器界面的数字进行计算。
4、遇到比较复杂的计算时,可点击“查看”选择“科学型”。
5、然后就可以进行次方、三角函数等复杂运算了。
1、C,clear缩写,表示清零,作用是将计算器恢复到开机状态。
2、CE,仅表示清除当前数字,作用是将当前输入的数字清除回到0状态。
3、MS,存储当前显示的数值。
4、MR,读取当前存储器中的数值,并显示之。
5、MC,清除存储的数值。
6、M+,用存储的数值加上当前显示的数值,并将结果保存。
7、M-,用存储的数值减去当前显示的数值,并将结果保存。
8、EXP,表示做以10为底的方幂,例如“1EXP3”="1000"。
9、dms,将以度数表示的数转换为以度分秒表示的形式。
对于一些十分简单的运算,可以直接手动计算,操作电脑上的计算器反而会比较浪费时间;
电脑做题方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在输入数字时要严谨认真, 避免因马虎大意造成答题失误;考试中涉及到的计算并不会很复杂,大家可以提前熟悉相关操作,临考才不慌张。
你的爱受不起
中级经济师日常有规划的复习只是基本任务,考生对于知识点框架的梳理,必背公式掌握牢固性,也是极为重要的,接下来是我整理的中级经济师计算题的常用公式,供大家来进行参考。
经营状况和成果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l00%;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短期贷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是指现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项目的合计数,它们具有直接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称为速动资产。
3、资本风险比率=不良贷款÷资本金×100%;
4、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所有者权益(不含未分配利润)×100%;
5、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6、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7、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100%;
8、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投资收益)×100%.
会计分析和会计折旧
1、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3、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4、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5、贷款收息率=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年平均余额×100%;
6、应收利息比率=应收未收利息÷利息收入总额×100%;
7、存款平均付息率=存款利息支出总额÷各项存款年均余额×100%;
8、拆入资金平均利率=拆入资金利息支出额÷拆入资金年平均余额×100%;
9、利润完成率=当年实现利润总额÷本年计划利润×100%;
10、利润增减率=(本年实际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总额×100%;
11、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12、资本(权益)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额×100%.
13、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12;
14、工作量法
①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②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工作小时。
15、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1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其净值平均摊销。
16、年度总和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100%;
季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12.
其他公式
1、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2、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100%;
3、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资产×100%;
4、现金资产比率=现金资产额÷资产总额×100%;
5、负债(资金)自给率=(自有资金+各项存款)÷负债总额×100%;
6、不良非信贷资产比例=不良非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100% ;
非信贷资产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国债投资、上市长期企业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其他长期投资、拆放全国性银行、拆放其他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其他应收款、不良非信贷资产。
不良非信贷资产包括:不良其他长期投资(到期没有兑现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和当年没有收益的其他长期投资,下同)、逾期拆放全国性银行、逾期拆放其他银行业、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逾期调出调剂资金、待处理抵债资产、应收利息、应收再贴现款项、应收转贴现款项、长期其他应收款(挂账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1、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在做题的时候联合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做题的准确率,还会加强记忆效率。
2、理解记忆。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3、勤能补拙。在对自己不是很掌握的知识点,要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4、学会整理知识。每次学习之后,在教材合上或者做完习题,可以回想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是自己没掌握的。每个人都有个遗忘曲线,及时的整理知识,就不会把以前的知识忘却,考试复习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5、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这些均能增强记忆力。
6、做到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例如你可以一边背一边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草稿纸上,这样可以加强你的记忆。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