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增长率计算方式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则有(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推导:定基发展速度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推导: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 =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例题11】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B.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C.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D.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答案:D【例题12】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2002、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是和,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 )。答案:D解析:2003年与2002年环比发展速度=2003年定基发展速度÷2002年定基发展速度=÷【例题13】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1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为、、、、、,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 答案:B解析: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同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二)、增长速度1、增长速度含义: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2、定基增长速度:增长量是累计增长量3、环比增长速度: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例题14】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6%×9%×l0%B.(4%×6%×9%×l0%)+1C.(104%×106%×109%×l10%)-1×l06%× 109%×l10%[答案]C.[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又因为: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即环比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所以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1+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1=(104%×106%×109%×l10%)-1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其计算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原理,就应当按连乘法,即几何平均数公式计算指标值的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 或者: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2、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例题15】我国1990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0~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答案:A【例题16】某市财政收入2003年比l998年增长了,则该市1998年至2003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B.C.D.答案:D【例题17】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答案:B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1、在应用速度分析实际问题时,须防止误用乃至滥用的现象,应注意:(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2、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例题18】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 )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报告期水平B.增长1%的绝对值C.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答案:B【例题19】“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答案:C
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 )-1]×100%
本期前N年:是本年年末前N年年末,其中,前N年年末是指不包括本年的倒数第N年年末,比如,计算2005年底4年资产增长率,计算期间应该是2005、2004、2003、2002四年,但前4年年末应该是2001年年末。括号计算的是N年的综合增长指数,并不是增长率。
扩展资料
同比增长率与增长率的区别
(1)、同比增长率是含有增长率的意思,是另一种方式的增长率。
(2)、同比增长率计算时,有特定的时间限制,不像增长率那样,范围大,定义宽泛,而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增长率是本期数额与前期数额的差值再比上前期数额。若增长率为正数,则表示本期数额大于前期数额;若增长率为负数,则表示本期数额小于前期数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长率
备考的时间不多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2.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固定水平
(2)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4)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1、增长率计算公式: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增长率也称增长速度,它是时间序列中报告期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之比减1后的结果,用%表示。由于对比的基期不同,增长率可以分为环比增长率和定基增长率。2、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3、环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上期相比较的增长率。4、年复合增长率是一项投资在特定时期内的年度增长率,年复合增长率计算公式为:(现有价值基础价值)^(1年数) –1。现有价值是指要计算的某项指标本年度的数目,基础价值是指计算的年度上一年的这项指标的数据。
中级经济师增长率计算
中级经济师速记750口诀如下:
1、我想我能。这一口诀总结自第一章的“需求和供给的组成因素”:即需求=购买欲望+支付能力;供给=我想供给+我能供给(取决于市场)。
2、多传完备。这一口诀总结自第二章的“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即完备性、可传递性、偏好于多而不是少。
3、很多同质了解自由。这一口诀总结自第四章的“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即市场上有很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企业自由进入或退出市场、对市场信息都有充分的了解。
4、完全完全完全不存在。这一口诀总结自第六章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即经济主体是完全理性的、信息是完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经济主体行为不存在外部影响。
5、外公不聋。这一口诀总结自第六章的“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即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
6、两个劳资。这一口诀总结自第八章的“经济增长率公式”:即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长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7、及时的清晰的谨慎的反映实情那可是相当的重要。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及时性、清晰性、谨慎性、实质属于形式、可比性、可靠性、相关性、重要性
8、猛药。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用力度强,不将其作为适时调整的经常性工具使用。
9、一路发。168,即当数据服从对称的钟形分布时,可以运用经验法则来判断约有68%的数据与平均数的距离在1个标准差之内,标准分数在[-1,1]范围内,延伸记忆295,399
10、84分。1988年巴塞尔报告,总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4%
一、关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总产量1—总产量2。 例题: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当投入劳动数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0、950。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为——3800减去3500,等于300。 二、关于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总产量&pide;单位个数 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000、1000;当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500。则该企业的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的平均产量是——3500&pide;5等于1167。 三、关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总成本1—总成本2。 例题: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1200、800、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100、1300、900、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为——2100减去2000等于100。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 乘以 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 乘以 资本增长率) 例题: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为7%,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3%。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和。根据索洛余值法,在7%的经济增长率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约为——百分之7减去 (乘以2%)减去(乘以3%)=约等于。 四、关于货币量。 记住两个例题。 *9个例题:已知全社会现有货币供应量为24亿元。中央银行又重新放出基础货币2亿元。当时的货币乘数为,则全社会将形成的*6货币供应量为——24+2乘以亿元。 第二个例题:当存款准备金率为6%,货币供给比例为14%时,中央银行放出1000万元信用,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乘以(6%加上14%之和的倒数)=5000万元。
第三节 时间序列的速度分析 一、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一)发展速度1、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基期水平的几分之几或若干倍。由于基期选择的不同,发展速度有定基与环比之分。(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与某一固定时期水平(通常是最初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则有(2)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的比值,用 表示(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第一,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推导:定基发展速度 =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第二,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推导: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 =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例题11】环比发展速度等于( )。A.逐期增长量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B.累计增长量与最初水平之比C.报告期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D.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之比答案:D【例题12】以2000年为基期,我国2002、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是和,则2003年与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是( )。答案:D解析:2003年与2002年环比发展速度=2003年定基发展速度÷2002年定基发展速度=÷【例题13】已知某地区以1990年为基期,1991-1996年财政收入的环比发展速度为、、、、、,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 答案:B解析:以1990年为基期的1996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等于同期环比发展速度的乘积=×××××=(二)、增长速度1、增长速度含义: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表明报告期比基期增长了百分之几或若干倍。2、定基增长速度:增长量是累计增长量3、环比增长速度:增长量是逐期增长量定基增长速度与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推算,必须通过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才能进行。【例题14】已知某地区2002-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4%、6%、9%、10%,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6%×9%×l0%B.(4%×6%×9%×l0%)+1C.(104%×106%×109%×l10%)-1×l06%× 109%×l10%[答案]C.[解析]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又因为: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1,即环比发展速度=1+环比增长速度所以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1=(1+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1=(104%×106%×109%×l10%)-1二、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发展变化的一般程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也称水平法,其计算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根据平均数的计算原理,就应当按连乘法,即几何平均数公式计算指标值的平均数。平均发展速度 或者:n表示环比发展速度的时期数。2、平均增长速度:反映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逐期增长(降低)变化的一般程度。3、平均发展速度与平均增长速度的关系: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例题15】我国1990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为亿美元,1990~1996年出口商品总额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答案:A【例题16】某市财政收入2003年比l998年增长了,则该市1998年至2003年财政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A.B.C.D.答案:D【例题17】平均增长速度与平均发展速度的数量关系是( )。A.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C.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D.平均增长速度=1-平均发展速度答案:B三、速度的分析与应用1、在应用速度分析实际问题时,须防止误用乃至滥用的现象,应注意:(1)当时间序列中的指标值出现0或负数时,不宜计算速度。(2)速度指标的数值与基数的大小有密切关系。2、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各期的基数不同,因此,运用这一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要结合水平指标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增长1%的绝对值”是进行这一分析的指标。它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例题18】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 )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报告期水平B.增长1%的绝对值C.累计增长量D.平均增长量答案:B【例题19】“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A.计量单位B.数据类型C.时间D.调查方法答案:C
中级经济师增长率计算公式
去年255万今年214万,下降几%要求下降的百分比,就是下降的数值占原来的比例。所以去年255,今年214,下降了255-214=41,所以下降了41255×100%=
增长率计算公式为:增长率=增量原总量*100%。
1、去年利润-10万,今年利润0,利润增长率计算如下:
2、去年利润-10万,今年利润-6万,利润增长率计算如下:
3、去年利润-10万,今年利润3万,利润增长率计算如下:
4、去年利润0,今年利润7万,利润增长率计算如下:
扩展资料:
1、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同比增长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均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2、计算公式:某个指标的同期比=(当年的某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去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即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
参考资料:增长率_百度百科 同比增长率_百度百科
增长率的三个计算公式是:
1、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
2、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
3、环比增长率=(本期的某个指标的值-上一期这个指标的值)上一期这个指标的值。
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某一数据指标的增长量与基期数据的比值。增长率也称增长速度,它是时间序列中报告期观察值与基期观察值之比减1后的结果,用%表示。由于对比的基期不同,增长率可以分为环比增长率和定基增长率。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计算公式: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与应收账款增长率的比较分析,可以表示公司销售额的增长幅度,可以借以判断企业主营业务的发展状况。
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 )-1]×100%
本期前N年:是本年年末前N年年末,其中,前N年年末是指不包括本年的倒数第N年年末,比如,计算2005年底4年资产增长率,计算期间应该是2005、2004、2003、2002四年,但前4年年末应该是2001年年末。括号计算的是N年的综合增长指数,并不是增长率。
扩展资料
同比增长率与增长率的区别
(1)、同比增长率是含有增长率的意思,是另一种方式的增长率。
(2)、同比增长率计算时,有特定的时间限制,不像增长率那样,范围大,定义宽泛,而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增长率是本期数额与前期数额的差值再比上前期数额。若增长率为正数,则表示本期数额大于前期数额;若增长率为负数,则表示本期数额小于前期数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长率
备考的时间不多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2.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固定水平
(2)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4)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
去年255万今年214万,今年与去年同比,完成了214255*100%=今年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214255*100%=或今年与去年同比,下降了100%
要想计算下降率,只需要用下降的数字,除以去年的总数就可以了,在题目当中,今年的数字是214,去年的数字是255,也就是说,一共下降了255-214=41,再用41÷255,约等于,也就是说,下降了
三个公式为: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同比增长率=(当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环比增长率=(本期的某个指标的值-上一期这个指标的值)上一期这个指标的值(255-214)÷255≈×100%=下降了大约
中级经济师增长率计算方法
增长率公式是增长率=增量原总量*100%。
增长率根据统计采用的基期不同,分为同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以及定基增长率,计算公式如下:
1、同比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一去年同期统计周期数据x100%;
2、环比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上期统计周期数据x100%;
3、定基增长率=(本期统计周期数据基期统计周期数据)+基期统计周期数据x100%。
计算方法不同
1、同比增长: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同比增长率=(现年的某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上年同期这个指标的值。
2、环比增长:环比增长速度=(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年增幅计算:1.获取初始值。要计算增长率,首先需要初始值。这可以是人口、收入或其他任何你想计算的项目在年初的数值。例如,假设某个村庄年初时人口为150人,那初始值就是150。
增幅是指增长幅度,增幅一般描述的是紧挨着的两个时段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差异。比如08年1月相对07年12月份增幅为多少,更常用于当前的时态中。很多人容易将增幅误解为增长的幅度大小而不是增长速率。
拓展资料:
1、平均增幅如何计算
平均增幅计算方法为末期的某个指标的值减去初期同期这个指标的值,用结果除以中期的平均值乘以百分之百。平均增幅是统计学相关概念,也叫复合增长率。在人口预测中常见,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速度。增幅一般描述的是紧挨着的两个时段在某些方面存在的差异。
2、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是统计学相关概念,也叫复合增长率。在人口预测中常见,指一定年限内,平均每年增长的速度。公式:n年数据的增长率=【(本期前n年)^{1(n-1)}-1】×100%。
公式:(今年数-上年数)÷上年数×100%即可算出。
假如:今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去年实现产值800万元,那么,与去年同期百分比:1000800*100%=125%。
增长百分比(增长率)=(1000-800)800*100%=25%同期增长是指相同主体,一年中的同一时期,但是年份不同进行对比。
概念与定义
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特殊分数,其分子可不为整数。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表示一个比值。百分比是一种表达比例、比率或分数数值的方法,如82%代表百分之八十二,或82100、。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百分号(%)来表示,如41%,1%等。由于百分数的分母都是100,也就是都以1%作单位,因此便于比较。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所以百分号后不可以加单位。
百分比是一种表达比例,比率或分数数值的方法,如82%代表百分之八十二,或82100、。成和折则表示十分之几,举例如“七成”和“七折”,代表70100或70%或。所以百分比后面不能接单位。
备考的时间不多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1.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2.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3.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
(1)定基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固定水平
(2)环比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前一期水平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4)两个相邻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比率等于相应时期的环比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