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2031
未够资格
备考复习重在知识点的积累,为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统计指标及其类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点知识:统计指标及其类型
(一)统计指标的含义
1.是用来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基本概念。
【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年度增长率。
2.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状况的概念和数值。
【例如】某年我国的年末总人口为136782万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国内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
(二)统计指标的分类
1.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总体规模,以绝对数形式来表现,如土地面积、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
2.相对指标
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
3.平均指标
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它所反映的是客观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
一句歌词一段故事
备考复习是考试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剩下的时间里需要加快备考复习的节奏,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统计调查的概念与种类
(一)统计调查的概念与作用
1.概念:统计调查是指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过程。
2.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
第一手统计数据:即原始统计数据,是指从各个调查单位搜集的、尚待汇总整理的个体统计数据,它是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初级统计数据,是原始的统计信息。
第二手统计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的统计数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总体现象。它包括始用于其他研究目的,但本次研究仍可利用的资料;为对比分析所利用的历史资料、外地区外部门资料等。
统计调查主要搜集第一手统计数据。
(二)统计调查的种类
1.按调查对象的范围不同
2.按调查登记的时间是否连续划分
连续调查:为了观察总体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内)的数量变化,它要求随着调查对象的发展变化,连续地进行调查登记。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入、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
不连续调查:间隔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通常是一年以上)所做的调查,一般是为了对总体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状态进行研究。如:生产设备拥有量、耕地面积等。
夕阳醉了
坚持做好备考冲刺阶段的备考复习,为考试的到来做好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点知识: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
按照计量学的一般分类方法,将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
1.定类尺度
按照客观现象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分类或分组,各类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平等而且互相排斥的。
【例如】人口按性别分为男、女
【注意】
(1)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
(2)作为代码的数值不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不可以区分大小或进行任何数学运算。
2.定序尺度
是对客观现象各类之间的等级差或顺序差的一种测度。利用定序尺度不仅可以将研究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别,而且可以反映各类的优劣、量的大小或顺序。
【例如】对某一事物的态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注意】
(1)定序尺度只是测度了类别之间的顺序,未测量出类别之间的精确差值。
(2)该尺度的计量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
3.定距尺度
定距尺度是对客观现象类别或次序之间间距的测度。不但可以用数字表示客观现象各类别的不同和顺序大小的差异,而且可以用确切的数值反映客观现象之间在量方面的差异。
【例如】长度用“米”度量
反映客观现象规模水平的数据必须以定距尺度计量。
【例如】产品产量、人口、国内生产总值
【总结】定距尺度的计量结果表现为数值,可以计算差值,其结果可以进行加、减计算。
4.定比尺度
是在定距尺度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比较基数,然后将两种相关的数加以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或平均数),用于反映客观现象的结构、比重、速度、密度等数量关系。
【例如】将一个企业创造的增加值与该企业的职工人数对比,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以此反映该企业的生产效率。
【总结】定比尺度计量的结果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