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8178
孬种怂包
知识源于平时日复一日的积累,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点知识: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考点知识: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工作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工作分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管理两个方面。
人力资源方面有七点作用:
(1)人力资源规划
(2)人员招聘
(3)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工作评价
(6)薪酬管理
(7)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工作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通过工作分析,企业可以明确每项工作的内容、职责和范围,完善与工作相关的制度和规定,理顺、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实现组织结构优化与职位体系的再设计,从而有效地支持企业战略。
咱一直光芒万丈却照不到你
初级经济师考试虽然在经济师考试中属于较基础的一场考试,但考试的通过率并不算高,所以哪怕目前仅剩下半个月时间,考生们也不能放松警惕!下面就快和我一起来本文中看看这份202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人力资源管理》考点内容分析吧!
1、组织行为学基础
① 个体心理与行为。 辨析人格、智力与能力、情绪与情感、态度与行为、价值观,运用人格特质理论、智力结构基本理论、情绪理论、态度形成理论、态度改变理论、自我价值定向理论等分析个体心理与行为。
② 团体心理与行为。 理解团体和团体规范,分析团体压力下的个体行为,辨析团体凝聚力的作用和影响因素,诠释团体的社会影响,理解团体内部沟通和沟通的过程与方式,克服沟通障碍、实施有效沟通,分析团体决策的特点,避免团体极化和团体思维,运用团体决策技术实施有效的团体决策。
2、人力资源管理
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理解主要经济理论、管理学、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对人力资源的分析和论述,辨析人力资源的特性,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诠释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作用、基本职能,分析中高层管理者的人力资源管理责任。
② 工作分析。 理解工作分析的流程和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比较各种工作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编制职位说明书,理解工作研究的操作流程,提高作业能力、减少劳动疲劳、实施安全目标管理、预防事故,诠释工作设计的目的及内容,运用工作设计方法实施工作设计。
3、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险政策
① 劳动法律关系。 理解劳动法和劳动法律关系,分析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和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辨别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及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掌握劳动法的表现形式和主要制度,了解有关国际劳工公约。
初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经济基础知识》 :共30章,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涉及的知识广泛,考核全面。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企业及其管理概述、工商企业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4章,分别为:个体心理与行为、团体心理与行为、工作态度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与职业培训、招用人员、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货币与货币流通、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与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会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基础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基础知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政府非税收入、公债、政府预算管理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建筑业与建筑市场、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制度、建设工程投资决策分析与审批、建设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进度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1.经济师题型题量及分值
经济师题型全部为客观题 ;初、中级经济师均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两个考试科目实行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的方式,每个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小时,两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在考试运行过程中,迟到5分钟以上的应考人员不得入场考试,每个科目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两科目均在系统中正常交卷后方可离场。
2.经济师各题型评分标准
二次元女仆
一、人格的概念与影响因素(掌握)
(一)人格的概念:心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它是一个人在与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动力系统。组织行为学中人格:是理解员工的思想、情感、行为方式以及对组织和工作的态度的重要因素。
练习一下:
1、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是( )。
A.人格
B.能力
C.态度
D.价值观
参考答案解析:A 此题主要是对人格定义知识点的考查。
(二)人格的影响因素(掌握)
1、遗传
(1)个体的人格是由其基因决定的
(2)遗传奠定了人格赖以生成的物质基础
(3)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的影响,但人格在短期内是稳固的。
2、环境
(1)许多环境因素对人格起着塑造作用。
(2)环境因素包括: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等。
3、情境
(1)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了解)
(2)理解:它不是以刻板不变的方式保持唯一的形态,而是指在不同情境中随条件改变而采取不同的态度与行为反应方式,从而维系人格的本质特征。
(三)人格、情境与行为模式之间的关系(熟悉)
1、人格是一种结构化的内在系统,他的形成受到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而且对个体的反映特点和体验特点进行调控。
2、人格是稳定的,虽然个体的行为方式和体验特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但其贯穿一生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3、行为的跨情境一致性。
练习一下:
1.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
A.个人体验
B.教育背景
C.遗传
D.教养方式
参考答案解析:C 此题主要是对人格影响因素知识点的考查。这个知识点是历年考试的常规考点。其中环境因素包括: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等。
二、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对人格的看法(掌握)
(一)弗罗伊德理论
1.人格的差异在于人们对待基本驱力方式的不同;
2.人格的两个不同部分:本我和超我之间的战争由“自我”来协调。
(二)人本主义
1.它是从个人意识经验与成长潜能整合角度理解人格:其核心强调自我实现的驱力。
2.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马斯洛和霍尼认为:个体先天或者后天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动机会驱动个体一直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和变化。
3.马斯洛:将自我实现置于需要层次结构的顶点。
三、人格特质理论(掌握)
(一)人格特质理论起源
1、特质理论是最为重要的人格理论,最早的特质理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四根说”。四根说”发展成为“四体液说”,该理论把人分为四类:多血质(快乐型)、粘液质(淡漠型)、抑郁质(不快乐型)和胆汁质(易怒型)。
2、特质理论有两个重要假设:第一,人格特质在时间上相对稳定。第二,人格特质在空间上相对稳定。
3、三大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人格结构有三个层面:一是枢纽特质(Cardinal traits),也叫基本特质,指那些渗透于人格以致遍及此人全部活动的特质。二是核心特质(Central traits),指渗透性差一些,但还是有相当概括力、有一般意义的特性,它是人格的建筑构件。三是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s),指不明显,不受人注目,一致性和一般性较低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认为,各种特质不是零散的,而是有组织的,他假设有一个人格特质的组织者 “统我”的存在,“统我”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逐渐发展起来的。
(2)卡特尔的特质理论16种人格特质:P3
( 乐聪闻(稳)之(支), 兴有敢敏, 怀幻世忧, 实独自紧)卡特尔根据16种根源特质制定的测量量表,即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16PF),该量表对职业咨询、心理健康等有很大帮助
(3)艾森克的特质理论艾森克人格维度的划分采用了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艾森克采用维度而非单个特质来划分人格,他认为:特质并非各自独立,相互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分出维度更能准确描述。
特质理论的贡献在于其开创了人格测量的技术和发展了因素分析等统计方法。
4“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论
“大五”西五 “大五”人格模型五因素:外向性 和悦性 公正性 情绪性 创造性
“大七”中七 王登峰和崔红等人通过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的七因素理论,这七个因素为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智慧、情绪性、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
练习一下:
1、西方的“大五”人格理论包括外向性、和悦性、( )、情绪性和创造性。
A.开放性
B.公正性
C.忠诚性
D.独立性
参考答案解析:B 这是对“大五”人格理论模型的考查。“大五”人格模型五因素:外向性 和悦性 公正性 情绪性 创造性
四、人格特质在组织管理中的价值(掌握)
1、伯恩斯提出改变型领导者
2、豪斯在伯恩斯改变型领导的基础上提出魅力型领导理论
3、巴斯等人用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区分出了有魅力领导者的四个特征:
(1)魅力:是指那些被下属信任,看作楷模加以认同并模仿的特征;
(2)激发动机:领导利用各种手段激发下级的激情和对预期目标的理解;
(3)智力激发:领导激励下属检查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构想发展自身的创造性方法;
(4)个人化的考虑:领导者能给下属提供学习的机会。
练习一下:
1、豪斯在伯恩斯改变型领导的基础上提出了( )。
A. 特质理论
B. 改变型领导理论
C. 魅力型领导理论
D. 权变理论
参考答案解析:C 这是对人格特质在组织管理中的价值知识点的考查。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