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计算公式中级经济师

你光太耀眼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659

首页> 经济师> 就业率计算公式中级经济师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雨落思念起

已采纳

就业百分比是指一个特定群体(如一国的劳动力人口)中,实际从事工作的人数与该群体总人数之比。计算公式为:就业率=就业人数÷劳动力人口总数×100%。例如,某国有1000名劳动力人口,其中有800人正在工作,则该国的就业率为:800÷1000×100%=80%。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就业率时需将“就业人数”和“劳动力人口总数”进行明确定义。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这些概念的定义和统计方法可能会略有不同,因此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5评论

嫑离开我

就业率=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129评论

数学不好的妹子光芒万丈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不在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就业率=总就业人口总劳动年龄人口; 失业率=总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

124评论

青风十里

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不在劳动年龄人口; 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不在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就业率=总就业人口总劳动年龄人口*100% 失业率=总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100% 劳动参与率=劳动力人口劳动年龄人口*100%

101评论

心回歸原點

总人口就业率的计算公式:

((总人口数—未就业人数)总人口数)X 100%

就业率是反映劳动力就业程度的指标。指在业人员占在业人员与待业人员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参与社会劳动的劳动力中,实际被利用的人员比重。一定时期在业人员越多或待业人员越少,则就业率就越高,反之越低。

计算和研究就业率,实质上是要提高就业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就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同时抓住两个环节: 第一,必须实现社会主义的充分就业。

从微观角度说,这是指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均能从事一定的社会劳动,并以此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从宏观角度说,是指既不存在闲置的生产资料,也不存在未被利用的劳动力资源。第二,必须最大限度地增加完全有效性就业。

扩展资料:

提高就业率的几种方法:

1、在学生受教育阶段重点培养些实用的技能

2、积极进行就业指导

3、努力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这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4、广泛开拓就业渠道。

5、提高学生就业意识,改变学生就业观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就业率

2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