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952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经济基础看不懂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分开之后各走各的

已采纳

《经济基础》第一章: 1、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是国有资产概念 2、产权权能的完整性:产权所有者对他所拥有的权力具有的排他的使用权、收入的独享权、自由转让权。 3、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法人财产制度。 法人财产制度:1)资产控制主体是企业法人非自然法人、2)出资者不直接控制企业的资产为特征,3)分解两部分 4)不能直接支配属于自己的财产部分 企业财产权利分解为:财产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 4、三种基本企业制度:业主制合伙制――自然人企业、公司制――法人企业制度。 5、1. 按劳分配:指按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数量和劳动质量进行分配。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按劳动者的劳动贡献进行分配,并采取了货币化的分配形式。 前提条件: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物质条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 直接原因;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劳动的谋生性质。 ∵ 按劳分配的特点: 范围: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范围(非全社会范围)。 实施主体:企业(非国家) 在以企业为主体实施按劳分配的情况下,劳动者个人收入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劳动者劳动贡献的大小,而且取决于劳动者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 ∴ 在不同的公有制企业之间,劳动者付出等量劳动,取得的报酬可能是不等的。 6、 经济增长模型 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g(经济增长率) = s(储蓄率)v(资本产出比率) 索洛模型: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余值法”。 g(经济增长率)=αl(劳动增长率) + βk(资本增长率) + a(技术进步率) 经济含义: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是由劳动和资本的增长及技术进步推动的。 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出α、β值,便可以把技术进步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为“余值”计算出来。 a = g –αl - βk 7、1.经济周期波动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的时间长短,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主要有三种类型,即: 长周期,又称长波循环或康德拉耶夫周期,周期平均长度50-60年。 中周期,又称大循环或朱格拉周期,周期平均长度8年左右。(经济活动中一般所提到的) 短周期,小循环或基钦周期,平均长度3-5年。 按照一国经济总量绝对下降或相对下降的不同情况,分为:古典型周期(低谷时经济负增长,经济总量绝对减少)和增长型周期(低谷时增长率为正,即经济总量相对减少)。 8、. 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因素 一个社会的长期经济增长,常常受总供给方面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取决于:(1)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2)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 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的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正比) 劳动的数量:取决于劳动者的人数和劳动时间。在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取决于人口的增长。 资本的数量:取决于资本积累,包括资本积累的规模和资本积累的速度,也包括引进外资的数量。 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主要表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以物质资本形态存在的机器设备的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劳动资本两种要素结合方式的改进。 影响生产要素效率高低的因素包括: (1) 技术进步; (2) 制度创新; (3) 管理效率的提高; (4) 人力资本的增进、知识的积累和教育的发展。 社会发展不同阶段: 在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劳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因素。人口的增长和劳动效率的提高,是经济增长最基本、最重要的源泉。 工业化进程的初期,资本积累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 9、 资源的最优配置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如果居民何厂商作为市场主体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合利润最大化,并且在此技术上,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既不存在过剩,也不存在短缺,即整个经济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或瓦尔拉斯均衡状态。当经济处于一般均衡状态时,资源便实现了最优配置。 标准:当一种资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也不使一个人的处境变坏。 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货或资源最优配置的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标准或帕累托最优状态(经济效率)。 条件:只有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 10、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 . 市场失灵的原因 含义:完全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都不可能实现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状态。这种情况的存在被称为市场失灵。 原因: (1) 外部性或外部影响的存在; 外部性:在市场经济中,当经济主体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社会成员带来好的或坏的影响,而又不能使市场主体得到相应的补偿或给予其他社会成员赔偿的时候,就会产生“外部性”或“外部影响”。 “正外部性”:其他市场主体受益,自己却不能得到补偿;(外部经济)会使市场主体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最优水平; “负外部性”:其他市场主体受损,却又不为此作出赔偿。(外部不经济)会使市场主体活动水平高于社会所需水平,并给其他社会主体乃至社会带来巨大损失。

154评论

笑着告诉你我不再爱你

从往年来看,经济师考试时间每年基本是固定不变的,预计2022年经济师考试在11月初左右举行,那么经济师考试具体考察哪些科目?零基础考生该如何备考?经济师考试科目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括两个,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括两个,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为《高级经济实务》。2021年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这两门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小时。经济基础知识考试内容:涉及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六部分。初、中级经济师考试《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零基础如何备考经济师?1、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多做习题经济师考查的内容十分广泛,对于零基础考生而言,必须熟透教材,才能更灵活运用知识。所以拿到教材后,多研读几遍教材,在记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结合习题综合运用知识点。2、建议报网课培训班,跟着老师思路学习零基础考生由于基础薄弱,自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建议:可以报网课培训班,跟着老师思路学习,认真做好笔记,当天没有听懂的内容做好标记,及时请教老师。

109评论

我不是紫薇没有你要的温柔

2022年的初级经济师考试目前距离正式考试已经是越来越近了,考生们目前的心理压力想必也越来越大,在考试之前,我在本文中为各位考生们带来了一份202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考点内容解析,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调节资源配置和经济活动;

②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促使商品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价值规律对生产和交换活动的支配作用是通过商品价格运动表现出来的。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1、价值形式

从商品交换的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简单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价值形式

2、货币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3、货币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支付手段

4、货币流通规律: 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商品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①待流通的商品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商品流通速度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点: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开放型经济

(一)区别

1.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政策性开放。

2.开放型经济: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制度性开放。

(二)开放型经济的意义

1.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要求;

2.是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3.通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加入WT0后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

初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经济基础知识》  :共30章,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涉及的知识广泛,考核全面。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企业及其管理概述、工商企业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4章,分别为:个体心理与行为、团体心理与行为、工作态度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与职业培训、招用人员、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货币与货币流通、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与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会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基础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基础知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政府非税收入、公债、政府预算管理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建筑业与建筑市场、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制度、建设工程投资决策分析与审批、建设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进度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1.经济师题型题量及分值

经济师题型全部为客观题 ;初、中级经济师均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两个考试科目实行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的方式,每个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小时,两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在考试运行过程中,迟到5分钟以上的应考人员不得入场考试,每个科目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两科目均在系统中正常交卷后方可离场。

2.经济师各题型评分标准

3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