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统计公式

童话的完美衬托现实的残酷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132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统计公式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成绩我追了你好多年

已采纳

距离考试越来越近,不知道小伙伴们是否做好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金融常用公式:国际金融及其管理”,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金融常用公式: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1.测度国际储备总量是否适度的经验指标:

①国际储备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一般为10%;

②国际储备额与外债总额之比,一般在30%到50%;

③国际储备额与进口额之比,一般为25%;如果以月来计量,国际储备额应能满足3个月的进口需求。

2.目前,世界各国用来监测外债总量是否适度的指标主要有:

①负债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100%≤20%;

②债务率=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100%%;

③偿债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货物服务出口总额×100%≤25%;

④短期债务率=短期外债余额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25%。

173评论

终为你

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考生应当专心备考,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知识点:时间序列的水平分析

(一)发展水平

1.发展水平: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

2.序列中第一项的指标值称为最初水平,最末项的指标值称为最末水平,处于二者之间的各期指标值则称为中间水平。

3.根据各期指标值在计算报考分析指标时的作用来划分:

(1)基期水平:作为对比的基础时期的水平;

(2)报告期水平:则是所要反映与研究的那一时期的水平。

(二)平均发展水平

1.绝对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1)由时期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简单算术平均数。

(2)由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第一种情况:由连续时点计算。分为两种情形:

一种是资料逐日排列且每天登记,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

另一种:资料登记的时间单位仍然是1天,但实际上只在指标值发生变动时才记录一次。此时需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序时平均数,权数是每一指标值的持续天数。

2.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

相对数或平均数时间序列是派生数列,相对数或平均数通常是由两个绝对数对比形成的。

(三)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

1.增长量

增长量: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减少)的绝对数量,用公式表示为:

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根据基期的不同:逐期增长量和累计增长量

逐期增长:△i=yi-yi-1

累计增长:△i=yi-y0

两者关系:△i=yi-y0=Σ(yi-yi-1)

2.平均增长量

平均增长量: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的序时平均数,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段内平均每期增加(减少)的数量。

公式:平均增长量=逐期增长量的合计逐期增长量的个数=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

15评论

他是封面恋人

中级经济师日常有规划的复习只是基本任务,考生对于知识点框架的梳理,必背公式掌握牢固性,也是极为重要的,接下来是我整理的中级经济师计算题的常用公式,供大家来进行参考。

经营状况和成果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l00%;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信用社在中央银行和专业银行的各种存款、短期贷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等。

流动负债是指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预提费用等。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是指现金、短期投资和应收款项等项目的合计数,它们具有直接快速变现的能力,因此称为速动资产。

3、资本风险比率=不良贷款÷资本金×100%;

4、固定资产比率=(固定资产净值+在建工程)÷所有者权益(不含未分配利润)×100%;

5、利润率=利润总额÷营业收入×100%;

6、资本金利润率=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7、成本率=总成本÷营业收入×100%;

8、综合费用率=营业费用÷(营业收入+投资收益)×100%.

会计分析和会计折旧

1、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3、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4、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5、贷款收息率=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年平均余额×100%;

6、应收利息比率=应收未收利息÷利息收入总额×100%;

7、存款平均付息率=存款利息支出总额÷各项存款年均余额×100%;

8、拆入资金平均利率=拆入资金利息支出额÷拆入资金年平均余额×100%;

9、利润完成率=当年实现利润总额÷本年计划利润×100%;

10、利润增减率=(本年实际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总额×100%;

11、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12、资本(权益)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额×100%.

13、平均年限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原值×年折旧率÷12;

14、工作量法

①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②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规定的工作小时。

15、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季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净值×年折旧率÷12;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在其折旧年限到期前2年内,将其净值平均摊销。

16、年度总和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100%;

季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4;

月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年折旧率÷12.

其他公式

1、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2、资本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100%;

3、利差率=(利息收入-利息支出)÷盈利资产×100%;

4、现金资产比率=现金资产额÷资产总额×100%;

5、负债(资金)自给率=(自有资金+各项存款)÷负债总额×100%;

6、不良非信贷资产比例=不良非信贷资产÷非信贷资产×100% ;

非信贷资产包括:短期投资、长期国债投资、上市长期企业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其他长期投资、拆放全国性银行、拆放其他银行业、拆放金融性公司、调出调剂资金、其他应收款、不良非信贷资产。

不良非信贷资产包括:不良其他长期投资(到期没有兑现的其他长期债券投资和当年没有收益的其他长期投资,下同)、逾期拆放全国性银行、逾期拆放其他银行业、逾期拆放金融性公司、逾期调出调剂资金、待处理抵债资产、应收利息、应收再贴现款项、应收转贴现款项、长期其他应收款(挂账一年以上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1、一定要集中注意力。在做题的时候联合所学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做题的准确率,还会加强记忆效率。

2、理解记忆。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记得牢记得久。仅靠死记硬背,则不容易记得住。对于重要的学习内容,如能做到理解和背诵相结合,记忆效果会更好。

3、勤能补拙。在对自己不是很掌握的知识点,要多记几遍,达到熟记、牢记的程度。

4、学会整理知识。每次学习之后,在教材合上或者做完习题,可以回想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哪些是自己没掌握的。每个人都有个遗忘曲线,及时的整理知识,就不会把以前的知识忘却,考试复习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5、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这些均能增强记忆力。

6、做到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例如你可以一边背一边将重要的知识点写在草稿纸上,这样可以加强你的记忆。

3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