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639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第七章试题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爱瞎闹腾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105题、专业知识与实务100题,每个科目只有90分钟的答题时间,很多同学都抱怨称不够时间作答,那么大家在答题时候要该注意什么?如何提高效率?一、单选题通常情况下,单项选择题除了计算一般难度不是很大,但在中级经济师考试中单选题通常会涉及2-3道,对于这种比较耗费时间的题目,建议各位可以直接略过,等着把后面简单的题目答完了,有时间的话再回头来做这几道题目。单选题在选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技巧,比如有的选项直接没有看过,教材上也没有类似的考点的话,很大可能就是属于凑数的选项,这样的话就可以直接排除掉。再比如说是在单项选择题中,如果有两项的内容表达的意思基本上一致的话,那么这两项就可以直接排除掉了,正确答案一定会在剩余的两个选项中。二、多选题在经济师考试中,多选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还是非常广的,一道题目下通常会有5个选项,正确答案的个数一般是在2-4个,基本上不会出现5个全部正确的可能性。评分的标准是错选、多选均不给分,但漏选可以按照相应的分值比例进行给分。因此对于多项选择题,建议各位还是要谨慎作答,宁愿选少了,也不要选多了。三、案例分析题在做案例题的时候,建议大家最好是带着问题找答案,这样的话,在阅读的过程中,目的性也会比较强。答案选择起来也会比较的方便。不建议大家先阅读材料,这样的会浪费我们很多的时间,当然干扰性也会增多。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与分值《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两个科目考试时长都为小时,试题全部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题型有单选和多选两种题型,《专业知识与实务》在此基础上多一种40分的案例题。中级经济师考试专业类别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和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设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

112评论

珍视你

第七章。1、本知识点属于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科目第七章人力资源规划与薪酬管理。2、平衡计分卡是采用多重指标,从多个维度或层面对企业或分部进行绩效评价的一种系统化的方法。3、平衡计分卡提供了一个综合的业绩评价框架,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条理分明的业绩评价体系。4、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基础是:利润最大化是短期的,企业应体现战略目标,致力于追求未来的核心竞争力。5、一个完整的平衡计分卡将对企业的业绩评价分成四类指标:财务效益指标、内部经营管理指标、外部指标、技术创新和学习指标。6、平衡计分卡的平衡包括如下含义:财务业绩与非财务业绩的平衡。与客户有关的外部衡量以及与关键业务过程和学习成长有关的内部衡量的平衡。7、领先指标和滞后指标设计的平衡。8、结果衡量(过去努力的结果)与未来业绩衡量的平衡。

160评论

时有幽花

中级经济师运输专业难度分析

经济师运输专业特点及难度分析:

(一)考试题型、题量:单选题60题,多选题20题,案例分析共5个大题,20个选择题,总计100题14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类型有:概念、正确的是、错误的是、属于、不属于、分析、计算等。

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五个备选项,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类型有:作用、分类、正确的是、错误的是、属于、不属于、包括、不包括、综合分析判断等。

3、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共5个案例20小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均为4个备选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分。案例分析题一般由计算题与文字论述题两部分构成,出自第七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近年来,每个案例中均有一题具有的发散性,需要学员朋友们根据材料具体分析。

(二)考试特点

1、点多、面广。总题量100道题,可能教材当中的一句话就会形成一道题,既可出单选题也可变形出多选题。

2、紧扣大纲。因此不用看教材以外的资料(个别题可能出现超纲情况,可忽略不计)。

3、难度低。均是最基本的知识,不需死记硬背,只要看到题给出的备选项能回忆起相应知识点即可。但相关的的计算公式是必须记住的,并且会熟练运用。

4、按教材内容顺序出题。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就有心理准备,便于答题时回忆教材相应的知识点。

5、题型简单,大都为选择题。

经济师运输专业学习方法及建议

1、通读教材。对指定教材内容通读3编,用笔画出重点,提炼出教材中可以构成考点的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画出的重点进行精读。

2、要有强烈的通过欲望。不能抱有考不过明年再考的思想,要利用好每一分钟,制定学习计划,坚持到考试。

3、在战略上重视,战术上藐视。宁可相信知识点为考点,而不认为相应知识点为非考点,以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4、不刻意攻难题,理解就可。把侧重点放在知识点的面上,考试时见到题能想到相关知识点即可。相关计算公式必须记住切会熟练运用。

5、以考试大纲为框架,以教材为基础,按照万题库的教学安排学习。

3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