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388
酸苦千愁与共不悔
考试不能单单靠运气,还得做好考前的备考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财政政策类型”,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常考知识点:财政政策类型
财政政策类型
根据财政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划分:分为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制度本身存在一种内在的、不需要政府采取其他干预行为就可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动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也被称为财政自动稳定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包括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累进所得税的自动稳定作用;
经济萧条时期,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减少,税基相对缩小,适用的累进税率相对下降,税收会自动减少。
②政府福利支出的自动稳定作用。
经济衰退时,领取失业救济和各种福利标准的人数增加,政府福利支出自动增加,有利于抑制消费支出的持续下降。
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主动灵活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反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工具,干预经济运行行为,实现财政政策目标。该政策又包括汲水政策和补偿政策。
①汲水政策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进行公共投资,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使经济恢复活力的政策。汲水政策的特点包括:
第一:它是以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发机制为前提,是一种诱导经济复苏的政策;
第二:它以扩大公共投资规模为手段,启动和活跃社会投资;
第三:财政投资规模具有有限性,即只要社会投资恢复活动、经济实现自主增长政府就不再投资或缩小投资规模
第四:如果经济萧条的状况不再存在,这种政策就不再实施。是一种短期财政政策。
②补偿政策是指政府有意识的从当时经济状态的反方向调节经济变动的财政政策。
经济萧条时期,增加支出、减少收入,增加社会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经济繁荣时期,减少支出、增加收入,减少社会过剩需求,稳定经济波动。
十年爱人
临近考试,考生应当专心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税制要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税制要素
1.纳税人: 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
纳税人=负税人: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
纳税人≠负税人:增值税、消费税等。
2.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1)扣缴义务人即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税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
(2)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各类型的企业,也可以是机关、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部队、学校和其他单位,或者是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经营者和其他自然人。
3.课税对象(征收对象): 规定了政府可以对什么征税,是区别税种的主要标志。
(1)税源: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税源总是以收入的形式存在的。
(2)税目: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3)计税依据:指计算应纳税额的依据,两种主要的计税依据分别是计税金额和计税数量。
4.税率:
(1)是税法规定的应征税额与征税对象之间的比例,是计算应征税额的标准。
(2)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税率的高低,体现着征税的深度。
(3)分类:比例税率、定额税率(固定税额)、累进(退)税率。
(4)比例税率分为单一比例税率和差别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可分为产品差别比例税率、行业差别比例税率、地区差别比例税率和幅度差别比例税率四种。
(5)定额税率分为单一定额税率、差别定额税率、幅度定额税率和分类分级定额税率。
5.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向国家缴纳税款的期限。
6.减税: 指对应纳税额少征一部分税款;免税:指对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7.一般来说,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是一致的。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纳税地点和纳税义务发生地却是不一致的,如与总公司不在同一地点的分公司的利润在总公司汇总纳税。
你累了我痛了
在中级经济师考试中,与其它专业相比,财政税收相对来说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专业,适合于从事财务、税务等相关人员报考。那么财政税收专业考察重点有哪些?我们来看看吧。一、计算题分值财税专业算是这几个热门专业中计算题分值最高的了,大约占26~39分左右,出题形式依旧是单选或者案例题。需要注意的是,机考改革之后,经济师考试一切操作均在电脑上操作,这让很多同学都无法适应,为避免到时候考场上手忙脚乱,建议大家提前进行模拟练习。二、考察重点财政税收专业教材内容共13章。主要考核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税收理论、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公债、政府预算理论与管理制度、政府间财政关系、国有资产管理、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等内容。三、备考建议不少考生在备考时一看到计算题就头疼甚至有考生直接问道不会做能不能直接放弃,对于这种情况,还是建议大家在备考初期不要轻言放弃,毕竟备考时间几个月,不试一试真的不知道自己竟然能做计算题。但是如果到考试后期,特别是考前一个月左右,要是真的还是完全不会做的话,建议巩固强项,适当取舍。总的来说,选择此专业的考生请重点注意案例题,容易考察各种税额的计算,如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房产税、印花税等等。这些税额的计算公式,大家务必要牢牢刻在脑海里。不过考试的重难点还是因人而异的,对于学过会计相关知识的考生来说,就完全不用为计算题担忧了,而学法律相关的就需要在计算题上多花点时间了。至于考试难点,大家在备考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备考基础去准备,争取做到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就好。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