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中级房地产怎么考过

回眸的惨淡颠肺流离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423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中级房地产怎么考过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史不屎

已采纳

房地产经济师报考需要什么条件如下:

1、初级经济师

从事经济专业工作,且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及以上学历。

2、中级经济师

(一)高中(含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二)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三)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四)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五)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六)具备博士学位。

中级经济师报考条件是没有专业要求的,考生可从10个专业中任选其一报考。

3、高级经济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

(2)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

(3)具备博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

(4)取得会计、统计、审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符合以上学历之一及其对应的相关工作年限条件。

房地产经济师报考注意事项

大部分考生报考经济师一般是为了评职称、加薪,而有的单位评职称对证书是有专业限制的,例如建筑行业的公司只要求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的经济师,那么你就只能报考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如果你本身的单位对专业是没有限制的,那是可以自由选择报考专业的。

154评论

别了几年情

中级经济师考过条件如下:

高中(含高中、中专、职高、技校)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具备博士学位。

知识拓展: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即有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的资格,有了聘任资格在单位聘任即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师职称。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和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设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其一。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自1993年起实行考试制度。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规定和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文件的精神,自2020年起,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考试。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

《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

26评论

你好可爱我最可爱

房地产经济师中级报考条件如下:

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具备博士学位。

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知识拓展:

房地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

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房地产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国际注册房产经济师是香港HKTCC认证的。

房地产需求和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含义,需求与需要的异同,决定房地产需求量的因素及其对房地产需求量的影响,房地产需求曲线的特点及其发生位移的情形。

房地产供给和房地产市场供给的含义,决定房地产供给量的因素及其对房地产供给量的影响,房地产供给曲线的特点及其发生位移的情形;房地产均衡价格的概念及其形成原理,房地产供求与价格关系的特殊性。

地租的概念,地租的本质,地价的概念,我国地价的内涵;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等地租形式;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和垄断地租的概念;地价的本质,地租与地价之间的数量关系。

城市的概念,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城市的分类,城市的产生,城市发展演变的阶段;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表现,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

城市化的度量,城市化引起的变化,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郊区化的概念,发达国家的郊区化现象,我国的郊区化现象;逆城市化现象及其出现的原因。

83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