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8
浏览数
12307
酒尽桃花
这个数据已经排到全球第二了,全球居民平均资产最高的国家是美国。
每当我们提到财富的概念时,我们首先关注的是人均收入水平,有时也会关注人均消费水平,很少会有人关注居民的资产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很多居民的资产本身属于房产,房产的交易流动性并不高,所以人均资产的概念并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我国的居民每户资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万元。
在进行数据统计的时候,我国的居民每户资产水平已经达到了万元,如果从2020年开始做比较的话,我们在近20年间的平均每年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了14%,这个数据属于全球第一水平。如果是以单纯的资产规模来做比较的话,我们的住户资产规模仅次于美国。
这个数据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
在全球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里,人均住户资产水平超过130万元以上的国家并不多,我国已经排到了全球第二的位置。如果单纯看这个数字的话,我国的居民资产和居民收入确实非常高,但如果我们看中位数概念的话,我们的住户质量水平其实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我们需要进一步保障大多数人的资产水平的情况。
以我个人来看,我们不能用平均数据来看待大多数人的资产状况,因为平均数据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失真现象。如果我们真的想要比较居民资产水平的话,我们至少需要拿出中位数的数据,同时也需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大多数人身上。因为平均数据本身存在较大误差,如果我们单单满足于平均数据的话,这个数据反而不利于我们的经济发展,更不利于我们的分配成本问题。
护士学长
5月27日,经济师任泽平发布《中国财富报告2022》(下称《报告》)。《报告》强调,总产量方面,2021年中国居民资本总产量达687万亿元RMB,2005-2021年年平均复合增速达到%,资本增长速度远绝美日。人均资产约万余元,中国居民资本经营规模仅次美国。
构造方面,金融资产占较为低,实体资产占近七成。2021年中国实物资产占总资本比例达到%,具体表现为房地产业,全国各地住宅总市值做到476万亿;金融资产占有率%,伴随着金融科技推进和间接融资比例提高,2005-2021年居民拥有的金融资产占有率升高了5个点,但仍稍低,比较之下2020年全世界、北美、西欧、亚洲(没有日本)的金融资产在总资产中占有率各自为48%、28%、55%和64%。
金融资产中,现钱和储蓄超五成。受“存款文化艺术”的危害,中国居民项目投资偏传统,2005-2008年现钱和储蓄曾达到78%,伴随着中国金融体系不断深入有一定的降低,2021年占有率仍53%,利益资产和证券基金占有率约19%,资产分散性和多样化不够。与国际性对比,美国、英国居民资产配备中,德国、日本金融资产构造偏传统,通货膨胀和储蓄占有率各自为13%、26%、40%、54%。
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办公室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总裁宏观经济投资分析师等职位,恒大集团总裁经济师(高级副总裁级)兼恒大经济研究院医生,东吴证券特聘总裁经济师。
无名人
一、家庭条件好,没压力 很多家庭不敢生孩子,就是因为经济条件差。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就不一样了,生三个孩子也完全没压力。有些名人就生了三个孩子,比如黄磊,我们都知道他不仅演技好,还是一位好爸爸、好丈夫,他就是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家里条件好,对于孩子的培养也非常用心。他的女儿多多知书达理、多才多艺,很是招人喜欢。这样的家庭虽然孩子多,但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精心的培养,也是很不错的。有的网友甚至催着他生四胎呢。 二、喜欢孩子,希望家里孩子多 有的父母很喜欢小孩子,想要孩子多点,于是生了三个孩子。这种情况很常见的,家里有三个孩子多热闹,孩子们互相陪伴长大。只要父母喜欢孩子,对孩子用心培养就好。三、意外怀孕,不想流产 有的妈妈本没有想要三胎,但是意外怀孕了。流产对于女人身体伤害非常大,而且有的妈妈不忍心伤害一个小生命,于是就选择把孩子生下来。但如果家里没有生三胎的条件,那就要较紧牙关过日子了。如果父母不想要这种情况发生,还是做好避孕措施吧。 四、前两个孩子都不健康 有的父母生了两个孩子,但是两个孩子都不太健康,有先天性疾病或者残疾,那这样的家庭会考虑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这种情况很心酸,但也能够理解。希望父母能够平等对待每个孩子。五、对前两个孩子的性别不满意 这种情况很常见,特别是一些农村家庭,父母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前两胎生了女儿,想第三胎生个儿子。现在也有一些家庭是前两胎生了儿子,想生个女儿的。这样生三胎不仅给家里增加了负担,这种观念还会对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如果父母偏心,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 总之,三胎不是不能生,而是父母要考虑清楚了再生。每个孩子生下来都要对他负责。孩子多了,父母要给每个孩子平等的关爱,才能让他们都健康快乐地成长。
针管
经常在欧美国家看见孩子成群,一个家庭有好几个孩子,在我国计划生育之后很难看见这种情形了,但自打国家开放了生育后,鼓励多生,有很多三胎家庭出现,很多人不懂为什么会有人想要生三胎,因为生二胎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了。
众所周知,演员黄磊是娱乐圈中有名的好老公好爸爸,黄磊的第三个孩子降生,已经有两个女儿的的黄磊第三胎迎来了一个小男孩,有人认为黄磊之所以执着于生第三胎是因为想生个儿子,因为毕竟黄磊的老婆已经属于高龄产妇了。
有很多网友表示,既然人家养得起多生几个又何妨,而且像黄磊这样的家庭,多生孩子就等于给国家做贡献了,因为将来肯定都是优秀人才。
因为有钱才会想要生三胎吗?
在大多数人眼里,都是因为有钱才会想要生三胎,其实真的并不是这样,曾经有一个高中同学,她们家就有七个孩子,在我们这个年代正是计划生育的年代,她父母还是生了七个,关键是她们家也并不富裕,生了这么多更是雪上加霜。
同学小时候就是在新疆长大的,真的就像超生游击队一样,而且父母也不是为了生儿子,因为她们家第二个孩子就是男孩也就是她的二哥,剩下的都是女孩子。
而她父母给出的原因就是多子多福,孩子来了就生下来。
在计划生育之前,通常都是越贫穷的地方生得越多,然后更加贫穷,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一个原因。
1.国家政策的鼓励
现在在生育方面,国家的很多政策都是利好的,都是鼓励生育的,虽然是鼓励生二胎,但是生三胎也是可以的,很多喜欢孩子的家长,就会打算生三胎。
2. 经济条件充裕
不能否定的是,现在与过去非常大的区别就是很多生三胎的人,的确是家里的经济条件比较好,没有什么压力,所以会想要多养几个孩子。
3. 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
虽然现在年轻人基本都没有传宗接代的思想,但是不否定这种思想还是存在的,在很多家庭中就算自己没有,老人也或多或少会有点,有的人承受不住老人的压力就会再生一个。
4. 重组家庭会选择生第三胎
很多选择生第三胎的家庭,很多都是重组家庭,虽然双方有一个孩子,但是为了维系夫妻感情,会选择再生一个,这种也是人之常情。
未语又言
《新周期》(任泽平)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新周期
作者:任泽平
豆瓣评分: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份:2018-8-1
内容简介:
宏观分析被誉为经济研究的“王冠”。2010年,本书作者参与研究“增速换挡”。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对熊市的最后一战”“5000点不是梦”“改革牛”等观点。2015年下半年,判断“中国经济已经相当接近底部”“经济L型”“一线房价翻一倍”。2017年初,预测“新周期”,引发年度宏观经济领域多空讨论,当年经济超预期回升,股强,债弱,人民币升值。本书旨在建立打通宏观经济、公共政策、金融市场和大类资产的研究体系,涉及中国宏观经济、产能周期、房地产周期、汇率、黄金、投资时钟等重要领域的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任泽平
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级)、恒大研究院院长。
曾先后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分析师,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联席所长。兼任首都金融智库专家,科技部国家高新区升级评审专家,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等兼职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后。
长期从事宏观经济、公共政策、货币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研究。曾参与重大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年度量化绩效考核排名第四。在《人民日报》、《经济研究》等发表文章数百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宏观经济结构研究》(入选“当代经济学文库”)、《从奇迹到成熟:韩国转型经验》、《大势研判: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房地产周期》等。中国金融市场上*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2015年带领团队在中国机构投资者的各大评选中,获得“宏观**大满贯冠军”,获得“新财富四项大奖”,是“新财富*佳分析师”评选历史上获此殊荣的**人。
甘 源
恒大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供职于中信证券、方正证券。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学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学硕士。从事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汇率、流动性、互联网金融等方面的研究。撰写过《房地产调控二十年:回顾、反思与抉择》《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历程及启示》《同业存单的前世今生:套利链条与监管影响》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