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2417
挺胸装高傲
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为了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资本的构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资本的构成
资本的构成
资本的构成:核心一级资本、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
1.核心一级资本
(1)实收资本、普通股
(2)资本公积
(3)盈余公积
(4)未分配利润
(5)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6)一般风险准备
2.其他一级资本
其他一级资本工具及其溢价、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3.二级资本
(1)二级资本工具(次级债、可转债,二级资本债)及其溢价(我国只有前两个)
(2)超额贷款损失准备
(3)少数股东资本可计入部分
与你相关与你无关
2022年的初级经济师考试距离正式开考只剩下最后的22天时间了,考生们对于这场初级经济师考试的复习想必已经是完成了。下面的内容是我为大家带来的2022年初级经济师考试考试内容及复习方法,有需要的考生们快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1、经济师考试科目
初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含两个,分别是《经济基础》、《专业实务》。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包含两个,分别是《经济基础》、《专业实务》,这两门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每个科目考试时长为小时。
经济基础考试内容包括经济学、财务、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法规六部分。初、中级经济师考试《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分为工商、农业、财务、金融、保险、运输、人力资源、旅行、建筑、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
2、经济师考试题型
初、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均是客观题,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及案例题。《经济基础》考试题型包含70道单选题,35道多选题,合计105道题目。《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题型包含60道单选题,20道多选题,20道案例题,案例题考察方式为不定项选择题的方式。
3、经济师复习方法
(1)提前了解各科目特点
备考经济师考试,首先要详细了解各个科目的特色。经济师考试科目包含经济基础、专业知识与实务。经济基础这门科目触及的知识面较广,考点多而杂,而且很灵活,也具有重复性高的特性。专业实务科目考试内容比较广泛,考察计算题比较多。考生复习时,应当结合考试科目特色,针对性展开备考工作。
(2)多做历年真题,总结答题思路
经济师历年真题对于成绩提升有很大的效果,建议考生多做历年真题,把握出题思路,做题过程中,多剖析、总结答题思路,将这些思路灵活运用,把握做题的正确方法。
初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经济基础知识》 :共30章,内容分为六个模块,分别是: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涉及的知识广泛,考核全面。
《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企业及其管理概述、工商企业组织结构、市场营销管理、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技术改造与新产品开发、员工招聘与员工培训、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4章,分别为:个体心理与行为、团体心理与行为、工作态度与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概述、工作分析、招募与甄选、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劳动法律关系、就业与职业培训、招用人员、劳动标准与劳动保护
《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9章,分别为:货币与货币流通、信用与利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商业银行的资本与负债、商业银行的资产与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会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国际金融基础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财政的概念与职能、财政支出理论与内容、财政收入概述、税收基础知识、货物和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其他税收制度、政府非税收入、公债、政府预算管理
《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 : 共10章,分别为:建筑业与建筑市场、房地产业与房地产市场、工程建设管理基本制度、建设工程投资决策分析与审批、建设工程实施组织模式、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建设工程进度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
初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及评分标准
1.经济师题型题量及分值
经济师题型全部为客观题 ;初、中级经济师均实行电子化考试,考生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作答。两个考试科目实行合并组织、分科目连续作答的方式,每个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小时,两科目总计考试时长为3小时。在考试运行过程中,迟到5分钟以上的应考人员不得入场考试,每个科目可以提前15分钟交卷,两科目均在系统中正常交卷后方可离场。
2.经济师各题型评分标准
柠檬酸橘子蜜
考试马上就要来了,考生需要加快备考复习的进度,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信用货币",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金融专业备考知识点: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的定义: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一定信用程序发行的,充当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的货币形态,是货币发展的现代形态。
(一)信用货币的产生
信用货币作为一般的交换媒介时需要的条件:
1.人们对此货币的信心。
2.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二者缺一不可)
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发行主体是银行,其发行程序是银行信贷程序(此内容在货币供给中详细说明)
(二)信用货币的形态
(1)期票:到规定日期才能领取商品或货币的票据
(2)银行券:没有固定支付日期,可随时兑换黄金
(3)支票:是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
(4)辅币: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
(5)纸币
(6)银行存款
(7)电子货币
(三)信用货币的特征
1.信用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与黄金已经完全脱离。
它的发行以国家在一定时期提供的商品、劳务量为保证。本身不具有十足的内在价值。
2.信用货币是债务货币。
信用货币实际上是银行债务的凭证,信用货币流通则是中央银行债务的转移。
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
①表现为通过法律手段确定其为法定货币;
②表现为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发行货币,强制社会向其提供信用。
4.信用货币具有管理货币性质。
国家必须通过中央银行来控制管理货币流通,使货币流通符合客观的流通规律,保证信用货币的正常流通。
(四)信用货币的发展趋势
电子货币的特殊属性:
1.发行主体的多元化,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既有中央银行,又有一般金融机构甚至非金融机构。
2.形态上的超物化,电子货币依靠光波、电波传递。
特征:方便性、通用性、高效性。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