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级经济师学时

老师是我们成长的绊脚石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73

首页> 经济师> 广东高级经济师学时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老秃驴

已采纳

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的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每年都需要进行继续教育,在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应提交任现职期间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考虑到一些同志取得中级职称时间较长,而《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颁布时间较短,要提交任现职期间每年完成继续教育的有效证明有一定的困难,经询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同意,在审核职称申报材料时,目前我们要求申报人员至少提供近3年以上继续教育证明。其中,2010年以后的继续教育证明须由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继续教育处提供。鉴于职称评审材料截止的有效时间是每年的8月31日,因此,可以不提交评审当年的继续教育证书。目前经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科目施教机构已有2家在我委备案,机构名称、联系方式和专业课内容也已在我委公众网站“人事信息—文件公告”栏目中公布,请查看。根据规定,未经我委审核备案的专业科目培训课时不计入专业科目培训课时。我们也将督促已备案施教机构及时补充相关课程。基本条件:在企事业单位中,凡直接从事经济管理、生产经营管理、经济计划、经济贸易、经济监督、经济研究、生产调度、财税金融、开发投资、证券保险、网络商务、物资物价、资产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房地产业、旅游业、社会保险以及企业职工专业技术培训教育、企业经济法律、企业管理咨询等岗位工作的经济专业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2年以上;获得硕士学位或大学本科毕业,取得经济师(工程师或国际商务师)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可申报评审高级经济师。申报材料:1、委托评审函1份(海峡人才市场出具);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4份,复印件无效;3、《省经济专业人员考核登记表》(任现职以来近5个年度各1份);4、《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简明表》一式30份。(要求一律用A3复印纸打印并加盖所在法人单位公章,不装订);5、论文2篇(要求:任现职以来独立撰写并在正式出版发行刊物或省、设区市日报理论版(均需有CN或ISSN刊号,不含增刊)正式发表的论文原件2篇(学历破格者,以论文申报者要提供4篇),内容必须与申报专业一致;6、应提交的证书、奖状等证明材料:1)学历学位证书(在职取得本科以上学历的,须提供各前置学历的证明并在相关表格中注明);2)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3)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书;4)任现职以来近5个年度中每个年度继续教育满72学时的证明;5)任现职以来能反映本人专业技术水平、业绩、贡献方面的材料、证书、获奖证明各1份(统一用A4纸复印),并按顺序装订成册。申报时间:一年两次,一般在每年4、9月份

187评论

拥伴

计划参加2023年高级经济师评审的考生请注意,部分地区在高级经济师评审申报时会要求申报人完成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因此一定要提前了解自己所要参评的考区是否有急继续教育的学时要求,以免影响到评审。

一、各个地区高级经济师评审继续教育学时要求

1.天津市

专业技术人员全年需完成公需科目32学时,其中,必修课8学时、选修课24学时。

2.宁夏省

参加2022年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审验近4年(2018-2021年)继续教育学时,总学时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公需课不少于120学时。

硕士研究生学历的继续教育学时根据任职年限要求计算。

申报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审验近5年(2017-2021年)继续教育学时,总学时累计不少于450学时,其中公需课不少于150学时。

3.上海市

考虑到疫情影响,申报2022年度高级经济师职称人员共需完成120学时的继续教育。其中,公需科目、专业科目必修课程完成不少于60学时(2017年至申报截止日前的学时可计入)。

4.广东省

2022年度全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任务按30学时计算,专业技术人员从2个专题中任意选择1个学满30学时,均可认定为完成当年度的公需科目学习任务。2022年度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学习截止时间为2023年4月30日,逾期不提供补学服务。

由于篇幅限制只能以个考区的要求作为示例,更多考区的高级经济师评审要求请考生前往报考考区的官网进行查看。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74评论

何其荒谬

1、根据《关于完善本市经济系列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申报高级经济师人员参加须参加“经济系列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继续教育一般按照三年为一个考核周期计算学时。2、继续教育内容分为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总学时为180学时(2016、2017年度获得的学时也可计入)。采用“线上+线下”的模式,即现场授课和网络学习两种形式。

7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