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聘用比例

危险旅程
  •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6993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聘用比例

5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没有人比我更爱他没有人比我更爱她

已采纳

偶觉得这得看你考的经济师与你单位需要聘的职位有无冲突,打个比方,你单位根本不需要聘经济师,那你考的就等于没用,当然如果你单位需要经济师岗位,所聘的职位在名额上也有限制。比如你单位经济类中级岗位只有1个,但是你前面一位同事已经聘在这个岗位了,那你就得等他让出这个岗位或等到他退休才能竞聘这个岗位!说的已经够清楚了,有不懂的你还可以咨询人社局职称科的领导。中级经济师要看你工作单位性质才能决定是否考职称英语或计算机。比方在学校或卫生系统或科研单位,肯定是要考英语和计算机的,在其他一些机关下属事业单位,一般无需考英语和计算机。答的不太对,请各位谅解!

173评论

孤单缠身

考生考取中级经济师后,单位可能需要对岗位进行申报推荐,政府人事部门在研究岗位需求以后,结合实际情况分配具体岗位数目,一般来说职称应该占总体岗位数目的15%,多了就不会再分配了。详情推荐咨询优路教育,优路教育师资力量完备,名师众多。【点击在线咨询问题】中级经济师是中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个周末。中级经济师按专业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建筑经济等。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级经济师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优路教育。师资是支撑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优路教育作为职业培训机构,亦是十分重视师资团队的搭建及培养工作,十余年的职教服务,在众多学员心中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员们也都会在课后给予优路教育正面反馈。

106评论

路过借宿

各地区各单位还不同,有的单位经济师岗位的设置比例不超过30%。

69评论

本姑娘萌起来不偿命

考生考取中级经济师后,单位可能需要对岗位进行申报推荐,政府人事部门在研究岗位需求以后,结合实际情况分配具体岗位数目,一般来说职称应该占总体岗位数目的15%,多了就不会再分配了。其实就是一句话,要等单位有了相应系列的岗位后,你才能申请该岗位,聘任与否要看申请者及岗位多少,就是说岗位少,申请者比较多,也可能导致不能被聘任。大致流程:向单位申请,单位同意聘任并报人事局批示,人事局批示后向单位下发公文,单位去人事局工资中心调整档案工资,单位正式聘任并内部发文公告。拓展资料中级经济师是中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个周末。中级经济师按专业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建筑经济等。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制度,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试题、统一评分标准。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设置两个级别:经济专业初级资格、经济专业中级资格。参加考试并成绩合格者,获得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由人事部统一发放合格证书。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遵纪守法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十年,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含1992年年底以前通过国家考试获得的经济员资格或1993年1月6日前按照国家统一规定评聘的初级经济专业职务)。1、大专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六年;2、本科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四年;3、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结业,从事专业工作满二年;4、获硕士学位,从事专业工作满一年;5、获博士学位;6、获大专层次专业证书,从事专业工作满七年。已评聘非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在岗从事经济工作的人员,可同相应经济专业职务的人员一样,按照以上第1款的规定,报名参加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考试。

124评论

茶蘼倒影于爱夏

事业单位聘经济师的人少。有职称无岗位,在基层事业单位中非常普遍。事业单位分管理、专技和工勤三种岗位。其中,专技岗实行的是职称评聘的管理方式,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要提升个人工资待遇,除了需要取得职称外,还必须聘任到岗位上才能享受相应的待遇。而聘任到岗的首要前提,就是单位必须要有岗位空缺。没有岗位空缺,无法聘任到岗位上,职称就如同一张废纸,毫无价值可言。而在基层特别是县级事业单位,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发展存在两个明显的弊病:第一是单位行政级别低。由此直接导致中高级职称占比低,岗位设置因此相对有限。一般情况下,在地市级以上的事业单位,中高级职称的占比可以到1:4:5或者2:4:4,中高级的比例可以占到50%以上,而到县里可能就是1:3:6,中级高级职称最多占40%,除去少部分高级职称,分配到中级职称的名额更少,单位说没有岗位完全有可能;第二是人员流动少。一方面是横向交流比较少,在县里好点的事业单位本身不多,加上事业单位逆向流动到参公和公务员单位比较难,事业编特别是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交流到其他单位的机会不是很多;另一方面单位内部流动也少,专技技术岗如果没有行政职务,几乎不可能有其他晋升机会,只有盯着职称这条路线往上走,一个萝卜一个坑,前面的人腾不出位子来,后面的人只能拿着职称干瞪眼。在基层事业单位,这样的例子太多。小公下乡那几年认识的一个老哥,他在乡镇事业站所工作,46岁拿到副高职称,因为单位没有岗位愣是聘不上,一直到退休都没有解决副高待遇,为此有诸多抱怨。那么,单位职称岗位满了怎么办?有四种解决方式:第一,就是等。等前面的人退休、调离腾出位子,这也是多数事业人最现实的方式;第二,转管理岗,问题是在县级事业单位管理岗本身有限,且有明显的天花板,转了也不一定能有机会提拔到副科以上职务,而提拔不了副科工资待遇和现在差不多,转岗就失去了意义。第三,想办法调离,调到有职称岗位的单位,这需要一定的资源和关系,不是想调就能调的;第三,重新考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如果能考上公务员,各方面待遇肯定比事业单位好,问题是能考上吗?未来怎么办,建议结合自身情况慎重考虑

25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