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市盈率例题

你看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805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市盈率例题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待我如女神

已采纳

2019年经济师备考全面来袭,计算题是经济考试的一大难题,那么学员们该如何攻克这一难题呢?网校老师整理了计算题的必杀技,希望给学员带来帮助!  一、关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总产量1-总产量2.  例题: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当投入劳动数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0、950.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为——3800减去3500,等于300.  二、关于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总产量&pide;单位个数  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000、1000;当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500.则该企业的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的平均产量是——3500&pide;5等于1167.  三、关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总成本1-总成本2.  例题: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1200、800、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100、1300、900、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为——2100减去2000等于100.  关于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 乘以 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 乘以 资本增长率)  例题: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为7%,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3%.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和.根据索洛余值法,在7%的经济增长率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约为——百分之7减去 (乘以2%)减去(乘以3%)=约等于.  四、关于货币量  记住两个例题。  *9个例题:已知全社会现有货币供应量为24亿元。中央银行又重新放出基础货币2亿元。当时的货币乘数为,则全社会将形成的*6货币供应量为——24+2乘以亿元。  第二个例题:当存款准备金率为6%,货币供给比例为14%时,中央银行放出1000万元信用,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乘以(6%加上14%之和的倒数)=5000万元。  五、关于众数、中位数  弄清楚概念。众数就是一组数据组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中位数就是位置在中间的那个。  当一组数据为奇数个数时,中位数好分辨。当一组数据为偶数时,则把最中间的两个数字相加后除以2即可。(均需要先从小到大排序)  例题:某中学高一年级8个班学生人数从小到大排列后为:40人、42人、42人、42人、44人、44人、45人、36人。则众数为42人,中位数为42加上44后除以2,等于43人。  六、关于关于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标准差&pide;算数平均数)×100%.  例题:某学校学生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学校老师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学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离散程度是——  学生年龄离散程度计算=(3&pide;20)×100%,教师的=(3&pide;38)×100%,比较一下结果,学生的大于老师的。  七、关于平均产量  所有产量之和除以月份数。  例如:某地区1999年——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年份2002 2003产量(万吨) 45 46 59 68 72  该地区1999年——2003年平均每年原煤产量是:  34+46+59+68+72的和除以5=58  关于平均人数  例题:某企业各月月初员工人数见下表:该企业一季度员工平均人数为()人、  月份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每次登记时间间隔相等。  月初员工人数 40 44 46 46 公式:见下面。  计算如下:平均人数=(二分之40+44+46+二分之46)除以(4-1)=  说明:公式:平均数=*9个数据和第二个数据的二分之一加上所有剩余的数据后,再除以(n-1)  一般最后一列不算。例如以上题目中的4月份。但是数据要算的。不然无法计算平均人数。  关于登记时间间隔不相等的平均数计算。  八、关于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相除。  例题:以2002年为基期,我国2002年和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为和.则2003年和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为除以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例题:1994年至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则这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是()  商品销售量指数=销售额指数 除以 价格指数  例题:某商品销售额指数为,价格指数为107%,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除以107%  单位成本指数=生产费用指数 除以 产量指数  例题:某企业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50%,产量增加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今年费用指数为150%,产量指数为125%.150%除以125%-1,就等于成本提高的百分数。  关于应精简职工数,我觉得比较难,放弃。呵呵。  关于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名义工资 除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上1)  例题:某职工2008年8月领取工资3000元,当月的消费价格指数为8%,则该职工实际工资为()  3000除以108%=元  会计部分  1.资产负债表、记住例题  某公司2003年末营收账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6000元。预收账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元。2003年末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为200元。则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 )原则,两个借方相加减去贷方数据。所以应该6000+2000-200=7800.  例题:某企业年末账户余额表中,“预付账款”借方余额是3000元,“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是2000元。那么在该企业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预付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两个数字相加)  关于现金流量表。放弃了。  关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销售收入净额&pide;(年初应收账款加上年末应收账款的二分之一)  例题:某企业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1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为480万元,年末的为240万元。则该企业本年度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为:360&pide;(1000&pide;(480+240))=天  2.股票收盘价市盈率=收盘价&pide;每股收益  例题:假定2009年2月9日,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盘价为28元。该企业2008年年报披露的每股收益为元,该企业2月9日收盘时的市盈率为28除以.

5评论

等天蓝了在看海

2020中级经济师打卡_经济基础知识每日一练

第1题:多选题

关于总供给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政府购买时影响总供给的重要因素

B总供给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

c.企业预期是影响总供给的重要因素

D.总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E.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去横轴 (总产出) 相交的垂直线

第2题:多选题

下列财务分析指标中,用来分析企业盈利能力的有() 。

A.营业利润率

B.资本保值增值率

c.应收账周转次数

D.流动比率

E.市盈率

第3题:多选题

下列法律中,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有() 。

A.产品质量法

B.物权法

c.合同法

D.知识产权法

E.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4题:多选题

关于资产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A. 资产必须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通过对它的有效使用, 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的经济效益

B. 资产必须是预期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c.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 而不是预期的资产

D.资产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E.资产是由过去的交易活动形成的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

第5题:多选题

一般来说,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主要有() 。

A.经济开放程度

B.经济规模

c.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D.居民消费习惯

E.相对通货膨胀率

【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参考答案及解析】

1、【参考答案】: BCE

解析:本题考査总供给。 政府购买是影响总需求的重要因素。 从短期来看, 总供给曲线一般应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总产出)相交的垂直线。

2、【参考答案】: ABE

解析:本题考査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主要运用以下财务比率指标: ( 1 )营业利润率;(2)主营业务净利润率; (3)资本收益率; (4)净资产收益率; (5)资产净利润率;(6)普通股每股收益; (7)市盈率; (8)资本保值增值率。

3、【参考答案】: BCD

解析:本意考査民商法。 属于民商法部门的有物权法、 合同法、 知识产权法。

4、【参考答案】: ABCD

解析:本题考査资产 。选项E错误, 企业的负债只能由过去的交易活动或本期经济业务所形成, 且必须于未来某一特定时期予以清偿的现时义务。

5、【参考答案】: ABCE

解析:本题考査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 决定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因素主要有: ①经济开放程度; ②经济规模; ③国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与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程度; ④进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 ⑤相对的通货膨胀率。

20评论

连悲伤都变得比以前更有趣

一、关于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总产量1—总产量2。  例题: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1167;当投入劳动数量为4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800、950。则该企业的边际产量为——3800减去3500,等于300。  二、关于平均产量。  平均产量=总产量&pide;单位个数  例如:当企业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000、1000;当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产量和平均产量分别为3500、500。则该企业的投入劳动数量为3个单位时的平均产量是——3500&pide;5等于1167。  三、关于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总成本1—总成本2。  例题:当某企业的产量为2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000、1200、800、1000元。当产量为3个单位时,其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分别为2100、1300、900、700元。则该企业的边际成本为——2100减去2000等于100。  三、关于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率—(劳动份额 乘以 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 乘以 资本增长率)  例题:如果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率为7%,劳动增长率为2%,资本增长率为3%。劳动产出弹性和资本产出弹性分别为和。根据索洛余值法,在7%的经济增长率中,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的贡献约为——百分之7减去 (乘以2%)减去(乘以3%)=约等于。  四、关于货币量。  记住两个例题。  *9个例题:已知全社会现有货币供应量为24亿元。中央银行又重新放出基础货币2亿元。当时的货币乘数为,则全社会将形成的*6货币供应量为——24+2乘以亿元。  第二个例题:当存款准备金率为6%,货币供给比例为14%时,中央银行放出1000万元信用,最终形成的货币供应量为——1000乘以(6%加上14%之和的倒数)=5000万元。  五、关于众数、中位数。  弄清楚概念。众数就是一组数据组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中位数就是位置在中间的那个。  当一组数据为奇数个数时,中位数好分辨。当一组数据为偶数时,则把最中间的两个数字相加后除以2即可。(均需要先从小到大排序)  例题:某中学高一年级8个班学生人数从小到大排列后为:40人、42人、42人、42人、44人、44人、45人、36人。则众数为42人,中位数为42加上44后除以2,等于43人。  六、关于关于离散系数。  离散系数=(标准差&pide;算数平均数)×100%。  例题:某学校学生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学校老师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岁。比较该学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离散程度是——  学生年龄离散程度计算=(3&pide;20)×100%,教师的=(3&pide;38)×100%,比较一下结果,学生的大于老师的。  七、关于平均产量。  所有产量之和除以月份数。  例如:某地区1999年——2003年原煤产量如下:  年份120022003  产量(万吨)4546596872  该地区1999年——2003年平均每年原煤产量是:  34+46+59+68+72的和除以5=58  关于平均人数  例题:某企业各月月初员工人数见下表:该企业一季度员工平均人数为()人、  月份一月二月三月四月每次登记时间间隔相等。  月初员工人数40444646公式:见下面。  计算如下:平均人数=(二分之40+44+46+二分之46)除以(4-1)=44。3  说明:公式:平均数=*9个数据和第二个数据的二分之一加上所有剩余的数据后,再除以(n-1)  一般最后一列不算。例如以上题目中的4月份。但是数据要算的。不然无法计算平均人数。  关于登记时间间隔不相等的平均数计算。  (比较难,一般不大会考)如果有时间,请看书上P212——P213页的例题。  八、关于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相除。  例题:以2002年为基期,我国2002年和2003年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定基发展速度分别为和。则2003年和2002年相比的环比发展速度为除以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例题:1994年至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发展速度是。则这期间平均增长速度是()  商品销售量指数=销售额指数 除以 价格指数  例题:某商品销售额指数为,价格指数为107%,则商品销售量指数为:除以107%  单位成本指数=生产费用指数 除以 产量指数  例题:某企业总生产费用今年比去年上升50%,产量增加25%,则单位成本提高了%?  今年费用指数为150%,产量指数为125%。150%除以125%—1,就等于成本提高的百分数。  关于应精简职工数,我觉得比较难,放弃。呵呵。  关于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名义工资 除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加上1)  例题:某职工2008年8月领取工资3000元,当月的消费价格指数为8%,则该职工实际工资为()  3000除以108%=元  关于企业利润额的比较,我觉得很烦,放弃了。 :)  第五部分,会计部分。  1.资产负债表。记住例题。  某公司2003年末营收账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6000元。预收账款所属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为2000元。2003年末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为200元。则在资产负债表上应收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 )原则,两个借方相加减去贷方数据。所以应该6000+2000—200=7800。  例题:某企业年末账户余额表中,“预付账款”借方余额是3000元,“应收账款”借方余额是2000元。那么在该企业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预付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为(两个数字相加)  关于现金流量表。放弃了。  关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  销售收入净额&pide;(年初应收账款加上年末应收账款的二分之一)  例题:某企业年度销售收入净额为1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为480万元,年末的为240万元。则该企业本年度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为:360&pide;(1000&pide;(480+240))=天  2.股票收盘价市盈率=收盘价&pide;每股收益。  例题:假定2009年2月9日,某上市公司的股票收盘价为28元。该企业2008年年报披露的每股收益为元,该企业2月9日收盘时的市盈率为28除以。

14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