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659
玻璃夕阳
中级经济师可以考2年。
1、中级经济师的成绩有效期:
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实行2年为一个周期的滚动管理方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部分地区中级经济师考后要进行资格审核或是资格抽查。因此,考过的考生请一定要关注当地是否有考后资格审核,错过审核,就拿不到合格证书。
中级经济师考试合格者,颁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人力资源管理和知识产权专业分别颁发相应级别的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和知识产权师证书。
2、中级经济师的考试科目:
中级经济师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
《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别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命制试卷。每次报考只能报名一个专业。
各科目考试时长为小时,每科目可提前15分钟交卷。对于同时报考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的应试人员,两科目考试在同1批次内分2个场次连续组织,间隔时间为40分钟。
玫瑰与夜莺
从中级经济师考试的成绩管理来看,中级经济师成绩都是2年有效,所以考生想要拿证,必须在2年以内通过所有考试。
一、中级经济师一共可以考几年
中级经济师考试是一项职称考试,只要满足报考条件,就可以一直考,没有年龄的限制。中级经济师考试成绩单科合格,则该科目的成绩有效期为2年。
中级经济师成绩管理是指应试人员确定报名参加本次考试后,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如此才能取得相应级别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应试人员取得证书后,相应级别和专业的成绩滚动期结束,应试人员不再具有滚动期内的有效成绩。
更多内容请访问来源页面:
二、2023报考中级经济师成绩保留多久
如考生2023年报考了《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其中一科成绩合格,另一科不合格,那合格科目成绩可以保留至2024年。如果考生在2024年将剩下一科考试成绩通过了,那就可以顺利拿到中级经济师资格证书;如果考生2024年还是未通过考试,那么2023年通过科目成绩也将作废,2025年开始必须再次通过两科合格才能获得证书。
更多关于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经济师咨询
掠影
以下供参考:一、基础备考阶段1、先将 2019 年《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的教材内容先看一遍, 这样能给自己留一个大致的印象,也为第二轮巩固复习打好基础。 2、准备一个小本子,每个章节的内容看完之后合上书在小本上大致画一个知识框架图,待之后进行第二轮复习时,方便查看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 3、每天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前先回顾昨天的知识点,利用小本上的知识框架图回忆知识,加深记忆,以七天为一个周期,能更好地巩固知识。 4、关于是否需要大量做题,考生可根据自己掌握情况,做基础的章节练习题,随学随练,学以致用。 建议每天学习2-4小时。预习阶段的学习是为考生打好基础的前提,大家不可懈怠, 每天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正式备考阶段(考试报名后) 经济师各地基本每年报考时间大致集中在7、8月份,这时候距离考试仅有4个月的时间,大部分考生都是从报名后才开始备考的。如果,考生没有在预习阶段开始准备的话,平常需要挤出大量的时间先看书,巩固基础。 近两年经济师考试出题越来越灵活,越来越注重细节,经济基础的教材300多页,专业实务最少也要250页左右,两本书的考点加起来近千个,仅把教材内容看完就需要不少的时间,更不要说理解掌握、融会贯通以及习题练习了。要想全面掌握经济师教材知识,大家一定要尽早预习,全面预习,增加通过的几率。 学习计划与技巧: 1、未提前预习的考生,首先配合新版大纲,将《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的教材内容先浏览一遍,难懂、易忘的知识点要随时记下来,反复学习记忆。 时间尽量控制在7、8两月内,随后9月、10月,大量刷题,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和考前预测题。易错的题目也要随时记下来,反复练习记忆。 2、提前预习的考生,首先在新版大纲和教材出来之后,将两版教材作比较,如果自己对书本没有那么熟悉的话,可以参考培训机构整理的教材变动内容。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考生会倾向于按照旧版教材知识点做题,遇到此类情况要及时更正,以新版教材为主。 这个阶段,提前预习过的考生也需要进行题海战术,大量刷题,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和考前预测题。易错的题目也要随时记下来,反复练习记忆。同时,大家也可以刷每日一练,再次翻看教材,以此查漏补缺。 三、考前冲刺阶段(考前一个月) 基本这个阶段,大家都经历过了看书和做题的阶段,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一个大概的掌握,不要因为剩余最后一个月就放松,适当的翻书做题还是有必要的,这样能保持个人做题的灵敏度。 同时,考前需要打印准考证,现场踩点,按照考试要求过一遍机考流程,调整好心态,补充营养和睡眠。 考试难免夹杂着运气,有具体不同年份考试难易的因素,但运气也是努力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学习备考,多学多练,以不变应万变,那么不论难易,相信我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