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4
浏览数
1695
孤独难耐
链接: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合格即有被聘任为中级经济师职称的资格,有了聘任资格在单位聘任即可取得相应级别的经济师职称。
伴奏
经营战略管理概述与过程 一、经营战略的含义和特征 经营战略的含义:源自于军队,本意指指挥军队打胜仗的艺术与科学。经济上指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发展,根据自己的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所进行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其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要理解经营战略的含义,必须和它的6个特征相结合: 全局性:战略的控制对象是企业整体发展; 纲领性(与全局性相对应):是概括性指导性的粗线条设计 长远性:着眼于未来,时间跨度长 风险性:与长远性相对应,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所有具有风险 竞争性:目的是为了“胜出“ 观念性:指战略需要正确的观念作指导,客观地认识世界,全体成员共享。 二、经营战略五大构成要素 见p2图1-1-1。 1.公司远景:即企业使命,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比如,长虹集团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 处于经营战略的核心地位,经营战略设计必须围绕公司远景进行。 公司远景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理念)和企业宗旨两方面内容。企业经营哲学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企业宗旨是企业对自己未来事业的一个定位。 2.目标与目的:具体的中短期定量目标,目的则指在相应期限内的定性期望。 目标与远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远景 目标目标 目标目标 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有利润目标(是最基本的)、发展目标、竞争目标、职工福利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5种。见p3。 3.资源(有形和无形的):关键要素。是企业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因此是战略的本质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尤其是无形资源更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石(能长期发挥作用),它包括品牌、技术专长、人力资本、公司文化和组织能力。 例:下列资源中很少能成为公司长期竞争优势来源的是() a.无形资产b. 先进的机器设备c.研发能力d.专利技术 其中,尤其要注意组织能力,它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资源,包括研发能力、营销能力、融资能力等。因为这类资源是企业多种资产、技术、人员与企业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因此它们不能独立存在。 例题:在下列战略资源中,不能独立存在的是() e. 无形资产f. 先进的机器设备g.研发能力h.专利技术 答案:选c。 4.业务:指企业所处的产业领域。 注意一个问题:企业在决定是否进入某个产业时,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该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自身是否拥有能够在该产业中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尤其是那些专属性资源,如技术专长、管理经验、专门人才、顾客忠诚、营销网络等。 5.组织:指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前者指公司内部分配权力的框架;后者指控制各业务行为的制度、政策与程序的总和,比如,年度财务预算、人事管理制度、报酬体系和公司文化等。管理体制的作用在于保证公司资源在各业务单元之间合理配置,并使用各单元与公司整体战略保持一致,形成协同效应。(04考) 三、经营战略体系的三层构成:(参见p5图1-1-2) 1.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战略,主要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每一种业务的地位。 2.业务层战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选定的每一业务领域内如何进行竞争,所以也称为竞争战略。 对于单一经营业务的企业,业务层与公司层战略就是一回事。 3.职能战略:是针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或专项工作所制定的具体实施战略,如营销战略、生产战略等。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笔记(2)
深临履薄
第一节、商业银行的运营与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内涵 1、商业银行的定义:也称为存款货币银行,是最典型的银行,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以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形式为工商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并办理结算业务的金融企业。 2、商业银行的性质: (1)商业银行是金融企业,是承担着资金融资职能的企业。 (2)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它的经营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一般不以盈利为目的。 (3)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广泛,业务种类齐全,是唯一能够吸收活期存款的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范围窄,经营不完全的信用业务,或不以银行信用方式融通资金。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与组织形式 1.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 (1)信用中介:吸存放贷,是最基本的职能。 (2)支付中介: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为工商企业办理与货币资本有关的技术性业务,如汇兑、非现金结算等。使商业银行成为企业的总会计、总出纳。 (3)信用创造:起到扩张信用的作用。 2、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1)按机构设置分类: ①单一银行制下的商业银行: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许多州立银行。 ②总分行制下的商业银行:英国银行模式是典型的代表,目前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这种银行制度。 (2)按业务经营范围分类: ①专业化银行制:商业银行只能经营传统的银行业务,即吸收存款,发放短期工商贷款(包括贴现商业票据)等业务。 ②综合化银行制:商业银行可以经营所有的商业性融资业务,也称为“全能银行制”。 三、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 (一)负债业务:是形成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业务。 商业银行全部资金来源包括自有资金(也称权益资本,包括成立时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股本以及公积金、未分配利润)和吸收外来资金。其中外来资金的形成渠道主要是吸收存款、向中央银行借款、从同业拆借市场拆借、发行金融债券、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其中以吸收存款为主。 (1)吸收存款:是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主要业务,常用的分类有: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存款业务创新等。 (2)借款业务:包括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国际货币市场借款、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等。 (二)资产业务:商业银行将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是商业银行获得收益的主要业务。 商业银行对于所聚集的资金,除了必须保留一部分现金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以应付客户提存外,其余部分主要是以票据贴现、贷款和证券投资等方式加以运用。 1、票据贴现 票据贴现是银行应客户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的票据。 票据贴现形式上是票据的买卖,实际上是信用业务,即银行通过贴现间接贷款给票据持有人。 2、贷款业务 贷款业务在银行资产中的比重一般排在首位,贷款的类型如下: (1)按归还期限划分,分为: ①短期贷款-------期限在1年以内的贷款 ②中期贷款-------期限在1~5年的贷款 ③长期贷款-------期限在5年以上的贷款 (2)按贷款条件划分,分为: ①信用贷款-------以借款人信誉发放的贷款。 ②担保贷款-------以特定抵押品作为担保的贷款,包括保证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 (3)以用途为标准,可以分为 ①资本贷款----以设备的更新改造或增添固定资产等为目的的贷款,属于投资性质的贷款。 ②商业贷款----以企业原材料的购进以及商品交易等为目的贷款,属于生产或经营周转性质的贷款。 ③消费贷款----以消费为目的的个人发放的贷款。 3、投资业务 投资业务主要是银行以其资金作为投资而持有各种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 为防范风险,金融管理当局对商业银行证券投资的范围一般都有限制性规定,许多国家规定只允许做债券业务,而不允许做股票买卖,或者允许银行以其自有资金和盈余的很小比例投资股票。 (三)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1)结算业务: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银行提供的结算业务主要指转账结算。 (2)信托业务:包括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 (3)租赁业务:包括融资租赁和经营性租赁 (4)代理业务:如受财政部门委托,代理发行和兑付国债 (5)咨询业务: 四、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盈利性原则、流动性原则和安全性原则 1、盈利性原则:商业银行在经营资产业务中,必须获得尽可能高的收益,注重资产业务的盈利性,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首要原则。 2、流动性原则:①商业银行必须保有一定比例的现金资产或其他容易变现的资产;②商业银行取得现款的能力。 3、安全性原则:商业银行在放款和投资等业务经营过程中要能够按期收回本息,特别是要避免本金受损。 商业银行的资产盈利性与流动性呈负相关关系。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性和盈利性也呈负相关关系。
触碰的痛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真题试卷及考试复习资料.rar 【更新】2014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4小时视频讲解】.rar 【更新】2014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讲义、真题、预测三合一【4小时视频讲解】.rar 【更新】2014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详解【4小时视频讲解】.rar 【更新】2014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过关必做1000题(含历年真题)【4小时视频讲解】.rar 2014年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题库【历年真题(视频讲解)+章节题库+考前押题】.rar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