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经济师中级第一章

过客不言多说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1030

首页> 经济师> 工商管理经济师中级第一章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把你掩埋

已采纳

2022年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大纲与2021年相比,不少章节都有较大变动,新增和删除了不少内容。

1、第一章新增“理解企业商业模式的内涵与构成要素,运用商业模式画布进行商业模式分析”。

2、第二章新增“完善中国特色国有独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3、第三章新增“制定营销战略规划”,删除“理解市场和市场营销,诠释市场营销观念,理解市场营销管理的任务”“区分品牌战略的类型,实施品牌战略”,修改“制定市场定位的策略”修改为“确定市场定位”等等。

4、变动较大的章节有第三、六、七、十一章,其中第六、七、十一中删除和新增内容较多,

而第七章章节名称都发生了变化,这需要引起重视。

5、大纲中还是有部分章节是没有发生变动的,第四、八、十章就没有发生变动,预习还是有效果的。

大纲的变动体现了接下来的考试方向,大纲变动的内容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很有可能就是2022年考试的出题点。

14评论

来不及认真

经营战略管理概述与过程   一、经营战略的含义和特征   经营战略的含义:源自于军队,本意指指挥军队打胜仗的艺术与科学。经济上指企业为了在竞争中发展,根据自己的内部资源条件和外部环境所进行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方略。其实质是谋求外部环境、内部资源条件与战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要理解经营战略的含义,必须和它的6个特征相结合:   全局性:战略的控制对象是企业整体发展;   纲领性(与全局性相对应):是概括性指导性的粗线条设计   长远性:着眼于未来,时间跨度长   风险性:与长远性相对应,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所有具有风险   竞争性:目的是为了“胜出“   观念性:指战略需要正确的观念作指导,客观地认识世界,全体成员共享。   二、经营战略五大构成要素   见p2图1-1-1。   1.公司远景:即企业使命,是企业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比如,长虹集团的“以产业报国、民族昌盛为己任”   处于经营战略的核心地位,经营战略设计必须围绕公司远景进行。   公司远景包括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理念)和企业宗旨两方面内容。企业经营哲学是长期积累形成的为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企业宗旨是企业对自己未来事业的一个定位。   2.目标与目的:具体的中短期定量目标,目的则指在相应期限内的定性期望。   目标与远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远景   目标目标 目标目标    战略目标是多元化的,有利润目标(是最基本的)、发展目标、竞争目标、职工福利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5种。见p3。   3.资源(有形和无形的):关键要素。是企业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因此是战略的本质和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尤其是无形资源更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石(能长期发挥作用),它包括品牌、技术专长、人力资本、公司文化和组织能力。 例:下列资源中很少能成为公司长期竞争优势来源的是()   a.无形资产b. 先进的机器设备c.研发能力d.专利技术   其中,尤其要注意组织能力,它是比较特殊的一类资源,包括研发能力、营销能力、融资能力等。因为这类资源是企业多种资产、技术、人员与企业投入产出过程的复杂结合,因此它们不能独立存在。   例题:在下列战略资源中,不能独立存在的是()   e. 无形资产f. 先进的机器设备g.研发能力h.专利技术   答案:选c。   4.业务:指企业所处的产业领域。   注意一个问题:企业在决定是否进入某个产业时,必须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该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自身是否拥有能够在该产业中产生竞争优势的资源,尤其是那些专属性资源,如技术专长、管理经验、专门人才、顾客忠诚、营销网络等。   5.组织:指企业组织结构与管理体制。前者指公司内部分配权力的框架;后者指控制各业务行为的制度、政策与程序的总和,比如,年度财务预算、人事管理制度、报酬体系和公司文化等。管理体制的作用在于保证公司资源在各业务单元之间合理配置,并使用各单元与公司整体战略保持一致,形成协同效应。(04考)   三、经营战略体系的三层构成:(参见p5图1-1-2)   1.公司层战略:是企业总体的、最高层次战略,主要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每一种业务的地位。   2.业务层战略: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在选定的每一业务领域内如何进行竞争,所以也称为竞争战略。   对于单一经营业务的企业,业务层与公司层战略就是一回事。   3.职能战略:是针对企业各职能部门或专项工作所制定的具体实施战略,如营销战略、生产战略等。经济师《中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与实务》笔记(2)

93评论

半萌半霸气

第二部分 工商行政管理( 中 级 )绪 论(略)第一章.市场主体监督管理 (一)市场主体概述 1、市场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1)市场主体的概念市场主体,是指以营利为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服务活动的经济实体。包括市场上一切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它是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2)市场主体的特征市场主体的特征是指其本身内含的本质特征。主要有:1)营利性-----这是其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2)独立性-----其独立性主要表现为产权的独立和经营权的独立3)相互间的关联性5)平等性6)合法性4)灵活性----市场主体遵循市场规律对经营战略和策略进行调整,是其存在于市场的基本功能。 2、市场主体的分类 (1)按所有制性质分类:国有、集体、私营.混合所有制、外商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2)按企业组织形式分:公司、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3)按市场主体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划分:生产领域市场主体、流通领域市场主体、服务领域市场主体 (4)按行业标准划分 (5)按行业规模划分:大、中、小 3、市场主体准入制度 (1)市场准入的概念 所谓市场准入,是指国家制定的企业登记许可制度,即通过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对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或服务活动的市场主体实行登记许可,以确认其合法经营资格,赋予其市场经营权利的管理制度。营业执照是市场主体作为合法的法律主体的凭证。 (2)市场准入的政策法规 市场准入制度的核心是市场准入的政策法规。 由两方面组成:一是行政许可方面的政策法规; 二是企业登记方面的政策法规。这些法规再构成上主要由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构成。 (3)市场准入的程序。由两部分构成:行政审批许可程序和审核登记程序 行政审批许可程序包括:申请、审批、颁发许可证 审核登记程序具体包括:登记申请、审核登记、颁发营业执照 许可证审查的主要内容由:审查条件、考核申请人、检测、鉴定产品(二)市场主体登记制度1、市场主体登记体制(即公司、企业法人、营业登记体制)(1)公司登记体制 1)公司登记机关-------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2)登记管辖------实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三级登记管辖。(2)企业法人登记体制 1)登记主管机关------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包括分局);2)登记管辖……(3)营业登记体制营业登记的对象是不具备企业法人条件的经营单位。 1)登记主管机关--省级(包括省级)以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所 2)登记管辖----全国性公司的分公司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登记注册。其他由所在地------。 2、市场主体的登记类别及登记事项(1)市场主体的登记类别(开业、变更和注销登记三类)(2)市场主体登记的主要事项:1)公司登记的主要事项;2)企业法人登记的主要事项 (P253-P254);3)营业登记的主要事项3、市场主体登记的法律效力(1)公司及企业法人登记的法律效力 1)确认公司及企业的法人地位;2)确认公司和企业法人经营的合法性;3)明确公司及企业法人经营活动的权利能力范围(2)营业登记的法律效力 1)确认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的合法资格;2)明确营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利能力范围(三)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1、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概念和作用(1)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概念: 国家授权和管理法规---登记注册内容---维护准入和经营秩序(2)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作用 1)取缔无照经营,维护市场准入秩序; 2)保护国家利益和经营者、投资者以及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确认经营主体继续经营资格2、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内容1)监督企业名称的使用情况;2)监督企业注册资本和注册资金的实缴情况3)监督市场主体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情况;4)监督检查市场主体的机构设置和从业人员情况 (2)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日常监督管理、年度检验、其他专项监督管理制度1)日常监督管理一般采取谁登记谁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进行。方法主要采用:市场巡查制2)年度检验方法主要有:年检报告和年检注册两种3)其他专项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有:第一、定期或不定期的查证验照制度;第二、企业联络员制度; 第三、定期回访制度等3、市场主体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 (1)无照经营的法律责任 (2)欺诈性登记的法律责任 (3)不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法律责任 (4)不依核准登记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P257-259) (5)登记注册后不依规定期限开业或经营的法律责任 (6)不依法接受年检(或验照)的法律责任 (7)不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法律责任 市场主体监督管理练习:(一)单选1、营业登记的法律效力是确认企业的() A、法人资格 B 、经营资格 C、经营范围 D、经营方式2、市场经营主体的特征之一是相互间的关联性,其含义是() A、企业之间可以联合经营B、企业之间以营利性为共同特点 2)登记管辖----全国性公司的分公司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工商行政管理所负责登记注册。其他由所在地------。 2、市场主体的登记类别及登记事项(1)市场主体的登记类别(开业、变更和注销登记三类)(2)市场主体登记的主要事项:1)公司登记的主要事项;2)企业法人登记的主要事项 (P253-P254);3)营业登记的主要事项3、市场主体登记的法律效力(1)公司及企业法人登记的法律效力 1)确认公司及企业的法人地位;2)确认公司和企业法人经营的合法性;3)明确公司及企业法人经营活动的权利能力范围(2)营业登记的法律效力 1)确认经营单位经营活动的合法资格;2)明确营业单位从事经营活动的权利能力范围(三)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1、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概念和作用(1)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概念: 国家授权和管理法规---登记注册内容---维护准入和经营秩序(2)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作用 1)取缔无照经营,维护市场准入秩序; 2)保护国家利益和经营者、投资者以及交易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3)确认经营主体继续经营资格2、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1)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内容1)监督企业名称的使用情况;2)监督企业注册资本和注册资金的实缴情况3)监督市场主体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情况;4)监督检查市场主体的机构设置和从业人员情况 (2)市场主体登记监督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日常监督管理、年度检验、其他专项监督管理制度1)日常监督管理一般采取谁登记谁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的体制进行。方法主要采用:市场巡查制2)年度检验方法主要有:年检报告和年检注册两种3)其他专项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有:第一、定期或不定期的查证验照制度;第二、企业联络员制度; 第三、定期回访制度等3、市场主体违反登记管理法规的法律责任 (1)无照经营的法律责任 (2)欺诈性登记的法律责任 (3)不依法办理变更登记的法律责任 (4)不依核准登记经营范围从事经营活动的法律责任(P257-259) (5)登记注册后不依规定期限开业或经营的法律责任 (6)不依法接受年检(或验照)的法律责任 (7)不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的法律责任 市场主体监督管理练习:(一)单选1、营业登记的法律效力是确认企业的() A、法人资格 B 、经营资格 C、经营范围 D、经营方式2、市场经营主体的特征之一是相互间的关联性,其含义是() A、企业之间可以联合经营B、企业之间以营利性为共同特点C、市场经营主体之间互为交易对象D、市场经营主体之间既联合又竞争3、灵活性是市场经营主体的特征之一,其含义是() A、随时调整企业发展方向和经营项目 B、对外界环境调整的适应性 C、应对管理政策的灵活性 D、决定企业规模大小的灵活性4、我国国有独资公司属于( )公司 A、有限公司B、无限公司C、股份公司 D、非法人公司5、不具备法人资格的营业单位的法律责任由()承担 A、其他法人B、该单位负责人 C、该单位以自己的名义D、其所隶属的法人6、非公司企业法人登记注册条件中,要求其有与其经营规模和业务相适应的从业人员,其中专职人员不应少于( )人。 A、5人 B、6人C、7人D、8人7、根据我国公司登记管理规定,公司注册资本是( ) A、全体股东投入公司的认缴资本之和B、公司贷款和股东出资之和 C、控股股东实缴资本D、全体股东投入公司的实缴资本之和8、市场主体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根本动机是( ) A、服务社会B、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C、自己营利D、相互竞争以提高生产水平9、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数为( ) A、2人以上50人以下 B、5人以上20人以下 C、5人以上 D、2人以上 10、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 A、不承担任何责任 B、以自己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 C、以个人全部财产承担无限 D、仅对超出合伙企业偿还能力的部分承担责任 11、市场准入的含义是指( )制度 A、企业自由进入市场从事经营活动 B、国家对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 C、国家制定的企业登记许可 D、企业进入某一区域从事经营活动 12、股东对于他所投入到公司里作为出资的财产( ) A、享有占有权B、享有支配权C、享有经营权D、不享有直接权利 (二)多选1、市场主体的独立性表明市场主体应当是一个享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组织,主要表现为() A、法定代表人的独立B、产权的独立C、经营权的独立D、经营场所的独立E、经营对象的独立2、有关公司经营范围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司经营范围体现出公司成立的目的和宗旨 B、不同的公司,其经营范围可以各不相同 C、公司的经营范围可以由法定代表人决定改变 D、公司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 E、公司经营范围不须登记3、公司登记及企业法人登记的法律效力,表现在确认公司及企业法人的() A、合法资格B、经营活动的权利能力范围 C、财产范围D、经营的合法性E、章程的合法性(三)案例分析甲、乙、丙三方共同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人民币,其中甲方占股份比例为50%,乙方和丙方各占25%,经营几年后,效益不好。公司同意丙方与丁方签定股权转让合同,以10万元的价格将股权转让给丁方。对此,甲方认为,自己是股东,丙方转让股权应通知自己。在 企业年检的过程中,登记机关发现此事,拟作出处理。请根据此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甲、乙、丙各方可以是( ) A、公司B、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 C、分公司D、公民2、本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A、丙方擅自签定股权转让合同B、公司资产流失C、甲方与丙方发生纠纷D、丙方抽逃注册资本3、在企业年检过程中,处理上述行为的应是( )A、行政管理机关B、工商行政管理机关C、财政部门D、公司的上级主观机关4、公司的上述行为属于(),所以应受到处理A、违反公司登记管理法规的行为B、违反价格管理的行为C、未执行公司章程中的绝对必要事项D、转让公司营业执照5、有关机关处理此事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 )的基本特征A、产权关系明晰B、政企职责分开C、公平竞争D、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4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