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9642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第五章第二节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嫁给感情

已采纳

第二节运输系统及其构成要素

【知识点一】运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一)运输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

对运输系统而言,其特定功能就是实现人或物的空间位移,其要素就是实现整个运输功能所需的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工作人员、运输技术等。

运输系统就是实现整个运输功能的一个集合!

(二)运输系统的组成

运输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又可根据可移动性区分为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两类;

---软件系统主要包括运输行政管理组织和运输生产经营组织。

注意:运输基础设施和运输设备的概念。

【知识点二】运输线路

1.运输线路的含义及组成

含义:供运输工具定向移动的通道,是运输工具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

组成:(1)陆上运输线路;

(2)水运航线;

(3)民航航线;

(4)管道。

2.运输线路的分级

(1)铁路线路分级(四个级别)

(2)公路线路分级(五个级别)

(3)内河航道分级(七个级别)

(4)航线的分类:国内航线、国际航线

(5)管道的分类

【知识点三】运输场站及运输枢纽

1.运输场站的含义

位于运输线路上的结点,是旅客和货物的集散地、各种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和运输工具作业的场所,是运输企业对运输工具进行保养、修理的技术基础,是交通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2.运输场站的分类与分级

(1)铁路车站

(2)汽车站场

(3)港口及其分类

(4)空港(机场)

(5)管道站

3.运输枢纽的含义及分类

运输枢纽一般特点:多种运输方式或多种交通线路的交汇点,设有大型综合性交通港站或多个大型的独立式交通港站,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线路、交通港站在统一意志下运转。

根据其衔接的运输方式的多少可以分为两类:

(1)综合性运输枢纽

是运输枢纽中的最高层次;多种运输方式在此衔接;综合性客运枢纽,如香港机场;综合性货运枢纽,如鹿特丹港口。

(2)单一方式运输枢纽

同一种运输方式服务于不同的对象;包括港口枢纽、铁路枢纽和航空枢纽。

【知识点四】运输设备

1.运输工具

(1)铁路运输工具:铁路机车、铁路车辆、列车

(2)公路运输工具:客车、载货汽车、牵引车、挂车、特种汽车

(3)水路运输工具:货船、客船

(4)航空运输工具

(5)管道运输工具

2.搬运装卸工具

(1)垂直位移

(2)类型:起重机械;运输机械;搬运、堆垛机械;自动化装卸系统等。

3.其他运输设备

(1)托盘

(2)柔性集装袋

(3)集装箱

【知识点五】运输组织

运输组织是运输系统的软件支持。

主要包括:

1.运输行政管理组织

2.运输生产经营组织

113评论

品行障碍

第一节 技术创新含义、类型与过程 1、创新的含义与五种情况含义: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目的为了获取潜在的利润。五种情况: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开发新的资源、组织管理创新2、产品创新的含义与类型含义:给用户提供新的或更好的服务而发生产品技术变化。类型:重大创新、渐进创新3、工艺创新的含义与类型(和产品创新相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区别:①产品创新能制造产品的差异化,工艺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②工艺创新通常伴随着组织结构和管理系统的重大变革,产品创新独立与组织系统实施的;③工艺创新相对系统,产品创新相对独立;④产品创新主要是向市场提供产品,工艺创新只在少数情况下向市场提供产品;⑤产品创新的成本费用通常通过产品的销售收入很快得到价值补偿,工艺创新的成本费用多数情况下是通过折旧、生产率提高后得到价值补偿。⑥产品创新频率由高到底递减,工艺创新频率呈峰状4、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含义根据创新模式的不同分类。①原始创新:主要集中在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本质属性是原创性和第一性;②集成创新:主题是企业,所应用到的所有单项技术都不是原创的,都是已经存在的,其创新之处在于对这些已经存在的单项技术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了系统集成并创造出全新的产品或工艺。③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利用和重引进的技术资源,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完成重大创新。与集成创新的不同:集成创新的结果是一个全新的产品,而引进、吸收再创新的结果是产品价值链某个或者某些重要环节的重大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三个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必然发展过程。5、国家创新体系的含义指由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强调系统中个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作用。其功能是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协调国家的创新活动。6、我国国家创新及其六个系统和四个平台基础六个系统:①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调控体系;②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互动的技术创新体系;③以科研机构和大学为主体的科学创新体系;④以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服务体系;⑤军民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⑥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区域创新体系。四个基础:①科技信息、公共数据、技术交互与军民共享平台基础;②适应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③有利于创新的政策法规基础;④加法创新活力的文化基础。第二节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 1、直线制组织、事业部制组织、矩阵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①直线制:直线制以工作为原则形成,适用于规模较小,生产技术简单的企业。研发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这种结构缺乏横向联系、权力过分集中、变化反应慢、不利于产品创新。②事业部制:依据对象原则建立的,适合大中型企业。将创新过多的分散在各个事业部中,不利于创新经验的积累。适宜于产品创新,不适合工艺创新。③矩阵:又称规划-目标组织结构。能够同时体现事业部制与职能制组织结构特征。适合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2、内企业家:指企业为了鼓励创新,允许自己的员工在一定限度的时间内离开本职岗位,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创新互动,并且可以利用企业的现有条件。3、创新小组的特点含义:为完成某一创新项目临时从各部门抽调若干展业人员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特点:①针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或较简单小型的技术项目,组成人员少,工作效率高;②由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完成之后解散;③开放性组织;④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任务,高层充分授权;⑤双重领导,简单矩阵结构;⑥内部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多位扁平型,自由联合体,体制灵活,适合中小企业。4、新事业部的内涵指大型企业为了开创全新事业而单独设立的组织形式,是独立于现有企业运行体系之外的分权组织。是固定性组织。5、企业技术中心的地位是大中型企业实施高度集中管理的科技开发组织,在本企业科技开发活动中,起着主导和牵头作用,具有权威性,处于核心和中心地位。6、产学研的主要模式①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把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②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和企业组建共担风险的技术经济组织;(最主要形式)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自办企业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学研单位重组为一个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的法人单位。7、企业联盟的主要特点也成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主要形式是技术联盟。特点:目标产品性、优势性、动态性、连接的虚拟性、组织的柔性、结构的扁平性。模型:星形模式、平行模式、联邦模式8、企业研发管理体系的含义及内容主要由组织结构、项目管理、工作流程、技校管理等内容构成。9、研发项目的类型:、省级、企业级。10研发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及其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第三节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1、技术转移的含义与特征、规律含义: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特征:①是一种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有偿转移。②是个复杂的过程,具有综合性;③具有产业特征;④建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点,致力于资源的优化组合。规律:①梯度最小律②信息传递律③人才载体律④适用律⑤引力律⑥创新发展律⑦风险律⑧保密与传播矛盾律⑨加速率2、技术扩散、技术转让、技术引进的含义技术扩散:一国范围内、新技术、纯概念第二节技术创新组织与管理 1、直线制组织、事业部制组织、矩阵组织结构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①直线制:直线制以工作为原则形成,适用于规模较小,生产技术简单的企业。研发部门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这种结构缺乏横向联系、权力过分集中、变化反应慢、不利于产品创新。②事业部制:依据对象原则建立的,适合大中型企业。将创新过多的分散在各个事业部中,不利于创新经验的积累。适宜于产品创新,不适合工艺创新。③矩阵:又称规划-目标组织结构。能够同时体现事业部制与职能制组织结构特征。适合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2、内企业家:指企业为了鼓励创新,允许自己的员工在一定限度的时间内离开本职岗位,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创新互动,并且可以利用企业的现有条件。3、创新小组的特点含义:为完成某一创新项目临时从各部门抽调若干展业人员而成立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特点:①针对复杂的技术难题或较简单小型的技术项目,组成人员少,工作效率高;②由企业研发、生产、营销和财务等部门人员组成,完成之后解散;③开放性组织;④具有明确的创新目标和任务,高层充分授权;⑤双重领导,简单矩阵结构;⑥内部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上下级关系,多位扁平型,自由联合体,体制灵活,适合中小企业。4、新事业部的内涵指大型企业为了开创全新事业而单独设立的组织形式,是独立于现有企业运行体系之外的分权组织。是固定性组织。5、企业技术中心的地位是大中型企业实施高度集中管理的科技开发组织,在本企业科技开发活动中,起着主导和牵头作用,具有权威性,处于核心和中心地位。6、产学研的主要模式①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把科技成果有偿转让给企业;②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和企业组建共担风险的技术经济组织;(最主要形式)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自办企业或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产学研单位重组为一个规模更大、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全面的法人单位。7、企业联盟的主要特点也成动态联盟或虚拟企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等经济实体。主要形式是技术联盟。特点:目标产品性、优势性、动态性、连接的虚拟性、组织的柔性、结构的扁平性。模型:星形模式、平行模式、联邦模式8、企业研发管理体系的含义及内容主要由组织结构、项目管理、工作流程、技校管理等内容构成。9、研发项目的类型:、省级、企业级。10研发项目管理实施过程及其阶段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实施阶段、结束阶段第三节技术转移与技术交易1、技术转移的含义与特征、规律含义:指技术在国家、地区、行业内部或之间以及技术自身系统内输出与输入的活动过程。特征:①是一种知识的传播与扩散,有偿转移。②是个复杂的过程,具有综合性;③具有产业特征;④建有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重特点,致力于资源的优化组合。规律:①梯度最小律②信息传递律③人才载体律④适用律⑤引力律⑥创新发展律⑦风险律⑧保密与传播矛盾律⑨加速率2、技术扩散、技术转让、技术引进的含义技术扩散:一国范围内、新技术、纯概念3、知识产权法保护科技成果属性比较 4、 ①技术开发合同:委托开发合同、合作开发合同;②技术转让合同:专利权转让合同、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技术秘密转让合同、③技术咨询合同、④技术服务合同的含义例题:1、创新模型和研发组织对应关系企业实验室—技术推动;业务单元—需求拉动;研发项目—交互2、三种结构模式的优点:直线职能制:命令统一、职责明确、组织稳定事业部制:有利于回避风险、内部控制和专业管理矩阵制:密切配合、反应灵敏、节约资源、高效工作3、三种结构模式的缺点:直线职能制:缺乏横向领导事业部制:内部合作沟通差矩阵制:双重领导4、企业联盟模式:星形模式:适合垂直供应链性的企业平行模式:联合开发及长远战略合作联邦模式:可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的快速联合开发5、保护专有技术引用的法律:合同法、防止侵权行为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6、技术服务和咨询的范围和内容:产品开发、科技管理、技术改造、工程建设。7、含有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转让的设备成交价格包括:设备的生产成本、设备生产的预期利润、与设备有关的专有技术的价值。8、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9、(静态技术)是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10、企业战略决策能力决定了企业主要资源的配置,从而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1、现代企业的两大功能:营销、创新。12、技术创新的特征有累积性、创造性、效益性、风险性。13、产品创新是指技术上有变化的产品的(商业化)。14、企业内在的动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源于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企业家及其精神。15、企业家是技术创新的推动者。16、创新技术采用者通常不是国家机关。 17、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征:途径依赖性和累积性、粘滞性、暗默性、组织结构性。18、产品创新构思评价的内容:市场潜力、市场变化趋势、市场稳定性、创新产品的资源可持续性、创新产品迅速实现商品化的可能性。19、国内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项目:核心技术、边缘技术、防御型20、创新过程中的主要活动:信息收集和处理、创新环境建设、提出创新方案、解决各种技术问题、指挥协调21、对应创新过程中关键成员扮演的角色:创新思想家;技术看门人、市场看门人、项目拥护人(企业家)、项目管理者、项目协调者(企业领导层)22、技术创新风险在过程中的高度不确定性,具体表现为: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的不确定性23、技术创新在技术上的不确定性:技术本身的不成熟、政策法规的不确定性、辅助技术的却少、技术的飞速变化和市场的激烈竞争。24、及时创新在市场上的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预测的不准确、模仿的存在、技术引进的冲击25、新时期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科学创新系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服务系统、管理调控体系、区域创新体系。26、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转移:财务转移、客体转移。

103评论

太脏碍眼

第二节道路旅客运输及其分类一、道路旅客运输的概念道路旅客运输是指人们利用客车,通过道路、站场等基础设施实现人的空间位移的活动,简称道路客运。道路旅客运输经营是指用客车运送旅客、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具有商业性质的道路客运活动。直接衡量道路旅客运输成果的尺度是道路旅客运输量。包括客运量(人次)和客运周转量(人公里)。二、道路旅客运输的分类1.班车客运班车客运是指有固定的线路、班次、时间和停靠站点,在城市之间、乡镇之间进行中长距离运输的客运营运方式,是公路客运方式中最基本的一种。1)直达班车●直达班车是指由始发站直达终点、中途只作必要的停歇,但不上下旅客的班车。●特点:旅客运送速度高,节约时间。●营运条件:多采用高级或中级的大型客车。2)普通班车●普通班车是指站距较短,在途中的站、点(含招呼站)都要停靠上下旅客的班车。●特点:沿途停靠次数多,行车时间利用系数小,降低了运送速度,且需要配备乘务人员,但是为沿途的短途旅客提供了便利。●服务条件:适于大多数日常性旅客需求。3)普快班车●普快班车是指只在县、市、镇等站停靠的班车。●特点:运送速度比普通班车要高。●营运条件:不配备乘务人员,只在有关停靠车站售票,运价率与普通班车相同。4)城乡公共汽车●特点:沿途停靠站点多、站距短、旅客上下频繁。●营运特点:主要采取随车售票的办法,为适应乡村居民“早进城、晚返乡”的习惯,多实行线路两端驻车的办法。一般采用大、中型普通客车或双门车。5)加班车●在客流高峰期,不能满足旅客的乘车需要时,公路运输企业增开的班车,称为加班车。●加班车不列入班次时刻表,加开前临时进行公告,即时售票上车。此外班车客运还可以:■按运行区域划分:县内班车客运、县际班车客运、地际班车客运、省际班车客运、出入境班车客运■按运行距离划分:一类班车客运(也称超长距离班车客运,运距在800km以上,含800km)、二类班车客运(800-400km,含400km)、三类班车客运(150-400km,含150km)、四类班车客运(150km以内)2.包车客运1)包车客运的概念包车客运是指将客车包租给用户安排使用,按行驶里程或包用时间计费的一种营运方式。2)包车客运的特点① 与班车客运相比,其接洽方式、运行线路、开停车地点、开停车时间、乘车对象、运费结算、运行组织等不同。② 与出租汽车相比,在使用车辆、要车方式、使用时间、行驶距离等方面不相同。③ 包车客运的需求极不稳定,随机性较强。3)包车客运的两种类型■计程包车■计时包车

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