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淑女伪君子
【导读】实务是中级经济师复习过程中比较难的科目,很多人复习了很久,但是感觉效果不是很大,那是因为方法没有用对,我们可以这样做:前1个月进行教材复习,复习完各章节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对应的练习题,复习完教材后,进行历年真题的练习,找出考试的重难点,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2021中级经济师实务训练,下面这些题你都会了吗?
1、中级《经济基础知识》
多选题: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可以依法转让其股份,须遵守的规则有( )。A、记名股票不得转让 B、一般情况下,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份 C、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D、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不得转让 E、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每年转让的股份不得超过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总数的25%
【答案】BCE
【解析】本题考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记名股票可以背书转让或以其他法律允许的方式转让。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股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1年内不得转让。
2、中级《人力资源管理》
单选题:
根据期望理论,能够影响动机的因素是( )。A、情境 B、能力 C、工具性 D、人际关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期望理论。期望理论认为动机是三种因素的产物,分别是:效价、期望、工具性。所以选择C。
3、中级《工商管理》
单选题:
企业提供的一种与员工分享因生产率提高、成本节约和质量提高而带来的收益的绩效奖励模式属于( )。A、特殊绩效认可计划 B、利润分享计划 C、员工持股制度 D、收益分享计划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群体激励薪酬。收益分享计划是企业提供的一种与员工分享因生产率提高、成本节约和质量提高等而带来的收益的绩效奖励模式。
4、中级《金融》
多选题:
能引起货币升值的因素有( )。A、国际收支顺差 B、相对通货紧缩 C、相对通货膨胀 D、国际收支逆差 E、市场预期货币升值
【答案】ABE
【解析】本题考查引起货币升值的因素。引起货币升值的因素有:国际收支顺差、相对通货紧缩、市场预期货币升值。所以,答案为ABE。
5、中级《财政税收》
多选题:
( )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A、财政部门 B、行政单位 C、财政部门工作人员 D、行政单位工作人员 E、政府机关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财政部门、行政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通过以上的2021中级经济师实务训练,相信大家都清楚了自己的水平,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进行针对性复习,当然,考取中级经济师证的好处有很多,大家需要加油努力了!
我是萌比会发光我是逗比会暖心
2018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题第二十九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二十九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一、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一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
【例题 1·单选题】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和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的法被称为( )。
A.民法
B.经济法
C.行政法
D.企业法
[答案]B
【例题 2·多选题】经济法主要调整( )。
A.经济管理关系
B.维护公平竞争关系
C.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D.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
E.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答案]ABC
二、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
(一)经济法的本质
1.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2.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行政法是权力本位法;民法以个人权利为本位;经济法则以社会利益和社会责任为最高准则,属于社会本位法。
3.经济法是系统、综合调整法
4.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5.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法
经济法介于公法和私法之间并对之进行平衡协调的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新型的法。
【例题 1·单选题】(2004 年)关于经济法的本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法是平衡协调法
B.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
C.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D.经济法是个人本位法
[答案]D
【例题 2·单选题】下列关于经济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经济法是以公为主、公私兼顾的新型的法
B.经济法是经济民主和经济集中对立统一法
C.经济法的法律调整手段包括民事、行政、刑事和社会手段等
D.经济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案]D
(二)经济法的特征
经济性;政策性;行政主导性;综合性。
经济法的综合性首先体现为经济法是公法和私法因素的综合;其次,经济法的综合性表现为法律调整手段的综合性,包括民事、行政、刑事和社会手段等;最后,综合性还表现为经济法在其调整中体现着统分结合、指导和规制相结合的现代市场精神。
【例题·多选题】经济法的特征包括( )。
A.经济性
B.政策性
C.行政主导性
D.个别性
E.综合性
[答案]ABCE
(三)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平衡协调原则
2.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3.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例题·多选题】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平衡协调原则
B.维护公平竞争原则
C.责权利相统一原则
D.平等自愿原则
E.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ABC
遂酿就佳话
2018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题第二十一章:市场营销策略
一、目标营销战略
为企业的一个业务单位或产品制定目标营销战略,包括在市场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等几个步骤,这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也是决定营销成败的关键。
【例 1·多选题】在市场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进行( )等几个步骤,这是企业营销战略的核心,也是决定企业营销成败的关键。
A.市场细分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定位
D.营销组合
E.营销分析
[答案]ABC
(一)市场细分
掌握市场细分的含义。市场细分就是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它是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
1.市场细分的前提和必要性
前提:顾客需求的异质性是市场细分的前提。
必要性:顾客需求多样化、买方市场的全面形成以及卖方竞争的日益激化。
2.市场细分标准(掌握常用的市场细分变量)
(1)消费者市场细分
市场细分的前提是需求的异质性,使消费者产生不同需求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四大类:地理区域、人口统计、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①地理区域因素
地理区域因素在饮食、服装等产品和服务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②人口统计因素
人口统计因素是细分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指标。因为:第一,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获得这类资料也比较容易;第二,由于人口统计因素与消费者的欲望、偏好和使用频率等有十分显著的因果关系。
【例 1·单选题】(2007 年)人口统计因素很久以来一直是细分消费者市场的重要指标,这是由于( )。
A.人口统计变量比较稳定
B.获得人口统计资料比较容易
C.人口统计因素与消费者行为有十分显著的因果关系
D.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E.心理年龄比生理年龄在市场细分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答案]ABC
③消费心理因素
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购买动机、个性等心理因素对其消费需求也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也常被用作市场细分的标准。
④消费行为因素
包括购买时机、寻求利益、使用频率和品牌忠诚程度等行为变量。
注意:并不是每种变量都能有效地细分市场,尤其是在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今天,企业在市场细分时就更倾向于同时考虑多个变量的影响。
(2)工业品市场细分
其细分标准多为与客户有关的变量,如客户的地理位置、用户规模、产品用途等。
【例 1·单选题】(2005 年、2007 年)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是( )。
A.市场细分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定位
D.营销组合
[答案]A
【例 2·单选题】所谓( )就是根据顾客的购买习惯和购买行为的差异,将具有不同消费需求的顾客群体划分为若干个子市场,它是目标营销战略的前提。
A.市场细分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定位
D.营销组合
[答案]A
【例 3·单选题】(2004 年)市场细分的前提是( )。
A.需求的差异性
B.竞争激烈
C.企业面对卖方市场
D.产品的同质性
[答案]A
【例 4·单选题】市场细分不是根据产品分类进行的,而是从( )的角度划分的。
A.营销策略
B.顾客需求
C.销售渠道
D.品牌效应
[答案]B
(二)选择目标市场
掌握选择目标市场的含义。目标市场是企业准备进入和服务的市场,企业进行市场细分的目的就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市场。一般来说,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市场覆盖战略:无差异营销、差异营销和集中营销。熟悉这三种市场覆盖战略。
1.无差异营销
无差异营销是一种针对市场共性、求同存异的营销战略。
企业只向市场推出单一标准化产品,并以统一的营销方式销售。无差异营销的出发点是获取规模经济效。但这种成本优势的取得是以牺牲顾客差别需求为代价的,一旦竞争对手采取差异营销策略,则会大大冲击无差异营销企业的成本优势。
2.差异营销
企业在对整体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针对每个子市场的需求特点,设计和生产不同的产品,制定并实施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试图以差异性的产品满足差异性的市场需求。
缺点:增加成本费用,还可能引起企业注意力分散。因此,企业是否采用差异营销,要视企业实力和市场规模而定。
3.集中营销
在差异营销和无差异营销中,企业都是以整个市场为营销活动的范围。集中营销则是为了避免分散企业的资源,企业只将实力集中在一个或少数几个子市场上,以期获取优势。
优点:通过在较小的市场上实行生产专业化和营销专业化,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节省经营费用。
缺点:风险大
在选择市场覆盖策略时,必须考虑企业的资源、产品的同质性、市场的同质性和竞争者营销策略等因素。
【例 1·多选题】市场覆盖战略包括( )。
A.无差异营销
B.差异营销
C.集中营销
D.组合营销
E.分散营销
[答案]ABC
【例 2·单选题】(2008 年)集中营销这一市场覆盖策略的缺陷在于( )。
A.分散了企业资源
B.目标市场比较狭小
C.营销费用太高
D.目标市场上客户满意度低
[答案]B
(三)市场定位
掌握市场定位的含义。市场定位是指企业努力在目标顾客心目中为特定品牌确立一个相对突出地位的行为。其主
要手段是以本品牌产品、服务的相对优势或特点,迎合目标市场亟待满足的需要或欲望,并将这一优势大力宣传,从而树立与众不同的有利形象。
熟悉市场定位的步骤。在市场定位过程中,企业须完成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1)确定亟待满足的需要和欲望
(2)确定潜在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有两种基本类型:价格优势、功能和特色优势
(3)准确地选择竞争优势
(4)有效、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定位信息
【例 1·单选题】(2004 年、2007 年)企业努力在目标顾客心目中,为特定品牌确立一个相对突出地位的行为,叫做( )。
A.市场细分
B.目标优选
C.市场定位
D.品牌延伸
[答案]C
【例 2·多选题】确定具体的市场定位策略必须完成( )工作。
A.确认亟待满足的需要和欲望
B.确认潜在的竞争优势
C.准确地选择竞争优势
D.有效、准确地向市场传递定位信息
E.制定产品组合策略
[答案]ABCD
【例 3·单选题】(2006、2008 年)目标营销战略的第一步是( )。
A.大众化营销
B.选择目标市场
C.市场细分
D.市场定位
[答案]C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