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14535
不曾留恋你的气味
加权得分等于:实得分 * 权值;加权平均分等于:所有的加权等分和 除以所有权值的和。
举例
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
80×40%+90×60%=86
学校食堂吃饭,吃三碗的有 χ 人,吃两碗的有 y 人,吃一碗的 z 人。平均每人吃多少?
(3×χ + 2×y + 1×z)÷(χ + y + z)
这里x、y、z分别就是权数值,“加权”就是考虑到不同变量在总体中的比例份额。
扩展资料:
在加权分数中,除了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的频数称为权重外,权重还有更广泛的含义
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对各个变量值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
例子:求下列数串的平均数
3、4、3、3、3、2、4、4、3、3、
一般求法为(3+4+3+3+3+2+4+4+3+3)10=3.2
加权求法为(6*3+3*4+2)10=3.2
其中3出现6次,4出现3次,2出现1次.6、3、1就叫权数。这种方法叫加权法。
一般说的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再除以这些数的总个数。表示为:
(p1+p2+p3+…..+pn)n;
但有的数据记录中有一些相同的数据,在计算的时候,那一个数有几个相同数,就把这个数乘上几,这个几,就叫权,加权,就是乘上几后再加。平均数还是要除以总个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加权分数
姐姐我素颜闯天下
加权平均绩点根据每门课的成绩计算而得,60分绩点为1,往上每1分为绩点,100分为5个绩点。
平均学分绩点是将分数换算为绩点,之后按学分加权平均分方法计算。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成绩绩点)∑课程学分=各门课程学分绩点之和各门课程学分数之和
某些学校采用学分绩点制对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定:
课程学分绩点=课程绩点×课程学分
平均学分绩点=课程学分绩点总和÷课程学分总和
在有些学校,平均学分绩点不到2的话(即每门平均分在70分左右)无法获得毕业证书,只有结业证书。
1、五级记分制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关系表
2、百分制成绩与绩点的对应关系表
3、课程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的计算
计分方式主要有算术平均分、加权平均分、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四种。
算术平均分是把所有科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科目数;
加权平均分是每门课的分数乘以该科对应的学分后相加,再除以总学分的平均数;
学分绩点和是每门课的绩点乘以相应学分后的总和;
平均学分绩点则是每门课的学分乘相应绩点后的总和除以总学分,也就是学分绩点和除以总学分。
在四种计分方式中,中国主要计算学分加权平均分,国外为五分制,主要采用平均学分绩点,平均学分绩点和学分绩点和的效果相同。
GPA(英语:Grade Point Average,简称GPA),意思就是平均成绩点数(平均分数、平均绩点)。
GPA是大多数大学及高等教育院校采用的一种评估学生成绩的制度,同时也有小量中学采用这种制度。美国的GPA满分是4分,即A=4,B=3,C=2, D=1。
GPA的精确度往往达到小数点后1到2位,如:、。GPA又是《政府采购协定》简称,在很多媒体报道中却被称为第二个WTO。
万人中央她最美
加权成绩计算公式是:
1、加权成绩=实得分*权值,就是把原始数据按照合理的比例来计算。
2、若n个数中,χ1出现f1次,χ2出现f2次,…,χk出现fk次,那么(χ1f1+χ2f2+...χkfk)÷(f1+f2+...+fk)叫做χ1,χ2,…,χk的加权平均数。f1,f2,…,fk是χ1,χ2,…,χk的权。χ1f1+χ2f2+...χkfkχy的权=f1+f2+...+fk。
简单的例子就是:
你的小测成绩是80分,期末考成绩是90分,老师要计算总的平均成绩,就按照小测40%、期末成绩60%的比例来算,所以你的平均成绩是:
80×40%+90×60%=86
黑色的夜不让你孤独
打个比方说吧,你的语数科目的分数分别是80、150, 如果要录取你的学校对数学要求比较高,而对语文要求低,那么他可以设置一个权值,这个权值就代表了各科分数在他眼中重要程度,如果对语数的权值设置为的话,加权得分就是,显然数学满分的你是占足优势的。至于你发的那个图,把权值都设为2,说明这三项同等重要,既然同等重要,其实就没有必要设置权值了,还是拿上面的分数来说,权值设为相同的都是,那么你的分数就是(80+150),别人的分数也都是这么算,大家最后都是加起来乘以,那么其实乘不乘这个,排名还是不会变。习惯上是把100%分配给各个量,这样看起来更直观
枉送性命
以下是关于加权的一些说明,希望会对你有帮助,呵呵。1、注释:要理解加权是什么意思,首先需要理解什么叫“权”,“权”的古代含义为秤砣,就是秤上可以滑动以观察质量的那个铁疙瘩。《孟子·梁惠王上》曰:“权,然后知轻重。”就是这意思。例子:学校算期末成绩,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50%,作业占20%,假如某人期中开始得了84,期末92,作业分91,如果是算数平均,那么就是(84+92+91)3=89;加权后的,那么加权处理后就是84*30%+92*50%+91*20%=,这是在已知权重的情况下;那么未知权重的情况下呢?想知道两个班的化学加权平均值,一班50人,平均80,二班60人,平均82,算数平均是(80+82)2=81,加权后是(50*80+60*82)(50+60)=.还有一种情况类似第一种也是人为规定,比如说你觉得专家的分量比较大,老师其次,学生最低,就某观点,满分10分的情况下,专家打8分,老师打6分,学生打7分,但你认为专家权重和老师及学生权重应为,那么加权后就是8***,而算数平均的话就是(8+6+7)3=7。2、权数与加权法: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对各个变量值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例子:求下列数串的平均数3、4、3、3、3、2、4、4、3、3、一般求法为(3+4+3+3+3+2+4+4+3+3)/10=3.2加权求法为(6*3+3*4+2)/10=3.2其中3出现6次,4出现3次,2出现1次.6、3、1就叫权数。这种方法叫加权法。一般说的平均数,就是把所有的数加起来,再除以这些数的总个数。表示为:(p1+p2+p3+…..+pn)n;但有的数据记录中有一些相同的数据,在计算的时候,那一个数有几个相同数,就把这个数乘上几,这个几,就叫权,加权,就是乘上几后再加。平均数还是要除以总个数。还是以上面的各个数为例:它们每个数都有一些相同数,表示为:k1,k2,k3…….kn;加权平均的公式是:(k1p1+k2p2+k3p3+……knpn)(k1+k2+k3+…..kn)
驱逐你
统计学认为,在统计中计算平均数等指标时,对各个变量值具有权衡轻重作用的数值就称为权数。加权和就是将每一项数据分别乘以其权重然后相加的和即为加权和。线性加权和可以理解为:假定有 n 个参数 x1,x2,x3....xn,对应权系数为 p1,p2,p3....pn 则其加权和为: S = p1*x1 + p2*x2 + p3*x3 + ... + pn*xn = ∑(pi*xi) 这实际可以理解为概率论中的期望的推广。例如:某组共有10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有2名考100分,3名考95分,3名考86分,一个83分,一个68分,求加权和。加权和为:2×100+3×95+3×86+1×83+1×68=894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