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相对指标

安慰你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205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相对指标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的未来你的想念

已采纳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u 考试大纲的知识点1.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3.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u 知识点讲解财政收入规模:财政收入的总体水平。是衡量一国财力的重要指标,它表明该国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大小。1.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1)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可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2)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如财政总收入。(3)财政收入的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还经常使用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来反映。例11-14:(2007年)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指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 C )的比重来反映。A. 财政支出 B. 社会商品零售额C. 国内生产总值 D. 进出口贸易额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基础性的制约)(2)生产技术水平因素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3)经济结构因素(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5)价格因素财政收入是按现价计算的货币收入在实行以比例税率的间接税为主体税制的国家,当价格总水平上涨率高于税收收入增长率时,将会出现税收收入的实际增长低于其名义增长的情况。例11-15:()当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高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时,表明财政收入的增长状况是( A )。A.名义增长而实际负增长 B.实际增长而名义负增长C.名义增长低于其实际增长 D.名义增长等于其实际增长3.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1)效率标准和公平标准(2)我国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地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A.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B.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两个比重都很高,反映财政集中度过高,不利于调动地方、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例11-16:(2008年)在我国,人们经常提到有关财政的“两个比重”是指( CE )。A.财政收入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 B.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C.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E.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例11-17:()关于财政收入的说法,正确的有( ABE )。A.按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分类,财政收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分类)B.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影响因素)C.来自农业的税收是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去掉农业,财政收入形式)D.财政收入是按历史价格计算的货币收入(现价,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E.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过高,不利于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43评论

愿时光静好

时间从来不会应该任何人驻足停留,为了把握时间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考点知识:绩效考核指标权重”,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考点知识:绩效考核指标权重

1.概念

绩效考核指标权重是用来区分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度的概念。

(1)在同一个绩效周期内,考核员工绩效的一组指标中,每一个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是不一样的;

(2)对于同一个员工在不同的绩效周期,即使绩效指标是相同的,但这些指标重要性程度也会不同。

2.设计方法

(1)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是一种主要由决策者根据历史数据和他们自己的直观判断来确定权重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企业有比较完整的考评记录和相应的考评结果,在此基础上,决策者或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各项考评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识别并赋予相应的权重,或者从组织的引导意图出发,对各项考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

(2)按照重要性排序法

这种方法是对要赋予权重的几个指标,按照它们的重要性依次排列(一般是从最重要排到最不重要),然后分别给每个指标赋予一个相应的显示其重要性的分数,最终根据每个考评指标的重要程度得分在所有绩效指标整体重要程度得分之和中所占比重来确定各个考评指标的权重。

(3)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是将各考评指标进行比较,然后再将比较结果汇总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权重的设计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

①指标重要性的两两比较与赋分。行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若大于列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行中该指标就得1分;行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若小于列中某个指标的重要性,行中该指标就得0分;指标与自身比较不得分。

②统计行中各指标的最后得分。即将行中各个指标所在行的得分加起来。

③求出行中各指标的权重。用各行指标的最后得分除以所有指标最后得分之和,即可求出行中各指标的权重。

(4)倍数加权法

操作步骤如下:

①选择出被考评指标组合中最次要的考评指标,并将其重要性程度记为1。

②将其他考评指标的重要性与这个最次要的考评指标的重要性进行比较,得出其他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这种程度以相对于最次要指标的重要性程度的倍数来表示。

③将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倍数值加总。

④用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倍数值除以所有指标的重要性倍数值,即可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5)权值因子判断法

基本步骤如下:

①组成专家考评小组,专家包括人力资源专家、考评专家和其他相关人员。根据项目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专家。

②制定考评权值因子判断表。

③由各专家分别填写考评权值因子判断表,将行因子与列因子进行比较。

④对各位专家所填写的权值因子判断表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折算为权重。

70评论

失望攒够就放手吧我累了

九月已经到了,剩下的备考时间不多了,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之一。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指标可以分为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

相对量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该指标综合反映政府占有和支配社会资源的程度,反映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和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还经常用的一个指标是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该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和反映中央政府集中财力的程度和宏观调控的能力。

(二)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占国内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大。

2.生产技术水平——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3.经济结构

4.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因素

5.价格因素

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是现行财政收入制度。

(三)财政收入规模的确定

1.效率和公平的标准

效率标准,就是要考虑既定的财政收入规模是否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公平标准,就是在确定财政收入规模时,要公平地分配财政税收负担。

2.“两个比重”的衡量标准

我国通常用两个比重来间接地反映效率与公平的兼顾程度。“两个比重”就是指全国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4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