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8070
青黑
本讲考试内容及其理解第九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一、导读本章主要内容包括:(1)金融风险的特征、种类与形成因素;(2)银行风险和证券风险;(3)金融监管的概念、意义与监管模式;(4)银行监管的模式、目标、原则、内容与方法;(5)国际化的银行监管;(6)证券监管的模式、目标、原则、内容与方法。二、内容讲解第一节金融风险概述学习目标要求了解金融风险的定义与基本特征;掌握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了解划分金融风险的依据和种类;了解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评价和控制;掌握银行风险与证券风险的种类。(一)金融风险的定义和基本特征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不确定性、相关性、可控性、扩散性、隐蔽性和叠加性。例题:单项选择题金融风险是由于各种()的影响,从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A. 不确定性B. 确定性C. 稳定性D. 不稳定性答案:A解析:这是考查金融风险的概念。金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资金的借贷和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得()发生偏差,从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A.预期利率和实际利率B.预期风险和实际风险c.预期投入和实际投人D.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答案:D下列各项中,属于金融风险基本特征的是( )。A.隐蔽性 B.确定性 C.不相关性 D.主观性答案:A.(二)金融风险的形成影响金融风险形成的主要因素有:1.宏观经济政策2.经济周期波动3.金融资产价格的波动4.市场竞争的加剧5.金融机构的微观决策和管理失误6.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国际化7.政治因素或自然因素。(三)金融风险的种类1.按照金融风险的性质划分,分为信用风险、国家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和声誉风险。(关注利率风险)2.按照金融风险产生的根源划分,包括静态金融风险和动态金融风险3、按照金融风险涉及的范围划分,包括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4.按照金融机构的类别划分,分为银行风险、证券风险、保险风险、信托风险等。(四)金融风险的管理1.金融风险管理的定义金融风险管理是指各经济实体在筹集和经营资产的过程中,对金融风险进行识别、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控制和处置金融风险,用最低成本程度地保障金融安全。2.金融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在识别和衡量风险的基础上,对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进行控制和准备处置方案,以防止和减少损失,保证货币资金筹集和经营活动的稳健运行。3.金融风险的评价风险的识别、衡量、监控、对策选择4、金融风险的控制和处置(1)控制法:避免风险、损失控制、分散风险(2)财务法(五)银行风险银行风险是指因为事先难以预料或者有所预料但又不能避免的内部或外部的因素,而使银行资产、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差异,产生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对风险的分类:1.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即由于债务人违约的影响,使银行资产、债权、收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2.国家风险国家风险是指银行在跨国经营活动中,由于借款人所在国家的主权行为而引起损失的可能性。表现以下几种:拒绝偿付、延期偿付、无力偿付、利息削减、债务重组、行政管制等。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使得经济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市场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发生流动性不足时,无法及时满足负债和资产的融资需要,从而使银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通常源于资产负债期限结构匹配不合理。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是内控机制失效或操作失误,从而引起银行损失的可能性6.法律风险7.声誉风险(六)证券风险证券市场风险源于有价证券本身的虚拟特性。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和证券市场本身蕴涵的风险,包括市场价格风险、市场支付风险和证券机构风险(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例题:证券风险源于有价证券本身的()特性。A.现实B.虚拟C.实物D.借贷答案:B解析:证券风险是由于有价证券的虚拟而导致的结果。第二节 金融监管概述学习目标了解金融监管的定义和理论基础,熟悉金融监管的意义;掌握金融监管模式两种类型的定义、掌握分业监管的限制条件和混业经营的两种表现形式。(一)金融监管的定义是指金融监管机关通过制定市场准入、风险监管和市场退出等标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实施有效约束,确保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二)金融监管的理论基础目前监管理论主要有“公共利益论”、“特殊利益论”、“社会选择论”、“经济监管论”等。(三)金融监管的意义金融监管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维护信用、支付体系的稳定2.保护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3.保证金融机构依法经营4.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公平竞争5.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金融机构个体的盲目经营行为。(四)金融监管的模式1.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后,以美国、英国、日本、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实行了这种监管体制。2.混业经营、集中监管体制混业经营体制指金融机构可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在内的全方位金融业务的经营体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全能银行制;二是银行通过投资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持有股份或控股,间接从事非银行业务。注意:有些国家的经营模式与监管模式并不是完全对应的,韩国是分业经营、集中监管;香港是混业经营、分业监管。3.金融监管模式的发展例题:多选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对于金融机构的经营有严格的限制,主要包括()。A.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业务B.禁止商业银行从事代理保险业务C.“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D.禁止证券经营机构吸收公众存款和发放贷款E.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高管人员不得相互兼任答案:CDE第三节 银行监管制度概述学习目标核心是银行的监管。要求掌握银行监管的模式、目标、原则、内容、监管方法和评级系统,重点掌握银行监管的内容,熟悉我国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指标,监管资本充足性、安全性、流动适度性和收益合理性的有关指标,并且能够应用于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计算。同时应掌握巴塞尔协议及国际银行监管的原则,熟悉国际银行监管的资本标准。银行监管制度是指银行机构监管的模式、目标、原则、内容和方式等的总称。(一)银行监管模式1.集中监管体制集中监管使是政府通过统一的银行监管体制来行使监管职能,以英、意、日、法为代表。它有三种类型:(1)由中央银行或政府的货币*监管(2)由政府的财政部或商贸部监管(3)由独立的政府检查监管2.分散监管体制分散监管是由并列的多个银行监管机构执行监管职能,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美国有三个并列的联邦级的机构:联储、财政部所属的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还有各州的银行局,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3.我国银行监管模式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监管职能,但现在已经成立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银行监管的职能部门已经改变。例题:单项选择题从2003年4月以来,()专门从事银行监管职能。A.国家开发银行B.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C.中国人民银行D.中国建设银行答案:B解析:我国从2003年4月后,有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行使银行监管职能。(二)银行监管目标1.主要有三种类型:(1)保护金融消费者及允许银行体系适应经济的变化而变化,以美国为代表(2)维护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转,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德、日、新加坡为代表(3)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银行的有效经营,以英、香港为代表2.我国银行监管目标主要有:促进银行业的合法、稳健运行,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应当保护银行业公平竞争,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三)银行监管的原则1.依法监管原则2.公开、公正的原则3、效率原则4、适度竞争5、谨慎监管原则(四)银行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监管、市场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例题:多选银行监管*的监管内容包括()。A.市场范围监管B市场准人监管c.市场价格监管D.市场运营监管E.市场退出监管答案:BDE1.市场准入监管是指银行监管*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银行机构进入市场、业务开展和从业人员素质实施管制的一种行为。市场准入监管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审批注册机构、审批注册资本、审批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审批业务范围。我国规定设立银行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符合规定的银行章程(2) 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商业银行10亿元、城市合作银行1亿元、农村合作银行5000万元(3) 有具备任职专业知识和业务工作经验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其它高级管理人员(4) 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5) 有符合要求的营业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和与业务有关的其它设施。例题:单选我国银行法规定,设立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A.10亿元B.20亿元C.50亿元D.100亿元答案:A
萌妞帅比
金融监管的含义。
答: 金融监管是指一国 *** 根据经济和金融体系稳定、有效运行的客观需要以及经济主体的共同利益要求,由金融当局依据法律和法规对金融体系中各金融主体和金融市场实行监督和管理,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约束债务人的行为,确保金融主体和金融业务的公平竞争以及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将短暂的梦境重叠将遥远的回忆遗忘
中国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和作用与政府事务息息相关,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金融监管作用也越来越显著。首先,金融监管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金融市场稳定运行。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存在着大量的金融风险,而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有效遏制金融风险。如通过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存在异常情况的金融机构,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另外,金融监管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性,保护弱势群体不被欺凌,维护金融秩序的健康运行,使金融市场的正常经济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另外,中国金融监管也有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开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金融体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有效的金融监管可以帮助金融体系保持充足的流动性,优化资源配置,支持新兴企业发展,拓展新的金融服务领域,促进金融体系的整体发展。此外,金融监管也有助于完善监管方式,维护金融体系安全性。中国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伴随着危机的不断发生,实现金融系统的稳定尤其重要。针对这一问题,金融监管可以直接控制和管理金融市场,建立完善的监管框架,强化金融监管人员的职业要求,减少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总而言之,金融监管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的公平性、促进经济发展、实现金融安全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制度,深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加快完善金融体系,既是要求,也是责任。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