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初级柳豆豆

剪刀手小拳头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4989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初级柳豆豆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过度乐观

已采纳

官方说法很麻烦的呢!简单说,顺流——就是你投资了一个企业A,然后你有一天把你另外的资产(比如公司B的股权)卖给A,A给你钱;逆流——企业A卖给你东西(例如子公司股权啥的),你把钱给公司A(之前你已经往A投了很多钱了).

投资方(合并报表) 卖给 被投资方 即顺流交易 那对于投资方来讲 报表上的库存商品已经没有了 增加的是收入成本 所以是调整收入成本反之 逆流交易 对于投资方来讲 采购商品 增加的是库存商品 所以合并时调减存货

一、定义 长期股权投资是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企业对其他单位的股权投资,通常是为长期待有,以期通过股权投资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与被投资单位建立密切关系,以分散经营风险。二、基本特点1.长期持有长期股权投资目的是为长期持有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并通过所持有的股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或为了改善和巩固贸易关系,或持有不易变现的长期股权投资等。2.利险并存获取经济利益,并承担相应的风险。长期股权投资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如被投资单位生产的产品为投资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场上这种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较大,且不能保证供应。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企业通过所持股份,达到控制或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使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能够直接从被投资单位取得,而且价格比较稳定,保证其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被投资单位经营状况不佳,或者进行破产清算时,投资企业作为股东,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损失。3.禁止出售除股票投资外,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不能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一旦成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依所持股份份额享有股东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一般情况下不能随意抽回投资。4.风险较大长期股权投资相对于长期债权投资而言,投资风险较大5.我国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方式主要有: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区分企业合并的型别,分别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确定形成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以支付现金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实际支付的购买价款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包括购买过程中支付的手续费等必要支出。以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成本为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公允价值。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

中级会计职称和注会考试的难点,如果基础薄弱,跟着刘春艳老师学能够省时省力,上了会计岛的私塾课,再跟着柳豆豆老师的私塾课,已经习惯了,很赞的课程,如果你基础薄弱,倒不如来试试看。

应该是这样理解:投资企业确认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亏损,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以及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减记至零为限,投资企业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是指长期性的应收专案,比如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应收款项,如果该应收款项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准备收回,则该应收款项实际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企业存在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专案以及负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情况下,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①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即长期股权投资的账户余额-减值准备的金额)。注意:如果长期股权投资计提了减值准备,则在其账面价值冲减至零时,其账面余额不一定等于零。②如果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权益的账面价值。③在进行上述处理后,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除上述情况,仍未确认的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的损失,应在账外备查登记。这里说除外,您应该这样理解:指的是投资企业在确认投资收益时,如果被投资方是发生了亏损,则投资企业不仅承担归属于自身的部分,还要负担协议规定的额外的损失。现实生活中,比如您买了一支股票,花了两万,最糟糕的情况是两万元血本无归。无论被投资企业亏得多厉害,您都不用再额外拿出钱。这就叫做减记至零为限。如果您买这个股票,当时签了协议,如果被投资方发生钜亏,那么两万元亏光,您仍然需要再拿钱出来,这就叫做有承担额外损失义务的除外。这里的除外,不是说不确认预计负债。

翻译结果长期股权投资用英文怎么翻How to turn a 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in English

首先,要搞清楚与长期股权投资一章相关的几个基础性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会涉及到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和后续方法的选择。控制(企业合并):一般我们是看持股比例,通常情况下持股比例大于50%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形成了控制;当然在判断时应该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个概念是建立在控制或者说企业合并基础上的,企业合并从参与合并双方的关系角度来划分的。如果A与B在合并业务发生之前受同一方或者相同多方最终控制的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那么AB之间的合并业务就属于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反之属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共同控制: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共有的控制。合营企业的特点是,合营各方均受到合营合同的限制和约束。重大影响: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实务中,较为常见的重大影响体现为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中派有代表,通过在被投资单位生产经营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发言权实施重大影响。第二步,我来看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初始投资成本的问题。问题:是企业合并形成的吗?(关注题中给出的持股比例)(1)yes(持股比例大于50%)。再问,双方之前存在关系吗?A.存在,例如:两者都是第三家公司的子公司。分类: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持股比例B.不存在。常见表述:合并之前,双方不存在关联关系。分类: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对价资产的公允价值(2)NO。持股比例小于50%。分类: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或者:非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直接相关税费。当然,在初始计量中会涉及到相关税费的处理。关于相关费用的处理总结如下:对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过程中发生的审计费、咨询费、评估费等直接相关费用:(1)如果是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上述费用都是计入管理费用的;(2)如果是企业合并以外的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上述费用都是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的。以发行权益性证券、债券为对价的,发行权益性证券、债券过程中涉及的佣金手续费依照下列原则处理:(1)以发行债券方式进行的企业合并,与发行债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应计入负债的初始计量金额中。(2)发行权益性证券作为合并对价的,与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相关的佣金、手续费等均应自所发行权益性证券的发行收入中扣减,在权益性工具发行有溢价的情况下,自溢价收入中扣除,在权益性证券发行无溢价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扣减的情况下,应当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另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支付的现金股利作为“应收股利”核算。接下来就是长期股权投资的分类和后续计量方法的选择了。长期股权投资包括四类:(1)对子公司的投资;(2)对联营企业的投资;(3)对合营企业的投资,以及(4)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没有报价的权益性投资。(1)(4)采用成本法核算,(2)(3)采用权益法核算。仅考虑持股比例的话,可以将长期股权投资分类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持股比例只是判断长期股权投资分类的一个基本标准,并不是唯一标准。例如:甲公司出资500万元取得乙公司40%的股权,合同约定乙公司董事会23的人员由甲公司委派,且其董事会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的经营决策和财务。虽然持股比例小于50%,但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资讯质量要求,甲公司能控制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望采纳,谢谢

投资时点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不同指的是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单位投资时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不同,投资单位认可的是按照公允价值,那么在相关资产处置或是折旧的时候,投资单位认可的就是按照公允价值核算,所以如果是评估增值的话,比如说存货,当期出售的话,就要调减当期的净利润。而对于内部交易来说,在内部交易当期是需要调减未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的,在以后期间是要增加已经实现的内部交易损益的金额的。

1、转让长期股权投资属于转让股权,不需要缴纳营业税。2、缴纳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出股权转让所得,直接计算企业所得税,不过在企业重组中,会有一般性处理或特殊性处理。

182评论

等待是病

初级经济师柳豆豆老师讲的挺好的,你可以点击进入,高清视频,免费试听。

48评论

不可亵玩

1,审计。为什么先说审计,不先说会计。审计科目是CPA考试中最有特色的一科。一方面审计科目让考生全面了解注册会计师工作,这是考试的基础。学习审计课程非常有利于了解整个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工作内容,也就了解了考试的重点和方向。个人建议第一门学习审计。另一方面,审计是所有6科考试中标准化程度最高的一科,历数过去5套真题,考点与题型每年重复率60%以上。比如说问答题每年考5题,过去5套题中总共只涉及过8个考点。其他的题型也很类似。在快速学过基础班之后,把过去5年考过的考点一一整理,到辅导书中找到完整的总结,很快完成审计复习。2,会计。会计是基础,但也并非不学会计其他的不能学,整个六科考试,几乎没有哪两门有特别必然的联系。我从零基础开始学习会计,先到书城找到最薄的《基础会计》教程看,差不多2~3个小时可以知道会计是什么,复式记账是什么,常见的会计循环有什么。很多细节搞不清楚,没关系,以后慢慢会明白。接下来需要搞明白哪些是借方科目哪些是贷方科目。注会会计教材的《金融资产》《收入、费用和利润》两章内容可以很好的帮助了解这些。先从这两章开始,慢慢学,多做例题真题,再附上自己的梳理以及会计科目表,会计则可入门。会计考察的重点是“判断”是否符合准则,所以复习的重点要放在对准则阐述范围的理解。比如房子,什么情况下是存货什么情况下是投资性房地产什么情况下是固定资产。会计主要学习方法是看网校老师的视频,我这里只推荐会计岛的柳豆豆老师和刘春艳老师的会计视频,两位女老师讲课风格不同,豆豆老师善于把握重点,春艳老师讲得很细致,刘春艳老师是我目前听过的会计讲得最细致到位的课程了,建议零基础的学员可以选择刘春艳老师。在听视频的时候,重点关注老师对例题的解释和推导过程。之后跟着视频里的例题自己重做,最后演练辅导书精选的历年真题。3,经济法。这一门最简单,听课,重点是理解,在理解法理和逻辑的基础上记忆。记基础班用历年真题为例题的讲解。在这里,同样推荐会计岛马兆瑞老师的视频。配合凌子琪老师的习题班,强化班等,绝对完美的搭配。子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给我们讲了很多经济法和税法的口诀,这些口诀对于记住经济法的词条,真的很有帮助。4,税法。和经济法一样,听课,理解。真题练习。最后自己看一遍辅导书是把所有已经知道的知识点穿起来形成一张知识网图。这个过程可以针对之前理解不深、记忆不准的内容重点强化。在这里,再次感谢子琪老师的口诀,口诀记忆法真的帮助了我不少呢。会计岛是一家新兴的机构,创始人真的很有眼光,北大毕业的,选择老师这一方面,果真选择的都是精干有水平的老师。上课果真不掺杂一点杂质。5,财管。财管也是CPA考试中非常值得研究的一门。在过去几年中,CPA的财管教材几乎每一年都有较大的变化。很多概念不断更新,这其中还包含着对过去教材内容的否定。学习财管一定要看网校总结的教材更新总结,也一定要使用当年的新教材。教材频繁变化主要是因为学界也没有对一些财务管理的知识有统一认识。所以,考试当然不敢考得太活,没法判断考生答题到底正确与否。这种制度下造成了财管考试以书中例题为主的局面。考试题型基本不离开教材中的例题。读教材、反复做例题成了财管考试的捷径。复习财管还需要警惕对财管里的各种概念都基本明白,但面对真题时无从下手,不知道先用那个知识点,再用那个知识点,一头雾水,没有任何思路。这种情况提供类似学习物理的方法——理解+题海。财管是我觉得CPA考试6科中唯一适用大量做题的科目。推荐吴相全的财管,听进去的同学都觉得非常实用。6,战略。这一科包含的几部分内容:战略、内部控制审计、风险控制。内控要发展成为法定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这一部分必然在今后的考试中越来越成为考试重点。风控,了解几种基本的风险,可能涉及到计算的那几种风险学会计算,必考其一。战略,网校论坛上早有人做过总结,找一个精简版的看几遍,理清知识体系,纲举目张。考场上再适当发挥,这一科不难过。四、跟大家分享的成功经验1,一定要利用好网校课件,音频和视频的刺激比自己看书的效果好非常多!老师讲课逻辑体系特别清晰,能辅助记忆(理工科最爱,不用死记)。2,最好先学审计,审计是让你全面了解注册会计师执业内容的一科。这些年注会考试的改革方向也是越来越贴近执业内容。先学审计有助于接下来的学习中把握核心内容。3,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估计是理工科学生的法宝。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税法、财管、经济法,几乎每一门科目都是有逻辑体系的。理解之后化繁为简。4,除了财管,都没有必要看教材。网校的辅导书把考点都归纳的非常好,用起来节省时间。财管一定要用当年的新书,很多提法这几年每年都在变。5,财管做题很重要。除了财管其他科目都没有必要用题海战术。只做真题,只做还有时效的真题,重做教材上的例题!网校的辅导书在每一章结尾总结了历史上考过目前还有时效的真题,只做这些就足够了,一遍做完不够可以再做一遍。时效性很重要,有时候我们自己无法判断过去的真题是否在现行准则下还适用,所以也没必要做太久以前的真题,甚至没有必要做成套真题,只做网校老师讲课中用过的真题,辅导书上总结的真题。6,自我总结很总要,时刻保持清楚的认识自己那些知识点学得好,那些知识点还要再强化,冲刺时复习要有重点。另一方面,自己心中要有一份各科完整的知识图景,每一个知识点不是零散的,需要一个网络把所有知识点连接起来。一句话,思考比学习更重要。7,合理保证。60分万岁,不需要以100分为目标准备。具体到我自己:时间短,六科一起来,知识太多了容易忘,学习时以70~80分的目标;考前模拟过去两年的真题(每一道题分章节复习时都做过)大约在60~70分;实际考试的时候,没做过的新题,考后估分卷面最高65分最低53分;最后出成绩调分,最高72最低60。什么才是合理保证,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像我这样第一次考,报6科过几科算几科的情况,上述状态可以算合理保证;如果某人已经考过5门,今年最后一门必须考过,合理保证所需要的程度肯定不一样。8,最后冲刺阶段用往年真题模拟测试,注意考试时间。不在考试的状态下做题不会发现看似都懂了的知识点却总是做不对。每一科做2~3套真题,对做错的内容一定要总结强化。做题数量不在多,而在于每做一题都能带来实质的提高,这是复习节约时间的绝技。五、总结CPA考试总得来说就是一场标准化的考试,标准化的考试总是能有标准化的应对办法,没有最好的办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办法。对于任何一个标准化的考试,结合自身情况深入研究考试很多时候比复习知识更重要。

38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