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也是美
练习题 ◆在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多因素中,由商业银行决定的因素是( )。 A.活期存款准备金率 B.定期存款准备金率 C.超准备金率D.提现率 【答案】C 【解析】从货币供应量的形成过程来讲,它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经济部门等经济主体 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他们的行为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又受各种不同的因素制约。因此,货币供应量并不能由中央银行绝对加以控制。从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分析,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决定准备金 率。其中,中央银行决定准备金率和影响超额准备率e,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准备率e,储户决定c。因此选择C选项。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私人部门用于储存财富的金融资产可分为货币和( )。 A.股票 B.债券 C.存款 D.不动产 【答案】B 【解析】凯恩斯主义把可用储存财富的资产分为货币与债券,认为货币是不能产生收入的资产,债券是能产生收入的资产,把人们持有货币的三个动机划分为两类需求。 ◆西方学者一直主张把“流动性,,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所谓的“流动性”是指某种金融资产转化为( )的能力。 A.现金 B.债券 C.存款 D.不动产 【答案】A 【解析】西方学者在长期研究中,一直主张把“流动性”原则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所谓“流动性”是指某种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价格稳 定,还原性强,可随时在金融市场上转出、出售。 ◆在分析货币供给中,弗里德曼等人认为,高能货币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能随时转化为( )。 A.基础货币 B.强力货币 C.原始存款 D.存款准备金 【答案】D 【解析】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础,是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之所以称其为高能货币,是因为一定量的这类货币被银行作为准备金而持有后可引致数倍的存款货币。弗里德曼和施瓦兹认为,高能货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能随时转化为存款准备金,不具备这一特征就不是高能货币。 【答案】B 【解析】如果物价基本稳定,说明货币均衡;如果物价指数过高,说明货币失衡。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对物价实行国家定价的商品正在逐步减少,实行自由定价的逐渐扩大。 在这种情况下,当货币供应量超过货币需求量时,一部分表现为物价上涨,而另一部分又表现为货币流通速度的减慢。随着时间的推移,前一种表现逐渐处于主导地位。 ◆通货膨胀作为一种经常性现象,出现在( )。 A.信用货币制度下 B.实物货币制度下 C.银本位制度下D.金本位制度下 【答案】A 【解析】通货膨胀是信用货币制度下的一种经常性现象。 ◆通货膨胀的过程是一种强制性的( )过程。 A.财政收入分配 B.财政收入再分配 C.国民收入初级分配D.国民收入再分配 【答案】D 【解析】通货膨胀是一种强制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国民收入经过物质生产部门内部的初次分配之 后,会由于税收、信贷、利息、价格等经济杠杆的作用而发生再分配。通货膨胀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改变了他们原有的收入和财富占有的实际水平。 ◆隐蔽性通货膨胀发生时,物价总体水平( )。 A.明显上涨 B.变化不明显 C.明显下降 D.持续下降 【答案】B 【解析】隐蔽性通货膨胀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 却下降的现象。 ◆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是( )。 A.国民收入持续下降 B.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 C.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D.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 【答案】B 【解析】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完全相反的一种宏观经济现象。其含义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普遍 持续下跌,表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商品价值在增加,货币在不断的升值。从通货紧缩的涵义可以看出,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应当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此外还要看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的一定 时限(一年或半年以上),且通货紧缩还有轻度、中度和严重的程度之分。 ◆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研究( )之间的矛盾。 A.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B.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C.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D.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答案】A 【解析】澳大利亚著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通过研究1861—1957近100年英国的失业率与物价变动的 关系,得出了结论:失业率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一关系可用菲利普斯 曲线来表示。 ◆在现代纸币制度下,引起货币失衡的原因是( )。 A.货币需求量过多 B. 货币供应量过多 C.货币供应量不足 D. 货币需求量不足
末角停落
2022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12日、13日,为了帮助考生以更好的状态参加考试,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中级经济师考试关键信息和注意事项,请看下文。12 2022年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一(更新中).pdf 格式:PDF大小: 2022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上午卷)(完整版更新中)(1).pdf 格式:PDF大小: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12日-13日,考试来临之际,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2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注意事项”,方便考生在考前阅读和参考制定考试行程,如果考生觉得本文有用,可以收藏保存方便查看。一、考试时间批次考试时间科目111月12日上午08:30—10:00《经济基础知识》10:40—12:10《专业知识和实务》211月12日下午14:00—15:30《经济基础知识》16:10—17:40《专业知识和实务》311月13日上午08:30—10:00《经济基础知识》10:40—12:10《专业知识和实务》411月13日下午14:00—15:30《经济基础知识》16:10—17:40《专业知识和实务》二、考试题型初中级经济师科目题量(道)分值(分)及格分数(分)题型题量(道)分值(分)《经济基础知识》10514084单选题7070多选题3570《专业知识与实务》10014084单选题6060多选题2040案例分析题2040考试形式:机考考试,建议考生考试前熟悉机考系统。考试时长:90分钟,平均每道题51秒作答时间。三、考场规则1、自考试开始前30分钟起,应试人员凭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须与报考时所使用的身份证件一致)进入本科目考试所指定考场,按座位号入座,并将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放置在座位右上角。2、本次考试为电子化考试,须在计算机上作答,应试人员参加考试 可携带的用品只限于铅笔。3、 每科目开始5分钟后,迟到的应试人员一律不得进入考场。各科目考试时长(最长作答时间)为小时,经监考人员同意,应试人员 可提前15分钟交卷、离场。4、应试人员须按照考试系统提示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对计算机进行冷、热启动,不得关闭电源或作出其他与考试无关的操作。5、应试人员应按照考试系统的提示登录系统,须认真阅读《考场规则》及《操作指南》,并点击“我已阅读”按钮。考试开始后,考试系统将自动进行计时,应试人员作答时间以考试系统计时器显示的结果为准。6、应试人员须在考场内保持安静;独立进行作答,不得与其他应试人员交流讨论,不得要求监考人员解释试题;遇到无法登录、系统故障等异常情况时可举手询问,不得自行处置。7、应试人员应自觉接受工作人员的监督和检查,服从工作人员安排。8、应试人员交卷后,须确认界面提示“交卷成功”,方可离开考场;若界面提示“交卷失败”,须及时联系监考人员。9、应试人员不得将相关考试信息以任何方式带出考场,交卷后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谈论。10、考试违纪违规行为按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处理。温馨提示:考试时间以考试系统计时器为准;建议考生提前一天熟悉准考证上指定的考试地点 ,确认考前的具体位置和乘车路线;考生务必在考试当天请预留足够的时间并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所在考点,避免影响正常考试;疫情期间需提前关注考场对核酸检测证明等其他防疫要求,并提前准备好相应证明。四、准考证打印1、打印官网入口:中国人事考试网(),准考证打印入口开放后,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点击页面左侧“准考证打印”。注意:登录使用的账号和密码为报名考试时的用户名和密码等。2、打印时间汇总:2022年全国初中级经济师准考证打印时间汇总注意:大部分地区考试当天入口已关闭,建议考生在准考证打印入口开放后及时下载准考证进行保存。准考证一般为pdf格式,考生可以下载后保存到本地电脑或u盘中,也可以通过微信传输到手机,以备不时之需。五、疫情防控公告各省2022年初中级经济师疫情防控公告汇总相关推荐:考试真题:2022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真题及答案汇总成绩查询:2022年全国经济师考试成绩查询时间合格标准:历年经济师考试成绩合格标准报名时间:2023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汇总报名条件:2023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本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2022年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一(更新中).pdf 格式:PDF大小: 2022年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真题试卷(上午卷)(完整版更新中)(1).pdf 格式:PDF大小: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饮风而行
一、单选题: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在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标准答案:a 解 析:2、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各种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B.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C.生产资料的支配关系D.生产资料的使用关系标准答案:a 解 析:3、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的一种存在形式。A.集体所有制 B.全民所有制C.混合所有制 D.农户个体所有制标准答案:a 解 析:此题为2004年试题。4、 下列关于产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财产权或财产权利B.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C.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D.债权不属于产权范畴标准答案:d 解 析:见课本6页。5、 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属于()。 A.公共物品B.纯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垄断物品标准答案:a 解 析:6、 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的调控方式。A. 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B.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C.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 D.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参数调节标准答案:a 解 析:7、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A.股份制 B.公司制 C.公有制D.国有制标准答案:b 解 析:此题为2004年试题。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两种基本职能是()。这两种职能的混淆会导致国有资产权益不能充分保证。A.宏观调控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B.提供公共品职能和行政职能C.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D.保障效率和促进公平标准答案:c 解 析:见课本10页。9、 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又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A.正外部性B.负外部性C.外部经济D.外部影响标准答案:b 解 析: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而又并不为此进行相应的赔偿,那么这种活动所导致的外部影响就是负外部性。10、 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专门成立了().第一次真正做到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离。A.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D.国有资产审计委员会标准答案:b 解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