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特殊绩效

情绪调转机器人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793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特殊绩效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薪酬

已采纳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战略性绩效管理”,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战略性绩效管理

战略性绩效管理

(一)适用于取得竞争优势战略的绩效管理

1、成本领先战略。是指组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领域内都力图将成本降到最低,从而成为行业的成本领先者。组织应尽量本着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原则实施绩效管理。组织应尽量选择以结果为导向、实施成本较低的评价方法。

2、差异化战略。指组织通过提供与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客户的特殊需求,形成竞争优势,这种战略的核心是独特的产品与服务,而不是标准化。因此,组织在在绩效管理中应当弱化员工工作的直接结果,鼓励员工多进行创新的活动。组织应选择行为导向的评价方法。

(二)适用于不同竞争态势战略的绩效管理

1、防御者战略。防御性组织会选择一个狭窄、稳定地细分市场作为产品和服务的输出地。为了适应外部市场环境,防御者应尽量维持内部的稳定性,将更多的精力致力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因此,在绩效考核方法上,组织可选择系统化的评价方法,如平衡计分卡法;在绩效管理的各沟通环节中,侧重于调动员工潜能、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

2、探索者战略。探索型组织总是不断开发新产品、挖掘新市场,寻找更广阔的市场机会,以期在新市场中迅速立足。因此,在绩效考核中,管理者选择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方法,强化员工新产品、新市场的开发成功率;而在绩效管理的各沟通环节中,侧重于将组织目标融入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使组织与员工的利益趋于一致。而绩效考核的结果是更多应用于薪酬分配,刺激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

3、跟随者战略。跟随型组织靠模仿生存,通过复制探索者战略取得成功。实行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学习。因此,在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上,跟随者可以考虑选择标杆超越法,通过树立标杆组织来确定绩效指标和衡量标准;在考核主体的选择上也要尽量多元化;而在绩效管理的各沟通环节中,侧重于采用与标杆组织作对照的方式与员工分析绩效现状,并加以改进。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更多地用于员工绩效的改进和与标杆组织的对比,为下一绩效考核周期新目标的设定奠定基础。

129评论

动作一致

考生应当抓紧时间,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为考试的到来做好准备,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备考知识点:绩效评价技术”,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备考知识点:绩效评价技术

1.量表法

(1)图尺度评价法(等级评价法)。最简单、最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列举一些特征要素,并分别为每一个要素列举绩效的取值范围。

优点:适用于不同战略、不同组织;开发成本低。

劣势:与组织战略常常差异较大;只有模糊和抽象的标准,主观性强;无法为员工提供指导性帮助,不利于绩效反馈。

(2)行为锚定法。特定行为用等级表反映,该等级表将每项工作划分为各种行为级别。

优势:计量准确;评价标准明确。

不足:开发成本高,操作流程复杂。

(3)行为观察量表法。通过观察将员工的工作行为同标准进行对照,看该行为出现的概率。

优势:

①内部一致性令人满意;

②有针对性开发,理解和使用比较便利;

③有利于进行清晰的绩效反馈;

④本身可以单独作为职位说明书的补充。

不足:很难包括所有行为指标;单独考核工作量大,不具备操作性。

2.比较法

(1)排序法。将业绩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

优势:简单明了,实施成本低廉。

不足:员工容易有心理压力,不容易接受评估的结果。

(2)配对比较法。根据两两比较获胜的次数进行排序。

优势:快速比较。

不足:不适合人数多的情况;只能排名,不能反映差距。

(3)强制分布法:假设被评估者中,优秀、一般和较差的员工同时存在。

优势:避免趋中趋势;有利于管理手段的实施。

不足:主观性强,容易弱化评估分数的差距。

3.描述法

(1)关键事件法。将发生在员工身上的关键事件记录下来,做为绩效评估的事实依据。主要是非同寻常的行为。

优势:可以将工作行为与绩效评估结果联系在一起,更加客观;为绩效面谈奠定基础。

不足:非常费时;不同职位的关键事件不同,无法比较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业绩信息。

(2)不良事故评估法

预先设计不良事故的清单,再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

不足:不能提供丰富的绩效反馈信息,也不能用来比较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绩效水平。

110评论

其实你的美比小三还贱

中级经济师考试马上就要来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绩效计划",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常考知识点:绩效计划

(一)绩效计划的概念

(1)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2)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既包括组织对员工的工作成果的期望,还包括组织希望员工表现的行为和使用的技能。

(3)主管人员与员工在绩效年开始之初围绕绩效目标进行反复沟通的过程。

(4)绩效计划要求组织与员工对,绩效目标清晰、明确,并落实为绩效计划书。

(二)绩效计划制订的参与者

(1)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绩效管理的监督与协调负主要责任

(2)各级主管人员要参与对绩效计划的制订

(3)员工也要积极参与计划制订的过程。

(三)绩效计划的制订过程

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也是将组织绩效分解成个人绩效目标的过程。

(四)绩效计划目标的种类

(1)绩效目标:来源于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主要用于描述员工应执行的职位职责和应完成的量化产出指标。

(2)发展目标:指支持员工实现绩效目标、促进员工自身发展的能力标准,主要强调与组织目标相一致的价值观、能力和核心行为。

(五)绩效计划的内容

(1)员工在该绩效周期内的工作目标以及各工作目标的权重;

(2)完成目标的结果;

(3)结果的衡量方式和判别标准;

(4)员工工作结果信息的获取方式;

(5)员工在完成工作中的权限范围;

(6)员工完成工作需要利用的资源;

(7)员工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以及管理者能够提供的帮助和支持;

(8)管理者与员工进行沟通的方式。

16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