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级经济师可以落户

无窗怎会有阳光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869

首页> 经济师> 南京中级经济师可以落户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Estrange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可以积分落户。

考取中级经济师证书以后可以享受积分落户政策。中级经济师作为经济专业的职称,考试合格之后,也能积分落户加分!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中级职称获得者能够享用积分落户加分的政策。

一般一线城市中级经济师补贴为1800元左右,二线城市为1500元左右,三四线城市1200元左右,具体补贴政策以当地为准。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将有机会享受地方技能补贴政策。经济师按照国家规定享有-定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由岗位津贴、书报费、交通费等构成。

中级经济师相关福利待遇

1、评定职称经济专业资格证书是由国家人事部统一发放的,所以大多数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高校,银行都会认可此证书。获得此证书也就意味着有了评定职称的资格,根据企业的具体安排能够有机会评的相应职称。

2、升职加薪拥有中级经济证书在单位的晋升考核中就能更具优势,升职会更容易,拥有证书的人一般每个月还会获得一笔补贴费。

3、落户加分很多奔波在北上广这样超一线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都渴望能在所在的城市扎根。殊不知除了本地人,外地人也是可以按照一定的积分政策来进行落户的。

考取了中级经济师证书,就可以享受积分落户的政策哦。在北京、天津部分城市,可享受积分落户加分40分左右的优惠,上海居住证积分+100。

4、提高退休待遇获得中级经济师证书的人员在退休的时候,退休金的标准也会在个人工资标准上额外的提高一个档次。

5、提高能力考取证书本身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考试准备过程中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以及提高个人能力从而辅助自己接下来的工作以及帮助考取更高级别的证书资格。

84评论

不要任性了我还没死呢

中级经济师证书可以用来评职称、进行积分落户、升职加薪、考高级经济师的前提、用于申领技能提升补贴等,当然,还能在报考其他财会资格考试时享受到特殊待遇。

1、 积分落户: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甚至可以解决令人头疼的落户问题,例如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等地都曾发布关于积分落户的公告。

2、获得技能补贴: 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将有机会享受地方技能补贴政策,具备地方技能补贴政策的地区例如四川、陕西、山东、海南等都有相关政策。

3、 助力加薪升职:许多取得经济师职称证书的人员工资都会上涨500-2000元甚至更多。部分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职员的薪资级别或决定是否存在晋升机会;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也将是否拥有经济师证书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4、 个税扣除:2019年以后取得经济师证书的同学是可以抵扣个税的。经济师在个税专项扣除的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里,可以按3600元年(年度汇算清缴)进行申报扣税。

5、利于报考其他考试:

(1) 中级经济师证书是考评高级经济师的前提条件之一。

(2) 考中级会计职称: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不受从业年限限制。

(3)免考银行资格考试:银行业初级职业资格考试免试条件之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级资格(金融专业)证书的。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上海市居住证积分管理办法》,持证人取得中级经济师积100分。持证人凭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请积分的,最近1年内累计6个月的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基数应不低于上海市上年度职工社会平均工资。

在深圳大专学历以上学历并取得中级经济师证书,积100分;以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积分的,须在获得证书之后在深圳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一年以上方可积分。在深圳参加考试取得的证书以发迁日期为准,不是在深圳参加考试的证书以通过综合水平考试日期为准。

1、了解报考条件

要报名参加中级经济师这样具备较高含金量的考试,自然是需要先满足一定的要求的。因此,尽早了解中级经济师报考条件,比对自己是否已经具备报考资格是非常有必要的。

2、选择专业类别

中级经济师共有10个专业供报考人员选择,这一特点成了不少同学甜蜜的烦恼。但唯有直面这个问题并解决它,方能开展后续的准备工作。对此,我建议大家参考下图来进行专业选择。

3、明确报名时间

虽然每年各地的中级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都集中在7-8月份,但具体的起止时间都是不同的。在这一情况下,大家就需要从3、4月份就开始关注自己所在地的人事考试网,确保自己能够及时查看到报考当年的考务通知,并从中了解到这一年的报名时间及其他相关安排。

4、尽早开展备考

中级经济师备考应尽可能在报名前就开始,尤其是对于零基础考生来说,前期需要在学习基础知识上投入较多的时间,如果报名后才着手做,很有可能会出现学习时间不足、备考不充分的情况。

2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