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教程法律

败情场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195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教程法律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只能退避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内容分为经济学基础、统计、法律、会计、财政、货币与金融六大块,共37章。

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

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

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

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

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第十二章:财政支出

第十三章:财政收入

第十四章:税收制度

第十五章:政府预算

第十六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七章:财政政策

第十八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第十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二十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第二十二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更多中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

第二十三章:统计与数据科学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五章:抽样调查

第二十六章:回归分析

第二十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二十八章:会计概论

第二十九章:会计循环

第三十章:会计报表

第三十一章:财务报表分析

第三十二章:政府会计

第三十三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第三十四章:物权法律制度

第三十五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三十六章:公司法律制度

第三十七章:其他法律制度

来源:

155评论

复回寂静

我为你整理“2017年中级经济师基础考点: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哦,包括经济师考点等相关内容,欢迎广大网友前来学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资讯关注本网站的更新吧!

【考点一】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建议关注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一)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1.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院和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3.法院调解自愿和合法的原则。

4.辩论原则。

5.处分原则。

6.检察监督原则。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进行监督。

7.支持起诉原则。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三)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

1.合议制。是指由若干名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合议庭由3个以上的单数的审判人员组成。

2.回避制。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而要求与案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审判制度。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

回避适用的情形包括:

①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②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③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

29评论

只求现在

时间不等人,为了抓紧时间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1.民商法

民法是市场经济基本法,商法主要调整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的经济领域,包括民事主体制度、物权法和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律制度、民事责任制度。

2.经济法

经济法也是市场经济基本法,其调整对象包括:

(1)经济管理关系;

(2)市场管理关系:维护公平竞争关系;产品质量管理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关系。

(3)组织管理性的流转和协作关系。

7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