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780
青春错过了我们的爱
经济师好不好考是因人而异的,并且经济师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各个等级的考试难度也是不一样的。初级经济师的通过率在40%-50%左右,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在10%-15%左右,高级经济师的通过率在20%-30%左右。别看通过率不高,但是经济师的考试难度在各类职称考试中算是难度比较低的了。那造成通过率不高的原因有哪些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1.经济师考试的缺考率较高。
近年来,报考经济师考试的考生越来越多,但是缺考率也很高,一些地区的缺考率甚至达到40%。以泸州人事考试网公布的2020年初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数据来看,《经济基础知识》缺考494人,《专业知识和实务》缺考492人,综合参考率。从这个数据来看,只要考生坚持上了考场,就已经超过了60%的人了。
2.考生备考时间不足。
参加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大多是社会人员,这类人群年龄跨度较大,大多都是上班族,备考时间少、手机等外界诱惑因素多、个人自律性等都是影响考试通过率的重要因素。
3.考生有轻敌心理。
初中级经济师的考试题目都是客观题,并且不需要一次性通过两门考试,考试的合格标准也只是科目满分的60%。因此,不少考生就会出现轻敌的心态,觉得随便看看也能通过考试,结果以上考场就被灵活的试题“杀”得措手不及。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
大悲无言
从历年的数据统计显示,中级会计通过率平均只有22%~25%左右,虽说中级会计职称每年报考人数不断增长,但实际参考人数远低于报考人数,这也是影响通过率低的主要原因。究竟为什么这么多人缺考?我们来看看吧。一、缺乏自信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有三个科目,很多考生在报考时,对自己过于自信,导致三科备考时间紧张,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到后面放弃一到两科,但是由于前面阶段的学习计划不合理导致后期任务繁重,学习教材内容不够深入,很多易混淆的内容没能及时理解,在冲刺阶段做模拟试题及真题时,错误率比较高,导致考生对自己通过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信心受到打击。而且考前情绪波动比较大,很容易产生放弃考试的心理。二、工作繁忙基本上参考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都是在职人士,既要兼顾工作又要抽出时间来学习中级职称,经常出差,备考时间不固定,经常会学了前面的忘了后面的,加之记忆力减退的影响,很多考试内容记住的并不完整。虽然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安排在周末,但不乏有部分公司周末加班加点,我们的初衷是为自己增加砝码,不是因为考证耽误工作,所以,很多在职考生因为工作没能无缘参加考试。三、拖延症,耽误学习进度这类考生的自制力很差,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到了考前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一开始觉得备考时间很充裕,先玩玩也无所谓,慢慢任务积累越来越多,到备考后期,教材都还没有学完,时间紧张,直接开启题库进入刷题模式,当考生遇上无纸化考试,机考模式,知识点覆盖面广,而试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有限,仅靠刷题来记忆知识点并不可取。寄希望于运气,通关机会比较渺茫。很多考生破罐破摔,还没到考试就已经放弃,决定明年再考,于是备考由此搁浅。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人职业生涯中一张重要的通行证,也是加薪升职必备证书之一,错过考试的考生们,要引以为鉴,提早备考。
心脏停了半分钟
经济师分为了3个等级,不同等级的通过率是不一样的。初级经济师的通过率大约在40%-50%;中级经济师的通过率在15%左右;高级经济师的通过率大约在20%-30%。
经济师考试的通过率为什么这么低?
1.经济师考试的缺考率较高。
虽然近几年来,报考经济师的考生越来越多,但是很多考生都是一时兴起。一些地区的缺考率甚至达到40%。以泸州人事考试网公布的2020年初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数据来看:《经济基础知识》缺考494人、《专业知识和实务》缺考492人,综合参考率。所以说,当你坐在考场的那一刻你可能已经战胜了40%的人了。
2.参加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都是在职备考,备考时间不足。
众所周知,参加经济师考试的考生大多是社会人员,这类人群年龄跨度较大,大多都是上班族,备考时间少、手机等外界诱惑因素多、个人自律性等都是影响考试通过率的重要因素。所以建议要考经济师的考生,在尽早准备,不要等到报名了再开始复习,并且要给自己制定详细的备考计划,并将复习计划落实到每一天,让自己养成学习的习惯。
3.全面实行机考,题量增加,但是考试时间并没有增加。
经济师的考试题量是很大的,初、中级经济师的每科考试时间都是90分钟,考试的题目每科分别是105道、100道,考生需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就训练自己的答题速度。另外许多考生不适应无纸化考试,有的考生甚至对计算机的操作不熟练,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经济师的考试成绩。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