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精讲班财政支出

总会散场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034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精讲班财政支出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烟色淡

已采纳

知识就是力量,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财政支出的分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财政税收备考知识点:财政支出的分类

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

1. 购买性支出:

界定: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货物或劳务的活动

内容: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货物与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货物和劳务的支出

特点: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技巧:购买(花钱)买了东西或者劳务

2. 转移性支出

界定: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

内容: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财政补贴、债务利息、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

特点: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货物和劳务所得

(二)按财政支出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1. 补偿性支出

2. 消费性支出

3.积累性支出

(三)按财政支出的目的性分类

1. 预防性支出

2. 创造性支出

(四)按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分类

1. 不可控制性支出

2.可控制性支出

(五)按财政支出的受益范围分类

1.一般利益支出

2.特殊利益支出

50评论

先学会不生气再学会气死人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的成本。财政支出规模和范围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2、在财政支原则:公平原则、效益原则、稳定与发展原则。3、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以实现企业、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做到机会均等。通过有效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4、.效益原则:财政支出效益原则,是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点的,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的社会效益。这个原则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含义:从宏观上看,要实现社会均衡,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是社会资源在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配置达到均衡。达到这一均衡的标准是政府支出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应大于由政府课税或用其他方式取得收入所付出的代价。从微观上看,要进行成本-效应分析。5、.稳定与发展原则: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增加财政支出,反之则减少财政支出。6、财政支出分类:根据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财政支出分为社会管理支出和经济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7、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包括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财政经济管理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8、过去我国财政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主要分为5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2006年,国务院制定了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并从2007年开始按照新的分类体系编制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我国政府支出的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17大类。9、按照政府功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1)能够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面,有利于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宏观调控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2)为全面地、多角度地政府支出进行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3)便于进行国际比较。10、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我国按照政府部门即政府组织机构分类,财政支出分为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的支出。11、.按支出经济分类:就是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进行的一种分类。按照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建立支出经济分类体系,也是我国2006年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12个“类”级科目,如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1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的意义:(1)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的反映;(2)支出经济分类既是细化部门预算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预算单位执行预算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13、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或者说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发生了交换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14、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付出财政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换言之,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15、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重要意义:(1)这种分类对于分析政府职能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使用效益是有差别的。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16、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是一个财政年度,政府他哦没看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做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17、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通常按当年价格计算;有时也按照不变价格进行计算)。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18、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此外,还可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19、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西方关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观点: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171评论

拥有整个银河

时光飞逝,备考复习只剩下50多天的时间,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支出的含义",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的含义: 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活动的成本。可从以下 3 方面理解财政支出数据:

1.看财政支出规模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财政支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实际上参与社会 经济生活的程度,有助于了解政府支配了多少社会资源。

2.看财政支出结构

财政支出结构,是指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所占的比重。该指标反映政府用各项财政资金都做了什么事,并据此观察政府的职能和活动,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是如何运用财政资金的。

3.看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是指各项财政支出的具体经济构成。该指标反映财政每一笔钱具体是怎么花的,有助于人们了解政府干预是更侧重资源配置,还是更侧重收入分配;是更关注长期结构调整,还是更关注短期宏观调控等。

7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