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7993
前任爱人
中级经济师考试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考试覆盖到的内容较为广泛,需要考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其实中级经济师难度大不大,这一点则是因人而异的,具体要看考生的备考情况以及个人理解能力。
与其他同级别的职称考试相比,中级经济师考试的难度的确要稍低一些。这不仅是因为它的考试科目较少,只考察《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这两个科目,还与它包含有多达10个的专业类别选择有关。
与此同时,中级经济师2个科目的考试题型还全部为客观题。从这一角度上来看,其考试难度也显然会比其他那些题型为主客观题相结合的同级别考试要低一些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级经济师考试自身的难度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对于有意报考中级经济师的考证人来说,一定要做好在备考上投入大量时间、精力的准备。如果在自学备考时感到吃力,建议不要逞强,不如尽快寻求培训课程的帮助,在专业讲师的指导下更加高效地进行备考。
依据历年的考试情况能够看出,中级经济师实行机考前,考试通过率大概是在20%-30%,实行机考后,全国各地市的考试通过率都在10%-15%左右。由此可以发现,在机考改革之后,经济师考试的难度增加了不少。
中级经济师考试分为两个科目,一个是《经济基础》,一个是《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经济师考试题型均为选择题,案例题也以不定项选择题的方式出现,相比那些建筑类职业资格考试、会计职称类考试,它的题型不算复杂,较为简单,100道左右的题量也相对适中。
中级经济基础出题往往紧扣大纲、全面考核。考察内容如此全面和广泛,也导致了部分考生难以通过考试。中级经济基础部分题目都是教材上的原话,但是考核的知识点很多,记忆量很大,关键是内容繁杂,没有一定的方法是很难记忆清楚,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难度的。
抚琴的人听书的客
中级经济师考试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在10%-15%左右,中级经济师考试需要考两个科目,分别是《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1、中级经济师只考2科,且考试题型为客观题,相对其他财会、金融、经济类等考试,难度确实是比较低的;
2、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时间为90分钟,考试题目的数量为100道题(或105道),这就需要考生做一道题的时间不到1分钟,时间比较紧张,难度还是有一些的,要求考生在学习的时候功底要扎实,平时就需要提升一下自己做题的速度。
3、2020年经济师改革,考试周期由原来的需1年通过两科改成了需2年通过两科,2019年及以前因为需要1年通过两科,难度也是存在一些的,因为考生不能偏科,两门科目都需要达到84分的及格线(满分140分)。
1、考试教材变化大:中级经济师的考试教材,两年一大变,一年一小变,每一本教材都会出现适量的删减。整体来说,经济学基础和财政部分有比较大的调整。货币与金融、统计与法律部分调整会比较小。
2、考核知识点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内容是比较细致的,例如保险专业会考和15个不同的知识点,包括理解保险利益、利用保险利益以及损失补偿等多方面的内容。
3、试题难度大:中级经济师考试不仅会考选择题,还会涉及到很多的报表制作、计算题等,这样就增加了考试的难度。
目前中级经济师报考的大热门是经济师金融、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这三个专业,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职业,从业人员众多,社会通用性强,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对于正处于求职或想要跳槽的人来说,先考取一张中级经济师证书就是一个绝佳的选择,能大大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成功率。
上班族大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有比较稳定的收入来源,但可能专业性还不够,因此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容易遇到些许瓶颈,而中级经济师证书能给这类上班族提供最大的好处就是有利于岗位晋升,从而显著提高工资水平。
站在路口单薄的你
中级经济师不难考。
和其它中级职称考试相比较,中级经济师是比较容易的职称考试之一,只考两个科目,但依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中级经济师考试通过率平均是在30%左右,且不超过40%。所以考生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要认真备考。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公共科目名称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科目名称是《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过这两门,即可领取相应证书,所有考试题目都是客观题,并且实行电子化考试。
中级经济师备考学习方法和技巧:
1、打牢基础,踏实复习。中级经济师涉及的考试内容虽然较为广泛,但出题源于基础知识,建议零基础考生拿到教材后,反复阅读教材,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再深入把握。
2、合理规划复习时间,结合习题学会应用知识。备考中级经济师,合理安排时间尤其重要,建议考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对个人时间合理规划。
3、总结重点知识,及时纠正错题。中级经济师考试出题特点之一是考查的知识点十分细致,建议考生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以及专项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做错的题目及时纠正,做好查漏补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