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092
别离开我我怕
中级经济师考《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门科目。其中,《经济基础知识》题型为单选题和多选题,其中单选题70道,每题1分;多选题35道,每题2分。《专业知识和实务》题型为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多选题20道,每题2分;案例分析题20道,每题2分。考试于11月12、13日举行,考试形式为电子化考试,应试人员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应试科目,方可取得相应级别资格证书。《经济基础知识》教材的部分章节目录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市场需求;二、市场供给;三、均衡价格;四、弹性;第二章:消费者行为分析一、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二、预算约束三、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一、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二、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三、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第四章:市场结构理论一、市场结构的类型;二、完全竞争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三、完全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四、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生产者的行为;第五章:生产要素市场理论一、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二、完全竞争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三、劳动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第六章: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一、市场失灵的含义;二、市场失灵的原因;三、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第七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一、国民收入核算;二、宏观经济均衡的基本模型;三、消费、储蓄和投资四、总需求和总供给;第八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一、经济增长;二、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三、经济发展;第九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一、价格总水平;二、就业与失业;三、失业和经济增长及价格总水平的相互关系;第十章: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一、国际贸易理论;二、国际贸易政策。中级经济师合格标准中级经济师每个科目总分为140分,要求考生达到60%及60%以上的分数视为合格,即每个科目需要达到84分及84分以上。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考,想要快速提高分数?还身处迷茫中的你,可直接点击下方图片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前30天核心考点冲刺营”,助你成功上岸!
树裟
中级经济师值得考,中级经济师考试是我国职称考试之一,中级经济师考后的福利待遇相对比较高,例如加薪升职、技能补贴、个税扣除、积分落户等,而且中级经济师具有十个专业可以选择,考后的就业范围相对比较广泛。
许多取得经济师职称证书的人员工资都会上涨500-2000元,甚至更多。部分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职员的薪资级别或决定是否存在晋升机会;在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领域也将是否拥有经济师证书作为聘用的重要参考指标。
中级经济师考试:
甚至可以解决令人头疼的落户问题,如上海、南京、广州、天津、杭州等地都曾发布关于积分落户的公告。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将有机会享受地方技能补贴政策,具备地方技能补贴政策的地区,如四川、陕西、山东、海南等地相继发布了2021地方技能补贴公告。
中级经济师报考条件:
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的经济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报名参加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1、高中毕业并取得初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
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
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
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
6、具备博士学位。
回头看
经济师栏目我们精心为广大考生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17知识点:消费者行为理论”,各位同学赶快学起来吧,做好万全准备,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通过。
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是指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和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心里的一种主观评价。
2、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这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是真个经济性的一个基础。
3、两种不同的效用理论。基数效用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序数效用运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进行分析。序数效用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
4、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完备性 可传递性 消费者总是偏好多而不是少;消费者对这条取消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特征:第一,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就越高。第二,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三,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绝对值)。
5、预算约束:影响因素:收入变动 收入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反之。相对价格变动: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项左移,下降右移,两种商品的价格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动,那么预算线不动。
6、消费者均衡:实现均衡的前提:偏好、价格、收入不变;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的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7、两种效应:1)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时,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购买量发生变化。正常物品:收入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化,低档品同方向变化;2)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需求变化。正常、抵挡物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正常、抵挡品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
8、总效应:是收入效应+替代效应,低档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品的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