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医自成患
企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行业科学。俗话讲”富学管理,穷学技术”。企业管理是基于大量的实操基础之上的学科,对于整合资源,提高生产运作效率,降低企业运作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这些实际问题有快速解决的科学方法。企业管理具体课程可以用百度搜索,各个大学课程大致相同。企业管理根据研究方向不同,选择课程也不相同。举例说明:比如山东大学的招生简章以及课程安排:企业管理专业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面向社会,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2.掌握企业管理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企业管理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实际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二、研究方向1.国际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研究方向以企业国际化经营和跨国公司管理的理论研究为主线,主要涵盖和综合了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战略管理和职能管理等多方面的核心内容。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1)不同国家、社会文化情境交互作用下,跨国经营管理过程的特殊性、内在规律和原则;(2)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中的分析和决策方法;(3)跨国管理和跨国公司的相关理论问题;(4)研究战略管理、生产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核心管理职能所涉及主题的国际维度。本研究方向在使学生掌握国际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新进展的基础上,侧重于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条件下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2.企业战略管理本方向以企业战略理论演变和战略管理过程为主线,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战略管理理论的变迁及发展趋势、企业使命及远景展望、企业经营环境分析、企业资源能力分析与核心能力的培育、企业发展战略及中国企业的成长、企业竞争战略、企业购并与重组、资源外包、战略实施(组织、政策、文化、领导)等方面。本研究方向着重培养学生的战略观念、战略思维模式和方法,具备在复杂、动态环境下进行战略分析、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的能力。3.公司治理研究主要研究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变迁;公司组织形态、企业集团管理体制与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的相关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公司治理治理中的股权结构与股东权益、公司治理种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运作以及信息披露、公司模式与公司治理评价,公司治理风险预警等。4.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研究产业组织不仅是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又是企业战略的理论基础,把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是我院企业管理专业的一大特色。该研究方向的学习不仅需要具有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更需要深厚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尤其是企业战略的制定要求有深厚的产业组织理论作为基础,把企业始终作为产业中的组成要素看待,有助于把企业战略、企业组织管理的各项决策落在实处。5.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是运作市场的学问。该方向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在新经济提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营销技术和方法,总结国内外市场营销活动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途径,探讨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政府机关分析市场、驾驭市场、占领市场的运作规律和创新思路,研究各类组织的市场营销理论、战略和策略,为推进中国市场营销的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6.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本方向主要培养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要求,系统掌握当今国内外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较前沿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实证研究方法,熟悉人力资源管理具体操作实务的企业、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专门人才。本方向主要研究领域有:组织诊断与组织设计、企业人力资源战略与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素质测评与员工招聘、国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比较研究、绩效管理、薪酬设计、员工流动管理、员工培训、开发与职业生涯设计等。三、学制与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三年。要求前三个学期修满学分,后三个学期主要从事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写作及答辩工作。学习优秀的学生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公共英语课成绩81分以上;其他课程(包括: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须86分以上。2.在校期间至少获得过一次奖学金(包括学校及社会奖学金)。3.在公开刊物上以第一作者(署名单位必须是山东大学)发表2篇以上论文(含2篇,每篇至少3000字以上)。四、应修总学分数根据宽口径、后基础的原则,增加按一级学科设置的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研究生进行“三种经历”,推行双导师合作培养。总学分不得少于32学分,其中必修学分 学分,选修学分 学分五、课程设置(具体见课程设置一览表)1.学位公共课3门8学分2.学位基础课2门4学分3.学位专业课3门7学分4.前沿讲座(含讨论班)2学分(1)前沿讲座的基本形式:前沿讲座旨在使硕士研究生对本学科及本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问题有基本的了解,提高硕士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和学术对话的能力。前沿讲座由教师和硕士生讲授交叉进行,以讨论和对话为主要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2)基本要求和考核方式:每位硕士研究生参加前沿讲座不得少于10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2次。要求主讲者写出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有独到的体会与见解,能反映本学科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考核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计分,由指导小组评判记分。成绩合格者记2学分。5.专业选修课5门 10学分(专业必选课1门,2学分;跨学科必选课1门,2学分;《计算机应用》,2学分;另在导师指导下选修2门,4学分)6.学校开设的研究生公共选修课包括:(1)硕士研究生第二外国语,2学分(2)体育课,1学分(3)心理学课程,1学分7.同等学力及跨学科考入的硕士生须补修本科课程2门,成绩记入本人档案,不计学分。8.社会实践,1学分研究生必须完成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跟随指导老师从事社会咨询工作,参加社会调研活动等。社会实践要与专业学习、就业相结合。社会实践一般在第三学年进行,时间不少于一个月。实习成绩由导师根据实习单位评语和实习报告等综合评定给出。具体课程设置参见本专业教学计划表六、中期筛选硕士研究生实行中期筛选制度。具体办法按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七、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本专业硕士生至少用一年半的时间参加科学研究及撰写学位论文。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于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选题工作。研究课题应具备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硕士生应于第四学期初中期筛选时提交论文撰写计划,并向指导小组做开题报告,经过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方能正式开展论文撰写工作。每隔3-5个月,要求硕士生在一定范围内报告论文进展情况,导师、指导小组及有关人员参加,帮助硕士生分析论文工作进展中的难点,及时给予指导,促进论文研究工作的顺利进展。硕士生应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3-5个月向导师及指导小组成员全面地报告学位论文进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完成后,按照《山东大学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工作细则》组织学位论文的审阅和答辩工作。附:阅读文献与书目(一)国际企业管理参考书目:1. 巴特利特、戈歇尔等:《跨国管理:理论、案例与阅读材料(第4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中译本。2. 包铭心等:《国际管理(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中译本。3. 富兰克林• R • 鲁特:《国际市场进入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4. 帕拉哈拉德、多茨:《跨国公司使命》,华夏出版社,2001年中译本。5. 巴克利、卡森:《跨国公司的未来》,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中译本。6. 滕维藻:《跨国公司战略管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 尼尔•胡德、斯蒂芬•扬(英):《跨国企业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年中译本。8. C. A. Barlett and S. Ghoshal. Managing Across Borders: The Transnational Solution. HBS press, . C. A. Barlett and S. Ghoshal. Transnational Management: Text, Cases and Readings in Cross-Border Management, 4e. McGraw-Hill Education, . P. Beamish, A. Morrison and M. Rosenzweig.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Text and Cases-3rd ,. M. E. 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New York, Free Press,1990.(二)企业战略管理参考书目:1. 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战略与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 安德鲁•坎贝尔等:《战略协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亨利•明茨伯格等:《战略历程》(修订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4. 克雷格•弗莱舍,(澳)巴贝特•本苏桑:《战略与竞争分析:商业竞争分析的方法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罗伯特S卡普兰,大卫P诺顿:《战略中心型组织》,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战略》,华夏出版社,19977. 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19978. 迈克尔•古尔德等:《公司层面战略:多业务公司的管理与价值创造》,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9. 米歇尔•罗伯特:《超越竞争:战略思考的力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0. 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等联合编辑:《精通战略:企业战略前沿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1. 劳伦斯赫雷比尼亚克:《有效的执行:成功领导战略实施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 Michael A. Hitt, Strategic Manage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Globalization (7 edition). Thomson South-Western,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07.(三)公司治理研究参考书目:1. 公司治理制度安排与组织设计,徐向艺等,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 公司治理教程,李维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 公司治理评价与指数研究,李维安,谢永珍等,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 母子公司管理控制研究,陈志军,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5. 董事会治理评价研究,谢永珍,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公司治理百年:美国与德国公司治理演变,玛丽.奥沙利文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7. 公司治理,郎咸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 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张维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9. 公司治理理论(第二版)宁向东,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10. 什么是公司治理,(美)科利 等著,刘江译,中国财经政经济出版社,200611. 公司治理:趋同与存续,(美)杰弗里•N•戈登,(美)马克•J•罗 编,赵玲,刘凯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公司治理的循环性危机,(美)麦卡沃伊,(美)米尔斯坦 著,赵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 董事会的作用与效率: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设计公司董事会,(美)卡特,(美)洛尔施著,蔡曙涛译,商务印书馆,2006(四)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研究参考书目1.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 达夫特等著:《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3. 詹姆斯•L•吉布森,约翰•M•伊凡塞维奇,小詹姆斯•H•唐纳利著:《组织学:行为、结构和过程》(第10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 卡斯特等著:《组织与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5. 泰勒尔:《产业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 唐•埃思里奇:应用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7. Donald R. Cooper, Pamela S. Schindler. BUSINESS RESEARCH METHODS. McGraw-Hill &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年版8. Church, Jeffrey, and Roger Ware, 2000.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 Strategic Approach, Irwin McGraw-Hill.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出版9.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0. 杨蕙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五)市场营销管理参考书目:1. 本•M.恩尼斯基斯•K.考克斯等编,营销学经典权威论文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2. 道恩•亚科布齐著,李雪、刘艳霞、于岩等译,凯洛格论市场营销,海南出版社,20033. 威廉•D.皮诺特、.麦卡锡著,赵平等译,营销精要(第8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 菲利普 R•凯特奥拉、约翰 L•格雷厄姆著,国际市场营销学,周组城等译,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5. 何佳讯、卢泰宏著,中国营销25年(1979-2003),华夏出版社,20046. 胡正明著,中国营销,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7. 罗纳德•S•史威福特著,客户关系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8. 瓦拉瑞尔•A•泽斯曼尔、玛丽•乔•比特纳著,服务营销,张金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约翰•伊根著,林洪等译,关系营销,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0. 菲利普•科特勒著,俞利军译,国家营销,华夏出版社,200111. 唐•E•舒尔茨著,整合行销传播,中国物价出版社,. W.钱•金、勒妮•莫博涅著,吉宓译,蓝海战略,商务印书馆,200513. 菲利普•科特勒、埃迪尤阿多•罗伯托著,营销大未来,华夏出版社,1999.(六)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参考书目:1. 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 弗雷德•卢森斯著,组织行为学,人民邮电出版社,第一版。3. 雷蒙德.A.诺伊等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4.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 John M. Ivancevich,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版),2002第一版6. Luis R. Gomez-Mejia, David B. Balkin & Robert L. Cardy, Managing Human Resources,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版),2002 第一版。7. 陈国权,组织行为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韦恩•卡西欧,赫尔曼•阿吉尼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9. 戴维•D•杜波伊斯等,基于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 赫尔雷戈尔,组织行为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此专业注重实践,属于工作经验实操的专业。
我是你妈的女儿我是你爸的孩子
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 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那么你们知道工商管理的开题报告要怎么写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工商管理开题报告 范文 ,欢迎阅读。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范文篇1 一、选题依据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全球经济正朝多元化、一体化发展,在发展,改革与创新不断深入,竞争也更为激烈的环境中。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证实为生存之本,注重营销,注重用户的需要,注重与其它企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与整体素质,已成为新世纪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 市场营销是企业管理中的命脉,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砝码。现代企业的竞争是营销的"战争",是以价格、渠道、媒体、促销等为武器的战争。如何制定正确的营销策略以及高效的运作能力,是市场竞争力的中心问题。 营销适用于一切企业,但是作为企业如何再激烈而又残酷的市场竞争获胜,答案就在营销策略上利用有限的资源,挖掘最大的潜力,创造无尽的价值。只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合理的分析,市场才会掌握在自己手中,企业也才将会有长远的发展。所以制定合理的企业营销策略,增强企业再竞争中的力量成为每个企业的头等任务。 新经济在迅速发展,新型营销的模式也随之产生,例如:服务营销、网络营销、概念营销、整合营销等等。新型市场营销与传统市场营销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前者是消费观念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后者是生产观念导向,"以生产为中心",新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创新性使得原来只注重眼前效益的传统营销模式受到重创,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一飞跃也使企业的营销观念从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转变到现在的以顾客为中心,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我们通过企业营销策略的研究和调查可以对市场营销模式发展演变不断的总结,并根据其特性和规律,制定市场操作规范,完善运营机制,重点围绕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激发营销队伍的创造性来开展科学营销 二、文献综述内容 【摘要】本文试图在阐述营销策略的历史与现状以及在中国发展状况,研究其市场调查、产品策略、定价策略、促销策略、分销策略等市场营销策略等方面,对企业营销策略进行综述,并进行简单评述,以找出研究的不足。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企业;营销策略;调查研究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的特征日益显著,但是,其间唯一不变的活跃因素便是营销,不管市场经济如何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自身的营销理念,营销策略才是生存之本,它决定一切,主宰企业兴衰。注重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注重企业的协调发展,注重企业整体形象与整体素质,已成为新世纪的企业求生存、谋发展,迎接新挑战的战略指导思想。在新经济的迅速发展下,如何正确的运用新的营销策略,是成就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我们应该不断的实践总结营销策略的发展演变,根据其特性和规律把如何创新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市场营销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2 营销策略的形成发展和现状 西方营销策略的简述 西方的营销思想最初始于20世纪除,其后随着市场调查公司的建立,有关营销课程的开设,以及市场研究公司的成立,营销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50年代营销环境和市场研究成为热点,市场细分开始出现;60年代市场研究强化了消费者态度与使用的研究;70年代服务服务营销推进了开拓了新的竞争领域;80年代顾客满意度以及品牌资产开始流行;伴随全球一体化的进程,西奥多里维特提出“全球营销”的思想;后来舒尔兹又提出整合营销,又有关系营销;在信息技术的发展下,又出现了数据库营销;90年代企业又出现了反思想的营销活动,于是,4′S开始向4P′S挑战。 国内营销策略的简述 从1978-1982年的引进阶段,开始对西方营销理论有了相对肤浅的认识;从1983-1985年的传播阶段,营销学在理论上在全国内有了广泛的传播;从1985-1992年经济体制的改革,为营销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从1992-2002年营销的研究、教学和应用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企业的缺乏对西方营销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充分探索,缺乏与中国的具体国情有效的整合,所以营销在中国的发展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何将国际成熟的营销理论和方法和中国转型市场完成对接,是当前摆在营销学界和企业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3 营销策略的研究 产品策略 在国内,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以及创新等,作为企业开展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在市场营销组合中位于关键地位,在中国,具有品牌高度知名度的企业,例如海尔,在1996全国城市的品牌竞争力的调查活动中,又位居首位(罗莉,1998)。而在国外对产品策略更是重视,无论是品牌和商标策略、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策略、产品组合策略、包装决策、服务等各个方面。拥有100多家公司的日资集团电子图书联盟投入9000多万元来开发这个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刘艳红,王业军,2006)。据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发现,63%的消费者根据商品的包装左右购买决定(张延平,2006)。正如美国著名调研专家伊丽莎白·尼尔逊所说:“品牌像一扇玻璃门,通过这扇门消费者可以感觉到公司的真正价值。”(罗桂芳,2007)。 价格策略 国内的价格策略存在明显的缺陷,充分的自由竞争是均衡价格形成的前提,这需要畅通的信息渠道、灵活的结构转换机制、自由的价格决策主体,但是这些条件在我过目前还不完全具备,这就形成了价格策略的制约因素。目前我国的价格形成虽然市场的作用明显加大,但是行政手段还有相当大的作用(刘才子,2002)。政府成为价格主体,是计划经济的要求,不反应供求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刘才子,2002)。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商战中价格策略也从传统走向新颖。例如从单纯压价占领市场向压价、稳定、太敬爱并举发展;认定价时我行我素向更多地考虑消费者利益的方向发展;从质量取胜向价格取胜转化,价格成为促销成功的关键因素(牛海鹏,2006)。戴尔电脑公司采用的就是灵活的价格策略,根据成本、竞争压力、顾客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价格,而且不同市场价格不同(王颖,2003)。 3. 1 .3营销渠道策略 企业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使得有适宜的通道送达消费者手中,加强连接生产、经销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纽带的建设,即企业制定适应其自身的营销渠道策略。在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这方面的营销方式也有了新发展。首先,直销渠道有了迅速发展,网络营销在国内也有了飞速的发展;其次,代理制已被普遍接纳,已经发展到独家代理、总代理、一般代理和特约代理四种方式;再次,连锁经营走向规范化;最后,仓储商店深受顾客喜爱(武敏,2006.) 美国的营销渠道策略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使得直接渠道与间接渠道策略、长渠道和短渠道策略、宽渠道和窄渠道策略、中间商的营销决策。在北美,约17%的零售额通过直接营销渠道创造;在欧洲,约10%的零售额通过直接营销渠道创造;在美国,垂直一体化体系已成为消费品市场分销渠道的主要模式,占整个市场的70%~80%(张延平,2006)。 3. 1. 4促销策略 组织的促销活动,从运作方向来区分,可以归结为推式策略和拉式策略。推式策略在于谁服中间商,是他们接受产品或者服务,从而使得产品或服务渗入分销渠道,最终抵达消费者。而拉式策略通过广告等,把消费者吸引过来,最后导致中间商向生产者进货。目前我国无论是大中小型超市商场、还是企业的都会定期的、或是节假日不定期的举行促销,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得销售额和销售量都有大的提高(肖莉,2006)。眼下,我国各地兴起了“宫廷热”,清宫膳食、补品、护肤品等到处可见,这是利用了人们的猎奇心里;此外还有杜康酒等也是利用这个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胡正明,2000)。在国外,关于促销策略发展的早也发展的完善,例如营销信息沟通和促销组合策略、广告策略、人员推销策略、营业推广策略、公共关系策略等等。例如美国多尔顿图书公司在四年中为扫盲运动捐献了300多万美元(胡春,2005)。雀巢咖啡的广告语“味道好极了”(网络)。根据世界广告协会的统计,1983年美国的广告支出费用占全球广告的1021亿美元超过广告市场的一半还多。 4 简单的评述及问题 简单的评述 纵观国内外研究文献,在在市场营销领域依然有许多有价值的理论工作要做: (1)需要进一步利用市场营销学专业知识对不完全市场信息下的企业营销策略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时要将国内市场的状况及实际应用的问题与市场营销理路结合起来。 (2)企业营销策略分析中,最大的难点就在于如何描述在合适的企业,运用什么样的营销策略才能给企业带来好的收益。因此,需要多层次、多角度去进一步分析相关利益者的行为,即营销渠道问题,从而企业销售的量发展。 (3)国际经济不断变化,市场营销策略的方式也在动态发展,新形势下企业如何运用新形势的营销策略,以此确定我国企业发展轨道。 (4)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企业营销策略上,主要集中在价格,销售渠道,定价和产品上。但是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要求我们的思路要拓宽,要发散,走出传统的束缚。 因此,企业营销策略的调查需要广泛关注,更要作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点来抓。需要进一步运用市场、营销等理论对我国企业进行经济分析,并从发展战略的角度、发展的理念、竞争的意识等诸方面系统性地对我国企业营销策略进行研究,以适应国内市场消费需求及我国加入WTO形势和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 几个应当深入研讨的问题 产品策略中的品牌策略 价格策略中的地区定价策略 营销渠道策略连中的连锁经营策略 促销策略中的公共关系策略 5 结语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程,在市场营销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的同时,又有一些新的观点和思想在出现,例如全球营销、大市场营销、服务营销、绿色营销、网络营销等,并且在与营销实践的结合中进行了探索,这些新的理论尚不成熟,但是拓宽了我们的视野。营销的知识对于我们来说不是太多,而是远远不足。随着我们实践的发展,关于市场营销的内容会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 胡正明:《市场营销学》,图书编号:ISBN7-5607-1550-8,山东大学出版社,第433页。2000 2. 【爱尔兰】弗兰克•布拉德利著,文瑜译:《战略营销》,图书编号:ISBN7-5080,华夏出版社,第171页。2005 3. 肖莉:《中国式营销的77个关键细节》,图书编号:ISBN7-5028-9,地震出版社,第172页。2006 4. 罗莉:《现代营销策略》,图书编号ISBN7-80028-415-8,现代出版社,第100页 5. 武敏,刘金花:《市场营销学》,图书编号:ISBN7-80207-664-1,经济管理出版社,第3页。2006 6. 晏剑宇:“由戴尔直销看多元化营销模式”,文献编号:CN22-1256F,《现代营销》(2007年.第12期)第58页。 7. 金平:“细节处处为顾客着想,企业赚长远”,文献编号:CN22-1256F,《现代营销》(2007年.第12期)第56页。 8. 飞利浦•科特勒,迪派克•詹恩,苏维•麦森西著,高登第【译】:《科特勒营销新论》,图书编号:ISBN7-80073-519-2F,中信出版社,第164页。 9. 约翰•威斯特武德,《怎样策划营销方案》,文献编号:ISBN7-80664-212-9C,长春出版社,第91页。 10. 胡春:《市场营销渠道管理》,文献编号:ISBN7-81082-834-7,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第106页。 11. 牛海鹏,殷溍宏,文武:《高技术企业营销》,图书编号:ISBN7-80147-141-5,企业管理出版社,第291页。 12. 刘艳红,王业军,张延平:《现代市场营销学》,图书编号:ISBN7-19654-6,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98页。 13. 王颖,吴言忠:“21世纪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思考”,《集团经济研究》,(2007年,第243期)第110页。 14. 余颖:“中国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的战略选择”,《市场营销》,(2007年,第5期)第6页。 15. 王欢:“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营销策略研究”,()《战略研究》,(200年,第232期)第46页。 16. 刘才子:《WTO经营创新管理手册》,图书编号:ISBN7-5418-1833-X,陕西旅游出版社,第306页。2002 17. 罗桂芳:“公益营销——品牌营销传播的新利器”,《市场与营销》,(2007年,第7期)第33页。 18. Philip Kotler,William Gregor,and William Rodgers,The Marketing Aduit Comes Of Age,Solan Management Reveiew,Wenter,1989,49-62 19. Diana Farrell .Offshoring[M],Boston, Harvad Business School,2006,15-20 20. Philip Kotler,Garyof Marering(Tenth Edition).Beijng:TsinghuaUnibersity Priee,2005,251 三、研究方案 (一)主要研究内容 1) 了解所调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2) 有关企业营销策略方面的理论依据 3) 被调查企业营销策略制定与实施方面的具体情况 4) 被调查企业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5) 针对被调查企业营销策略方面存在的问题应采取哪些解决措施 (一) 目标 通过对企业营销策略方面大量的文献资料的理论研究,并结合被调查单位的具体情况,研究分析该企业在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方面需要做哪些改进,采用那种营销策略能够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企业利润,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 (二)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对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进行访谈;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调查问卷;到图书馆、资料室、相关的互联网网站查阅资料。 (2)比较分析法 对企业近十年的营销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果情况比较分析。 (三) 进度 首先搜集研究国内外相关资料,然后选取合适的企业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并采取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初步了解该企业营销策略方面的具体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系统整理所有资料,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撰写论文。 四、进程计划 1、10—1、30 搜集相关资料进行理论分析,设计访谈问题,问卷调查表等。 2、1—2、18 选取合适的企业作为调查对象,并联系其负责人。 2、20—2、28 进入选取的企业实习,对其营销策略的制定实施进行实地考察,并调整访谈表、调查问卷的相关问题。 3、1—5、1 利用适当的机会对其管理层进行访谈,并对企业员工进行调查问卷。 5、8—5、21 对搜集的资料、数据进行系统地整理、分析,撰写论文初稿。 工商管理开题报告范文篇2 1. 背景与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我国城市零售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而人口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零售业的发展仍较为滞后,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多年来,中央发了多个解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说明“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三农问题的解决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特别与农村零售市场体系建设密不可分。 我国农村零售业面临着强大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着市场潜力大、竞争压力小、启动成本低、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等优势,同时又面临着农民整体购买力低、农村融资难以及农村零售业利润低等劣势。开发农村零售业市场特别是提高对发展农村零售业的认识、切实采取可行的方法增加农民收入、制定科学的农村零售业发展规划、创新农村零售业态、规范农村零售市场秩序等等。因此,发展农村零售业不仅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而且是缓解城市零售业的激烈竞争的迫切需要,对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2. 文献综述 主要内容 本文主要阐释农村零售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参考文献对本文起了巨大作用。市场经济下发展农村经济势在必行,而零售业又是其中一项重大任务。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的刘琼和张钰坤提出了 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农村零售业是扩大内需的重要环节。零售业是流通领域最古老的行业,也是流通领域发展与变革最快的行业,也是开发我国农村市场的一把利剑。但是现阶段我国零售业存在着诸多问题,给农村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并在扩大内需条件下探寻了零售业开发农村市场的三大模式。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的张典教授在对农村零售市场发展潜力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贾钦然教授分析了零售业在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渭南师范学院政治经济系的张 萍分析了陕西小城镇零售业分钟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并分析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措施。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教授周军总结了当前我国农村零售企业发展的主要特点,并对我国农村零售市场存在的问题和零售企业开拓农村市场的营销对策进行探讨。 总结 阅读这些文章后感触良多,体会到了治学之深,但并非所有的参考文献中的都是完美的研究成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所以我们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这个可研究的趋势。吸取前人的优点,一步步提高和完善自己。 3. 论文提纲 绪论 一、农村零售业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零售业现存问题 (二)农村零售业面临战略机遇 二、农村零售业的发展战略思路 (一)农村零售商业的发展要求实施连锁经营 (二)以日用消费品经营为主导发展零售业 (三)农村消费者需要商品和消费知识的“双重服务” 三、农村零售业的发展战略 (一)发展模式战略分析 (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4. 论文写作进度
不爱我就请不要牵我的手
两种类型:专科考试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经济法概论(财经类)企业会计学生产与作业管理企业管理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国际企业管理基础会计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独立本科段考试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经管类)线性代数(经管类)英语(二)企业管理咨询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学企业经营战略金融理论与实务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原理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工商企业管理实习实践考核企业会计学生产与作业管理企业管理概论政治经济学(财经类)市场营销学国际经济法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