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作温暖
1926年起参加劳动;1929年2月在本村上私塾;1930年8月辍学在家参加劳动;1933年2月起在本村初级小学读书;1934年3月起在夏津县城第一高级小学读书;1936年3月至7月在县城玉堂实验小学读书;同年8月至1937年11月在临清六县联立乡村师范学校读书。后肄业回村劳动;1938年5月进恩县苗城八路军政工干校学习。同年6月,任夏津县战地动员委员会干事。9月任中共夏津县工委组织委员。12月任中共夏津县委组织部部长;1939年3月至6月任中共夏津县委书记。同年7月至1940年4月复任中共夏津县委组织部部长;1940年5月至7月任中共鲁西第三地委组织部统计干事。8月至11月参加中共鲁西区党委训练班学习。12月起任中共鲁西第四地委组织部组织科长;1941年1月至2月从鲁西赴冀南。3月至7月任中共冀南运东地委任地委委员。同年8月至1943年8月任中共冀南区运东地委组织部部长兼夏东唐南县委书记。曾4次被敌人逮捕入狱,坚持斗争。几次身负重伤,死里逃生;1943年9月赴延安;1944年1月入延安中央党校一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1945年11月至1947年7月任中共松江省哈东地委组织部部长;1946年2月至6月任中共哈尔滨市香坊区委书记;1947年10月至1948年春、1948年7月至9月任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员会民运部副部长;1948年1月至4月任中共阿城县委书记。5月至6月参加中共中央东北局训练班学习;7月至11月任中共松江省工作委员会城工部副部长。10月至11月任松江省职工总会副主任。同年12月至1950年6月任鞍山钢铁公司制造部副主任兼党委书记;1949年6月至1951年10月任中共鞍山市委执委。1950年7月至1952年1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贸易部干部局局长、人事处处长兼机关党委书记、党组成员;1952年2月至1955年3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商业局副局长;1955年4月至8月任商业部政治部组织部长兼党委副书记;同年9月至1958年6月任国务院农产品采购部城市服务部人事局局长;1958年7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务委员、组织部部长兼市监察委员会书记;“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1967年2月至6月任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勤务组成员;同年7月至1968年2月任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群众工作委员会主任;1969年11月至1970年11月到干校劳动;1970年12月至1972年4月任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第一工业局领导小组副组长;1972年5月至1973年7月任哈尔滨市革命委员会政治部副主任;1973年8月至1977年7月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兼监察委员会书记;1981年10月至1983年6月任黑龙江省人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后任黑龙江省人事监察局顾问、中共黑龙江省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7月10日因病在哈尔滨逝世。
晨光微凉暮光微降
南京第五中学简介学校名称南京第五中学所在地区江苏南京学校地址南京市秦淮区莫愁路天妃巷121号学校电话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简称“南京五中”,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是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江苏省重点中学,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前身为创建于1945年12月的国立第二临时中学[3],曾命名为南京市立第五中学,2013年3月,学校更名为南京市第五高级中学,截至2010年10月,学校占地面积24948平方米,校舍面积20034平方米,有在校学生1260人,专任教师136人(2015年4月数据)南京第五中学办学理念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理念,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管理,已把五中办成一所拥有优美校园环境、深厚文化底蕴、高水平教师队伍、优良校风校纪和出色教学质量的重点中学。1997年初,南京五中再度进入江苏省重点中学行列。2005年初,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学校坚持“推进内涵发展,打造精品高中”的目标,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提高,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五中办学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两院院士、核物理学家乔登江、陈达,文学家周而复、余光中(台湾),剧作家张弦、沙叶新,音乐家吴祖强、杨鸿年,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唐文华,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等都是五中校友。五中弘扬“平民教育”思想,坚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五中有自己独特的教师培养和发展机制。本校教师队伍中先后成长出9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教授级高级教师。南京第五中学获得荣誉五中学生纯朴,学风浓厚;教师勤奋,教风严谨。是我市中学最早的教科研项目中心。学校连续多年获得“省文明单位”、“省教育先进集体”、“省心理教育名校”、“双无先进学校”(无青少年犯罪,无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江苏省首届“和谐校园”、南京市“师德群体”等称号。当前,全校师生正满怀热情,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把五中办成全校师生愉快的学园、成长的乐园、温馨的家园,办成一所拥有科学教育理念、浓郁校园文化、鲜明办学特色和优秀教育质量的精品独立高中而奋斗。南京第五中学师资力量截至2015年4月,学校共有教师124人,其中有6名江苏省特级教师,1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35名市区学科带头人,33名市区优秀青年教师,全校教师中,高级教师占60%,硕士研究生占32%。
看尽荣辱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从军报国,适逢国民党军统以“中央训练总监部通讯干部训练班”的名义招考学生,陈遂踊跃报考并被录取,从此加入国民党军统集团。后来凭着自己学生时代厚实的国学基础,再加上精明的头脑而平步青云,10年时间从军统站普通的编审、助理书记升至情报所长。1938年9月参加“保卫大武汉”,担任对日侦察和蒋介石的外围警戒工作。1939年,南昌沦陷后留于沦陷区坚持抗日,在江西一带侦查日军的活动,并与日寇展开了短兵相接的斗争,因功受到嘉奖,并晋升为中校。抗战胜利后,重点对共产党进行情报侦察、搜集工作。1949初,国民党败退长江以南,解放军将渡江南下,蒋介石企图以长江天险为依托,将解放军阻击在长江以北,任命汤恩伯为沪杭警备司令,固守长江防线。陈任沪杭警备司令部衢州情报搜集所少将主任,搜集解放军南下的情报。不料,精心经营的长江防线一触即溃,衢州情报搜集所退向福建。眼看国民党大势已去,国民党将领纷纷退向台湾,陈念其妻儿,便回到湖南醴陵老家,同年5月结识了长沙绥署中将高参张严佛。在张严佛的影响下,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当时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派毛钟新来长沙准备对程潜等人员进行暗杀,被张严佛觉察。陈便以其在国民党内的特殊身份做掩护,与毛钟新进行斗争,最终挫败了毛钟新的暗杀计划。湖南和平起义后,衡宝战役即将爆发,陈被中共中央华中局社会部第二联络站站长齐一夫派往桂林,成功策反白崇禧总部的军统上校组长刘子洛、孟繁章等人,策动交通部所属电台员伍本森与解放军电台联系,密报白崇禧在衡阳、九江、长沙等地的作战计划及潜伏组织等情报,随后又在桂林继续做地下策反工作,直至广西解放。陈1950年和1953年先后两次被长沙市公安局派往香港执行任务,提供香港部分特务组织情况,获取了特务运送假人民币从台湾经香港运抵境内,企图破坏境内的金融秩序的情报。1953年9月陈作为“战犯”被江西省公安厅关押,1975年3月特赦后任湖南省革命委员会参事室秘书。1981年湖南省公安厅撤销原对陈逮捕关押的决定,恢复其起义投诚人员的名誉,1982年7月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陈达2010年3月10日在湖南醴陵去世,享年94岁。 十六、民国时期著名画家陈达陈达(1900—1969),字志超,号小舟,别号览云、览云散人,室名览云庐。工于山水,工整细致,建筑用界画法,人物、道具一丝不苟。又善青绿,勾金点翠,树木姿态讲究,水墨渲染均匀,不留笔痕。画面景物繁而不乱,自有静穆之气,极尽其妙。风格远宗宋人,近接王石谷,细至毫微。又点缀人物鞍马于溪桥栈道,梵宫楼殿之间,令人叹服。师法文衡山、吴秋农之间,《泥道人诗集》中的赵古泥像即其所绘。主要活动于民国时期,民国时期著名画家。后来移居上海,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其门下又有翁瘦苍、吴景略等书画家。十七、国家计算机考级程序员陈达,男,1965年7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人依兰县。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大学本科,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系。简历:1985年于牡丹江电业局参加工作。2000年3月,任牡丹江电业局西安供电局营业副局长;2001年12月,任牡丹江电业局客户服务中心副主任;2007年8月,任牡丹江电业局营业处处长;2009年12月至今,任牡丹江电业局营销部副主任。社会兼职: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高级程序员(1987);黑龙江省电机工程学会会员(1990);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2000);牡丹江市散文诗协会副会长(2004);全国质量管理优秀管理者(2004);黑龙江省创新能手(2002,2003,2004,2005,2006);牡丹江市作家协会理事(2006),黑龙江省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2006),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优秀技术人才(2008);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专家(2011)。档案入编“牡丹江名人库”。《中国文学家园》杂志副主编。曾任《海东诗坛》网站管理员,“梧桐杯”首届全国现代诗网络大赛组委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