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基础第十一章总结

柠檬加糖薄荷加温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50

首页> 经济师> 经济师基础第十一章总结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优质小年轻

已采纳

财政税收专业共有十一章的内容。前三章讲了基础理论,主要有财政支出理论和税收理论。财政支出理论理论涉及到财政支出的分类、影响、规模和效益分析,税收理论涉及到税收的原则、税收负担和国际税收问题。  第四至章讲了商品劳务税制度、所得税制度、税务管理纳税检查。商品劳务税制度包括增值税制、消费税制和营业税制,所得税制主要有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税务管理包括税务基础管理、税收征收管理和税收控制管理。纳税检查包括对上述的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的检查。  第八至十章讲了政府财政问题,包括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间财政关系、预算外资金管理等。这部分主要讲的是政府宏观预算和部门预算的一些问题、各级政府财政关系的分配和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方式等。  第十一章讲了财政法制和财政监督,其中财政法制包括现行法规体系、财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36评论

已心动请处

2018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题第十一章:财政收入

一、财政收入形式与分类

(一)财政收入的意义

(1)财政收入是一个筹集收入的过程,(2)从财政收入以货币度量的意义看,它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货币资金的总和。

(二)财政收入的形式

我国财政收入由一般性财政收入和特殊性财政收入形式构成。

1.一般性财政收入的形式:税收、国有资产收益、政府收费、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1)税收

国家凭借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

【例题 1·单选题】(2005 年)税收是国家凭借其( )取得的财政收入。

A.经济权力

B.信用

C.政治权力

D.经济实力

[答案]C

【例题 2·单选题】(2006 年)国家向纳税人征税,凭借的是其( )。

A.经济实力

B.国家信誉

C.政治权力

D.财产权力

[答案]C

(2)国有资产收益

国家凭借其对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的总称。

【例题 1·单选题】国有资产收益是国家凭借其( )取得的财政收入。

A.国有资产所有权

B.信用

C.政治权力

D.经济实力

[答案]A

【例题 2·单选题】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身份,通过股息、红利等形式取得的收入,属于( )。

A.税收

B.国债

C.国有资产收益

D.专项收入

[答案]C

39

(3)政府收费

是政府以特许使用权或提供直接服务为基础而取得收入的形式。包括规费和使用费两种。

(4)专项收入

根据特定需要由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由财政部门批准设置、征集并纳入预算管理的有专项用途的收入。如教育附加费、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排污费等。

(5)其他收入

包括罚没收入,利息收入、捐赠收入、外事服务收入等。

2.特殊性财政收入的形式

(1)专用基金收入

指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列入预算但由各部门自行管理的各种基金收入。它通过专门的基金预算来反映。

(2)政府债务收入

指国家财政通过信用方式从国内、国外取得的借款收入。目前我国对外公布的每年财政收入总额一般不包括债务收入。

【例题 1·单选题】(2008 年)目前,我国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是( )。

A.国有资产收益

B.税收

C.基金收入

D.政府债务

[答案]B

【例题 2·多选题】下列财政收入形式中,属于特殊性财政收入形式的是( )。

A.税收收入

B.政府债务收入

C.专项收入

D.政府收费

E.专用基金收入

[答案]BE

【例题 3·单选题】按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分类,行政性收费收入属于( )。

A.债务收入

B.一般性财政收入

C.基金收入

D.国有资产收益

[答案]B

【例题 4·单选题】专用基金收入是经国家批准设立的,列入预算,但由( )的收入。

A.财政部代管

B.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管理

C.各省政府自行管理

D.各部门自行管理

[答案]D

【例题 5·多选题】属于专项收入的有( )。

A.规费

B.教育费附加

C.基本建设收入

D.排污费收入

E.捐赠收入

[答案]BD

(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1.按财政收入来源和性质分类

我国 2006 年进行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按财政收入的来源和经济性质,将财政收入分为六类: 1)税收收入; 2)社会保险基金收入;(3)非税收入;(4)贷款转贷回收本金收入;(5)债务收入;(6)转移性收入

熟悉分类的意义:(1)拓宽了收入涵盖范围,使收入分类更为完整;(2)新的收入分类在层次上分为类、款、项、目四级,便于财政收入的统计和分析;(3)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政府收支预算;(4) 使财政收入分类更趋合理和规范,便于国际比较。

2.按经济部门分类(了解)

按经济部门划分,可以将财政收入划分为来自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收入。

农业是财政收入的基础;来自工业的收入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来自交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的收入,呈日益增长的趋势。

【例题·单选题】我国财政收入的基础是(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服务业

[答案]A

3.按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分类(掌握)

按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分类,可将财政收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

(1)政府公共财政收入是政府以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身份,依据政治权力所筹集的财政资金,包括各种税款和行政性收费收入。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社会性的特征。

(2)国有资产收入是国家凭借国有资产所有权获得的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金使用费等收入。

4.按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分类(掌握)

按取得收入的稳定程度分类,可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经常性收入包括税收收入、经常性的收费收入等。临时性收入包括债务收入、出卖公产收入、罚款收入等。

【例题·多选题】(2004 年)财政收入分为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在下列选项中,( )属于临时性收入。

A.税收收入

B.国债收入

C.行政性收费

D.出卖公产收入

E.罚款收入

[答案]BDE

5.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

按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M(新创造的归社会支配的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例题·单选题】按价值构成分类,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 )。

A.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

B.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C.剩余产品价值

D.消费额

[答案]C

6.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分类

按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分类,分为中央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例题 1·单选题】(2004 年)将财政收入分为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和国有资产收入,这是按( )进行的分类。

A.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B.财政收入的管理权限

C.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

D.取得财政收入的稳定程度

[答案]C

【例题 2·多选题】按财政收入管理权限分类,将财政收入分为( )。

A.中央财政收入

B.地方财政收入

C.经常性收入

D.临时性收入

E.税收

[答案]AB

50评论

凉夜时欢

第十一章 财政支出概述1、财政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政府行为的成本。财政支出规模和范围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和深度。2、在财政支原则:公平原则、效益原则、稳定与发展原则。3、公平分配原则:就是通过财政支出对市场调节所形成的初次分配结果,以实现企业、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做到机会均等。通过有效再分配纠正市场机制导致的财富分配不公平状况,实现社会分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4、。效益原则:财政支出效益原则,是以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为基点的,遵循市场效率准则来安排财政支出,优化资源配置,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取得的社会效益。这个原则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含义:从宏观上看,要实现社会均衡,这是指通过财政支出是社会资源在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配置达到均衡。达到这一均衡的标准是政府支出给社会带来的利益应大于由政府课税或用其他方式取得收入所付出的代价。从微观上看,要进行成本-效应分析。5、。稳定与发展原则:在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增加财政支出,反之则减少财政支出。6、财政支出分类:根据政府职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财政支出分为社会管理支出和经济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分类中,按政府职能分类是各国最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7、财政社会管理支出:包括国防支出、社会文教支出、行政支出和其他支出等;财政经济管理支出主要是经济建设支出。8、过去我国财政支出按政府职能分类,主要分为5类: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和其他支出。2006年,国务院制定了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并从2007年开始按照新的分类体系编制政府预算和部门预算。我国政府支出的功能分类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等17大类。9、按照政府功能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具有重要意义:(1)能够清晰地反映政府各项职能活动支出的总量、结构和方面,有利于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和宏观调控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2)为全面地、多角度地政府支出进行分析创造了有利条件;(3)便于进行国际比较。10、按支出使用部门分类:我国按照政府部门即政府组织机构分类,财政支出分为外交部、国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文化部、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的支出。11、。按支出经济分类:就是按照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进行的一种分类。按照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建立支出经济分类体系,也是我国2006年新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政府支出经济分类包括12个“类”级科目,如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12、财政支出经济分类的意义:(1)可以使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更加完整,使政府每一项支出的具体用途得到全面、具体、清晰的反映;(2)支出经济分类既是细化部门预算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预算单位执行预算和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强化预算管理。13、按财政支出能否直接得到等价补偿分类: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或者说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发生了交换分类,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14、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购买性支出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体现了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反映了政府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作用;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付出财政资金却不能得到直接的补偿,不存在等价交换问题,换言之,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单方面的转移,包括政府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这种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显示了政府在公平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15、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重要意义:(1)这种分类对于分析政府职能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资源配置职能;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表明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2)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使用效益是有差别的。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对政府的效益约束较弱。16、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是一个财政年度,政府他哦没看过预算安排的财政支出总额。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政府支配资源的多少、满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反映做政府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力的强弱。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大小可采用两大指标,即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17、财政支出绝对规模:是政府在预算年度的财政支出总和(通常按当年价格计算;有时也按照不变价格进行计算)。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是指财政支出的规模用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来反映。18、我国常用两种测量方法来反映,(1)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此外,还可用人均财政支出反映人均享受的公共服务水平。19、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根据各国财政支出的实践,财政支出从长期看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20、西方关于财政支出规模不断增长的理论观点: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考克和魏斯曼的“梯度渐进增长理论”;。鲍莫尔的“非均衡增长理论”

17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