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1239
他是我最爱的人她是我讨厌的人
对于中级经济师考生而言,复习时有针对性地掌握重点,才能不断提高效率,拿下高分!考试当中《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的金融专业重要考点-基础货币是较为重要的内容,考生需掌握其定义和构成等内容。基础货币定义(1)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储备货币,是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现金+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2)高能货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能随时转化为存款准备金,不具备这一特征就不是高能货币。(3)基础货币的最基本特征:①是央行的货币性负债,不是央行资产或非货币负债,是央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②央行可以影响它,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③它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创造信用。④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基础货币构成基础货币量、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存款与通货的比率都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同方向变化。高能货币量取决于央行的行为。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取决于银行体系。存款与通货的比率既取决于公众行为,也受到银行存款服务水平和利率的影响。基础货币B包括流通中现金C和准备金R,而后者又包括活期存款准备金Rr、定期存款准备金Rt和超额准备金Re。B=C+Rr+Rt+Re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渠道(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2)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即将开考,想要快速提高分数?还身处迷茫中的你,可直接点击下方图片参加“2022年中级经济师考前30天核心考点冲刺营”,助你成功上岸!
我是自己的情人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为了做好考前备考工作,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偿债能力分析”,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经济基础考试知识点: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反映企业可在短期内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应维持在2:1。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左右,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因为存货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
(3)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反映企业的即刻变现能力。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资产负债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表明债权人投入的资本受到所有者权益保障的程度。
(3)已获利息倍数=(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好难得你遇到了对的人
(六)了解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1、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基本原理对各类存款来说都是成立的。 在理解创造过程时,作出了五个方面的假设 第一, 商业银行只保留法定存款准备金,超额存款准备金全部用于放款或投资; 第二, 商业银行的客户(包括存款人和借款人)将其一切收入均存入银行,并使用支票结算方式,不提取现金; 第三, 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以及至少两家以上的商业银行组成; 第四, 商业银行只经营支票存款(活期存款),不经营定期存款,即存款形式没有转化的渠道; 第五, 法定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原始存款为10万元。 要理解具体的创造过程,采用t型帐户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从这么一个过程可以看出,一笔原始存款,在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扩张原理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出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派生存款出来。这个派生存款数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原始存款数额的大小、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派生存款与原始存款数额成正比,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比。用公式表示为: ⊿d = ⊿r·1r 2、存款乘数 理解存款乘数的定义,它是银行存款创造机制所决定的存款扩张的倍数(也称派生倍数),它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其涵义为每一元准备金的变动,所能引起的存款的变动。但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需要修正的存款乘数。 k=1r (七)熟悉存款货币的创造在数量上的限制因素 1、现金漏损率(c)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现金漏损是说客户总是会从商业银行提取多多少少的现金,致使一部分存款从银行系统流出,而现金漏损率则是指现金漏损与存款总额之间的比率,也称提现率。当银行出现现金漏损时,银行系统的存款准备金就会减少,从而限制了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存款乘数公式应修正为: ⊿d = ⊿r·1(r+c) 2、 超额准备率(e)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超额准备是说稳健的银行家一定不会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全额贷出,为了安全和应付意外,商业银行总是会保持一部分超过法定准备金的资金准备。超额准备率是指银行超过法定要求而保留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这也会削弱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从而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存款乘数公式再一次被修正为: ⊿d = ⊿r·1(r+c+e) 3、 期存款准备率(t)对存款创造的限制 银行存款至少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对于这两种存款形式 ,通常由中央银行分别规定了不同的准备金率。银行体系信用创造的存款乘数公式进一步被修正为: ⊿d = ⊿r·1(r+c+e+t·s) (八)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k=1r 表明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存款乘数和存款准备金达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但并没有包括流通中现金。由于流通中现金与准备金经常互相转化,央行只能控制二者总额,即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b=流通中通货c+存款准备金r 2.货币乘数 货币乘数m=货币供给量基础货币=c+dc+r 3、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关系 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与商业银行存款货币的创造,是源与流的关系。 4、商业银行业务过程中的信用创造 (1)积极调整存款结构,努力获取低成本的原始存款 定期存款比率:定期存款比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负债与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 (2)大胆、稳健经营,合理调度资金头寸 (3)努力降低非银行部门和银行客户对现金的持有比例 现金漏损率是指非银行部门所持有的中央银行现金负债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负债之间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