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1354
Island孤岛
考生在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并获得职称以后会获得国家规定的相关福利待遇,其中一个就是增加基本工资。每个地方的工资涨幅是不同的,大概范围在700+到1500+之间,当然除了基本工资还有职位补贴,福利补贴,特别津贴等等都会有所增加。获取中级经济师资格证以后工资涨幅还是蛮可观的,不过具体的数据还是跟地区和单位有关,这个大家需要和自己单位的人事聊聊,这个应该都是有惯例的,只要问一下就明白了。中级经济师待遇参照正科级,还有一些隐性的福利,比如名誉等等。
骚年心易凉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1、含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扣除中间投入价值后的余额。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范围是按一国常住单位界定。 常住单位一般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从事经济活动在一年以上的单位,包括我国经济领土上的所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居民户,不包括我国在境外投资的单位。 2、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 (一)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的角度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以生产法为主。 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 ①总产出:是各单位生产的产品总量的价值。 ②中间投入: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能源和各种服务的价值,它的计算范围与总产出相对应,即任何生产活动成果只要计入总产出,就要相应计算它的中间投入,它是一次性的使用和消耗,不含固定资产折旧。 ③增加值: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后的余额,是在生产过程中追加的价值,又叫做“附加值”。反映一定时期各部门,各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 (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生产过程中创造原始收入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所有常住单位增加值之和。 1、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应从单位获得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包括工资总额、福利费和其他实物形式的劳动报酬。 注:农户和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所获得的纯收益主要是劳动所得,也都列入劳动者报酬。 2、固定资产折旧:是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不是新创造的价值,但也属于追加到劳动对象上的价值,即增加值的一部分。 3、生产税净额:是一定时期内企业应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减去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企业从事有关生产、销售和经营活动应缴纳的各种税金、附加费和规费,如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企业管理费中各种税金等,是企业的利前税,不包括所得税。 4、营业盈余:从总产出中扣除中间投入、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和生产税净额后的余额,大致相当于营业利润,但要扣除从利润开支的工资和福利费。如果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应将补贴计入营业盈余中。 注: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国或一个地区通过生产活动获得的原始收入及其初次分配项目。 劳动者报酬为居民所得;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为企业、单位所得;生产税净额为政府所得。 (三)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它是从社会最终使用的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出口 1、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2、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增加。 (1)固定资本形成是常住单位建造、购置和转入的固定资产扣除销售和转出固定资产后的价值。 (2)存货增加包括原材料、燃料库存,生产单位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销售单位商品库存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的差额。 3、净出口:是一定时期货物和服务出口价值减去进口价值后的差额。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社会产品最终使用结果及其构成,是研究消费与投资规模及其比例关系和测算经济外向度的重要依据。 以上三种方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在理论上应当相等,称为“三面等值”。 第二节 农业、工业、第三产业增加值 一、农业增加值 1、农业增加值含义: 是指各种类型的农业生产单位和农户在一定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农业增加值的核算范围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2、中国农业增加值的核算 目前中国农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进行核算,即用总产出扣除中间投入得到增加值。 农业总产出是指核算期内农业生产活动的总成果,计算方法采用产品法。 农业中间投入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包括物质产品消耗和非物质服务消耗。 不变价农业增加值在2000年以前利用外推法和缩减法计算, 2001年以后,不变总产出改为根据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缩减计算。 二、工业增加值 1、工业增加值的含义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即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2、工业增加值的作用 工业增加值是考核工业生产成果的代表性总量指标。更重要的是,利用工业增加值考核工业生产运行结果,不受企业生产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使不同行业间具有可比性。 3、中国工业增加值的计算 目前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 目前中国核算和公布现价工业增加值和不变价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已自2002年4月起在全国实行价格指数缩减法测算工业增长速度。 三、第三产业增加值 第三产业是指为生产和百姓生活及其他活动提供各类服务的产业,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产业的核算分行业分别进行,一般采用收入法。 第三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第一夫人第一相公
考区中级经济师后,关于工资涨幅,各地之间是存在差别的,不同的事业单位也不同,大致的涨幅范围在700-1500之间。除了基本的工资增长外,还会有相应的职位补贴、福利补贴、特别津贴等。免费领取》》》最新经济师备考资料,助你一年过2科!除此之外,中级经济师还将在以下这些方面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1、可用于抵扣个税从国家税务局发布的相关政策可知,自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中增加了一个附加扣除项,其中就包含有具备经济师证书的个税扣除选项,具体的扣除金额为按3600元年(年度汇算清缴)。2、增加获得岗位晋升的机会很多企事业单位会通过评定职称来决定晋升。即使大家所在的用人单位并没有评定职称一说,但中级经济师证书同样能够为大家赢得更多的认可与赏识,从而帮助大家获得更大的晋升空间。3、用于申领技能提升补贴全国多个省市出台了企业职工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在部分地区,“持有经济师证书可以申领技能提升补贴,补贴标准按高级、中级和初级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4、加快积分落户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很多大城市都开始实施“积分落户政策”。在取得中级经济师证书之后,就将享受到积分落户加分的福利政策,更快实现在大城市落地生根的目标。优质体验课开始报名了!详情直接戳》》》经济师限时特惠课程5、在报考其他资格考试时能享受到特殊待遇例如:经济专业中级资格证书是考评高级经济师的前提条件之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资格(金融专业)证书,可免考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科目等等。以上就是与【事业单位中级职称加多少工资,经济师的】相关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经济师考试资讯,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经济师频道。
看不懂你虚伪的泪水
专项扣除即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这6项专项附加扣除,在税前定额扣除。因此,中级经济职称专项扣除指纳税人在取得中级经济师证书的当年,可以进行专项(包括在继续教育中)扣除。
一、中级经济师职称专项扣除标准是多少?
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定额扣除。
注意:如果取得证书时间为2022年,扣除年限也要填写2022年,只能抵扣当年的,且只能扣除一次。不需要等领取到中级经济师纸质证书后才可以申报,只要能查到证书编号后就可以填写相关信息抵扣个税了。
二、中级经济师职称专项扣除申报流程是什么?
第一步: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打开进入首页。
第二步:选择【专项附加扣除填报】。
第三步:选择【继续教育】,年份选择2022年。
第四步:确认信息,点击下一步。
第五步:扣除年度选择2022(当年),继续教育类型选择【职业资格继续教育】。
第六步: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类型选择【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如实填写发证日期、证书编号、名称和发证机关(一般在证书上都可以查到)。
第七步:选择【综合所得年度自行申报】,并提交。
更多中级经济师考试相关问题请访问来源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