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2595
归湖
2023年山西经济师报名时间:初级7月25日-8月4日、中级7月25日-8月4日、高级4月26日至5月5日。
1、初级经济师:初级经济师是指通过相关的经济学专业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他们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进行经济分析、编制经济报告和开展经济研究工作。初级经济师通常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经济分析、政策研究、投资评估等工作。他们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为决策者提供经济方面的建议和决策支持。
2、中级经济师:中级经济师是进阶的职业经济师,相较于初级经济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方面更加深入和广泛。中级经济师在国家或地方经济管理部门、大型企事业单位、研究机构等从事经济管理、政策研究、项目评估等工作。他们能够在经济环境变化下分析控制风险并提出解决方案,能够独立负责较为复杂的经济调查和项目管理工作。
3、高级经济师:高级经济师是经济专业领域的顶级专家和管理者,具备极高水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他们在经济学领域深入研究,对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经济理论有全面深入的理解,可以在经济领域中具有重大影响。高级经济师通常在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担任重要领导职务,负责经济政策的制定、战略规划和宏观经济管理。
经济师的优势
经济师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对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微观经济行为等方面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经济师可以运用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或提供经济建议。经济师具备数据分析和统计分析的能力。他们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经济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
经济师能够通过数据分析获取经济趋势、市场动态等信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经济师具备问题解决和决策支持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经济分析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经济方面的建议和决策支持。经济师可以对经济政策、投资项目、市场竞争等进行评估和优化,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经济战略和发展规划。
青鸟向山林
山西报考经济师要什么条件?经济师考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业务素质,符合初级、中级、高级经济师报考要求的经济专业人员,均有资格报名参加相应级别的考试。根据级别的不同,经济师考试报名条件的具体内容如下:1、初级经济师从事经济专业工作,且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及以上学历。2、中级经济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高中、中专、职高或技校毕业,取得初级经济师资格,且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0年;(2)具备大学专科学历,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6年;(3)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4)具备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2年;(5)具备硕士学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1年;(6)具备博士学位。3、高级经济师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2)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3)具备博士学位,取得中级经济师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4)取得会计、统计、审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符合以上学历之一及其对应的相关工作年限条件。
风月斟酒
山西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介绍如下:
(一)品德条件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凡申报高级经济师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和法规,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廉洁自律,忠于职守,诚实守信;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二)学历条件
须具备经济管理类专业或与经济管理工作相关的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普通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不做专业限制。对长期在基层乡镇、社区(农村)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20年、业绩突出的人员,学历要求可放宽到大专。
(三)资历条件
任经济师中级技术职务满5年,即2014年底前任现职;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后,任经济师中级技术职务满2年,即2017年底前任现职。长期在基层乡镇、社区(农村)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须任经济师中级技术职务满10年。
专业技术人员取得《山西省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目录》所列职业资格对应经济师职称的,符合条件的,可申报高级经济师。
(四)工作经历条件
能系统掌握经济工作专业理论、方法、技巧和相关政策法规。能够设计实施经济项目或经济活动方案,推动经济活动有序合规展开。工作业绩较为突出,能够指导助理经济师、经济师等参与经济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合理合规开展工作。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开展经济工作政策、实务研究,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方法。
任经济师以来,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2年以上。
2、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3年以上。
3、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1项以上国家、省部级或2项以上市厅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等项目方案的组织和实施。
4、主持小型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5年以上。
5、从事经济专业研究,承担省部级课题1项以上,或市厅级课题2项以上;
6、从事经济专业工作,为部门(单位)全面提高经济管理水平作出显著贡献,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五)业绩成果条件
任经济师以来,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主持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期间,连续2年以上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或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2、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大、中型企业经营管理,在经营管理上创新,为大、中型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作出主要贡献,并使企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3、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市厅级以上重点行业规划、政策规章的制定,经主管部门批准付诸实践,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与省级以上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评估、技术鉴定和全程筹建与管理,投入使用后达到预期目标。
5、主持小型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期间,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作出突出贡献。
6、从事经济研究工作,获省部级奖励或市厅级二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等级内额定获奖人员)。
7、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业务骨干,对本专业有独到见解,提出有较高价值的建议,对改进本单位(部门)工作,大幅度提高效率(效益)作出重要贡献,或对行业的经济活动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专业技术经历(能力)条件和工作成果(业绩)条件中,经营管理人员,“主持”指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主要骨干”指单位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主持”指项目课题第1名;“主要骨干”指,国家级项目课题前2-10名,省(部)级项目课题2-8名,市级或大型企业项目课题2-6名。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