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中级经济师金融韩俊杰

为何匆匆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4344

首页> 经济师> 环球中级经济师金融韩俊杰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久惯闲情

已采纳

环球网校中级经济师这几个老是比较好:刘艳霞、槐俊升、殷巧玲、龚存晟、孙孝群、马铮、付子健、孙晶。

1、刘艳霞

环球网校实力派辅导老师。从事经济方面的教学近19年。讲课充满激情,感染力强,善于引发学员共鸣。

2、槐俊升

从事经济金融行业培训10多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备考经验,讲课风格自成一家,讲解详细,考点主次分明,备考效率高。

3、殷巧玲

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应用心理学硕士,讲授经济师人力资源课程9年,擅长精准把握考试重点及命题规律,授课风格幽默节奏明快。

4、龚存晟

拥有11年教学经验,专业知识扎实,讲课风格独特,教学严谨,逻辑缜密,节奏得当,表达流畅,注重理论联系实践。

5、孙孝群

会计考试行业资深老师,教学经验丰富,长期致力于研究考试大纲和命题趋势,多家大型教育职能培训机构特聘老师。

6、马铮

拥有物流、采购、工程领域多年培训经验,担任天津人社局培训开发评审。

7、付子健

曾为国家电网、中国华电集团、大唐集团等500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积累了多年的教学培训经验。

8、孙晶

多年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辅导经验,熟悉其考试命题特点,对课程重点、难点把握精准,讲授通俗易懂,受到广大学员好评。

中级经济师职称及其作用:

中级经济师是指通过国家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合格,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的人员。中级经济师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专业人士,具备一定的经济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旨在评价和认定经济领域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考试内容主要涵盖经济学基础理论、应用经济学、经济法规和政策、经济管理与实务等方面的知识。

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后,可以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各类经济管理岗位从事工作。中级经济师在经济分析、政策制定、项目评估、投资决策、经济管理等方面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能够为组织和企业提供经济咨询、分析和决策支持。

96评论

抬头就是阳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一种不同于一般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的垄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它是一种独立的资本,即国家资本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或溶合而成的一种新形式的资本。它成为社会总资本的一个构成部分,参与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在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中,在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即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形成一种新的生关系,构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119评论

无途归人

垄断资本主义(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它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在生产和资本加速集中的过程中,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起来的。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到垄断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结果。垄断是适应生产高度社会化而产生的资本社会化形式。垄断取代自由竞争只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生产关系的阶段性调整。垄断资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又出现部分质的变化,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中文名垄断资本主义外文名formation of monopoly capitalism定义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出现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相关视频更多万播放|28:26世界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向垄断过渡,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天下传奇历史揭秘万播放|01: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果实课堂6041播放|05:01历史学考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疆师范大学吧万播放|01:31初级经济师-基础-经典母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环球网校初中级经济师6016播放|01:08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其发展变化是怎样的高睿老师说教育万播放|02:5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果实课堂万播放|00:3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是指康波财经产生背景形成确立形式特征矛盾TA说产生背景发生和发展于19世纪最后30年和20世纪初。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19世纪最后30年发生的技术革命,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巨大发展,为实现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奠定了物质基础。这一期间,以电力的发明和使用为主导,诞生了托马斯炼钢法、蒸汽涡轮、内燃发动机、汽钻、裁截机、发电机、电动机、远距离输电、电灯、电车、电话、无线电以及从炼焦煤中提取氨、苯和人造染料等一系列新技术和新设备。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利用和普及,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冶金、采煤、机器制造等)加速地发展起来,并引起了一系列新兴的重工业、化学工业部门(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的建立和兴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迅速增长。垄断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量,1850~1870年的20年间只增长了1倍,而1870~1900年的30年中增长了倍,20世纪的头13年中又增长66%。重工业的发展特别迅速,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末,美、英、德等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迅速发展,使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生产社会性和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从而使生产过剩经济危机更加频繁、深刻和持久。进入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陆续爆发了1873、1882、1890、1900和1907年5次经济危机。危机的间隔时间从以前的平均10年左右,缩短为7年左右。危机的频繁化和深刻化,加速了中小企业的破产,加剧了企业的兼并活动,也激化了企业间的竞争,从而推动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同时,重工业的发展,使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需要的资本越来越多,独资经营企业日益困难,从而推动了股份公司的大发展。19世纪后半期,各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创办股份公司的高潮。英国新创办的股份公司在1893年为2515家,1897年达5184家。这也加速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趋势。到20世纪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已经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美国在1904年,产值在100万美元以上的大企业约1900个,占企业总数的,而它们拥有的工人占工人总数的,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38%。德国在1907年,占企业总数的大企业,占有了全国34以上的蒸汽力和电力,雇佣了全国的工人,而在冶金和机器制造业中竟分别占和。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在国内的统治,加剧了政治经济矛盾,加强了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使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体系。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国家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是金融资本对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资本输出在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前就已存在,但只有到了垄断阶段,它才具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时,少数富有的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垄断资本对本国和国外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由于对生产和市场的控制,形成了大量的“过剩”资本。同时,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把许多落后国家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那里具备了进行投资的条件。据德国经济学家J.库钦斯基(1904~1997)统计,1875年,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4个国家的国外投资为350亿马克,而到1913年增加到1590亿马克,增加倍以上。英国和法国是两个主要资本输出国,1913年分别输出资本达750亿马克和360亿马克。英国又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在1855年它就有了100亿马克的国外投资。但两国资本输出的地区和方式有所不同。英国资本绝大部分输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并且很大一部分采取生产资本即直接投资的形式。而法国资本绝大部分投放在欧洲(主要是俄国),并且主要采取借贷资本即间接投资的形式。德国开始对外投资较晚,1875年只有20亿马克,而到1913年达到350亿马克,已接近法国的水平。它的投资半数在欧洲,其余主要分布在南美、亚洲和非洲。美国这一时期正向西部领土扩张,拥有广大的国内投资场所,资本输出数量不大,到1913年为130亿马克。至于俄国和日本,20世纪开始后也有少量资本输出,主要是对中国的投资。帝国主义对亚非拉国家的投资,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那里开始发展起来,但也使它们变成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农业-原料附庸。随着垄断统治的形成和资本输出的扩大,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在世界范围展开了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的斗争。各国垄断组织一方面竭力利用国家政权实行高额关税政策,建立关税壁垒,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持国内垄断价格;另一方面,利用倾销政策,冲破其他国家的关税壁垒,把大量商品输出国外,占据国外市场。各国垄断组织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往往改变斗争方式,求得暂时的妥协,组成国际垄断同盟,共同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剥削和掠夺世界各国人民国际垄断同盟,主要采取国际卡特尔的形式,即各国垄断企业之间签定瓜分市场、确定价格、规定商品销售量等的协定,或共同组织统一的销售机构。最早出现的国际卡特尔是1867年成立的盐业卡特尔和1872年出现的国际苏打卡特尔、国际制碱卡特尔,以及1884年出现的国际钢轨卡特尔。到1913年,世界上缔有正式协定的国际卡特尔达116个,分布在煤炭、钢铁业、运输业、化学、纺织业、陶瓷业、纸和纸浆、土石业、电气设备等行业中。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没有正式签订协定的“君子协定”。(见国际垄断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国际垄断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同时,帝国主义国家还在政治上结成各种联盟,从领土上瓜分世界,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激烈斗争。侵占和掠夺殖民地,早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就已开始。从那以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和俄国先后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到1876年,仅英、俄、法3国的殖民地面积就达4040万平方公里。19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领土的斗争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从1876~1914年间,英、俄、法、德、美、日等6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占领了近25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使世界上的殖民地领土达到6500万平方公里。英、俄、法3国侵占的殖民地领土最多,1914年,这3国的殖民地领土分别为3350万平方公里、1740万平方公里和1060万平方公里。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角逐的主要地区是非洲,其次是西亚和东亚。到1910年,非洲土地面积的,亚洲的,美洲的,大洋洲的100%,都已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此外,亚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变成了帝国主义的半殖民地或附属国。这样,世界领土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囊括了全世界,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方是剥削和压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少数帝国主义国家,另一方则是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它们是帝国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列强之间在经济实力和世界领土瓜分上的不平衡发展,终于导致了1914年爆发的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世界大战。确立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一定规模会造成垄断,可能出现由大企业之间协议或联合组成的垄断组织。垄断组织的发展有一个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分为3个基本时期:19世纪的伦敦,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第一个时期 19世纪60和70年代。这时,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到了顶点,垄断组织开始出现,但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如在60年代,美国工矿业和铁路业中出现了称作“普尔”的垄断组织。它们在企业间订立短期协定,规定共同价格,分配营业额和划分销售市场。德国在1857年出现了第一个卡特尔,到1870年增加到6个。编辑传视频TA说1目录在

39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