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计算总结

且留他如梦送他如客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8102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计算总结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他的替身

已采纳

时间转瞬即逝,又到了新一年的经济师的考试报名了,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19年中级经济师考试必备公式

以下为2019年经济师考试通关必备的12个计算公式,大家快快背下来!

1. 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 权益比率(产权比率)=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3. 负债对所有者权益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4. 流动资产比率=流动资产÷资产总额×100%

5. 贷款收息率=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年平均余额×100%

6. 应收利息比率=应收未收利息÷利息收入总额×100%

7. 存款平均付息率=存款利息支出总额÷各项存款年均余额×100%

8. 拆入资金平均利率=拆入资金利息支出额÷拆入资金年平均余额×100%

9. 利润完成率=当年实现利润总额÷本年计划利润×100%

10. 利润增减率=(本年实际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本年计划利润总额×100%

11. 资产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余额×100%

12. 资本(权益)收益率=净利润÷资本总额×100%

128评论

当我们的青春渐行渐远

以下为中级经济师专业年限怎么算的答案:

首先,中级经济师要求学历,具体要求是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至少为高中毕业;其次,从事相关工作年限要求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报考当年12月31日。

具体的工作年限计算方法:

下面按照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来分类说明:

情况一:全日制学历(统招本科、研究生等等)

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从正式毕业之后算起,截止日期为报考当年年底,报考2022年的话,也就是12月31日为截止日期。还未毕业时的实习经历或者兼职经历均不算入工作年限中。

例如北京张先生,统招大学本科4年毕业之后,需要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满4年,才可以报考中级经济师。

情况二:非全日制学历(自考本科、成人考试等)

取得非全日制学历前后的工作年限可以累积计算,工作年限可从开始本人上岗工作时算起(即实际工作年限),计算截止到报考当年年底(即2022年12月31日止)。

去现场审核需要哪些材料?

1、有效期内的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及其复印件(PS:或者军官证以及复印件);

2、学位和学历证书原件以及复印件;

3、单位的工作时间证明;(PS:大部分省的考务通知附件中会给到模板,如果没有可以在网上下载一个);

4、中级经济师报名表;

5、本人近期一寸电子证件照,要求白底。

另外,部分特殊地区可能还需要准备社保证明(或缴费记录)或考试诚信承诺书或居住证等。由于各地报名材料要求不同,请考生务必以当地报名通知的要求为准。

147评论

你的眼角带笑

【导读】经济师考试中,往往会涉及计算题的考察,计算题中往往会需要使用一些重要公式,所以考生需要记住并学会使用一些考试常考的公式,进行计算题目的作答,当然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也是比较多的,第八章货币供求及其均衡就涉及10个常考公式,对于这些公式,我们需要进行全面掌握,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货币供求及其均衡,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

1.交易方程式:MV=PT

货币流通数量×货币流通速度=价格×商品和服务的交易总量

2.基础货币 B=C+R=流通中的现金+准备金(活期存款准备金+定期存款准备金+超额准备金)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可转让本币存款和在国内可直接支付的外币存款

M2=M1+单位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外汇存款+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CDs)

M3=M2+外汇定期存款+商业票据+互助金存款+旅行支票

5.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以上就是2020年中级经济师常考公式:货币供求及其均衡,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当然上班族备考中级经济师和全职备考中级经济师的考生是不一样的,上班族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全面的总结,现阶段大家还是要认真进行考试备考,祝大家考试成功!

124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