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答案

久溺回忆会致命深陷已经回不去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61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讲义答案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爱你我还没资格

已采纳

第一章重难点 一、什么是人力资源? 三种代表性观点 成年人口观:认为人力资源就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也就是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全部人口 。 在岗人口观:认为人力资源是目前正在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员。 人员素质观:把人力看作是人员素质综合发挥的作用力。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人的劳动能力与潜力。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是指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二、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 1.两者所关注的焦点不同:人力资本关注的是收益问题,人力资源关注的是价值问题。 2.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和资本性人力资源,人力资本是指的资本性资源,人力资本存在于人力资源中。 3.两者的性质不同:人力资源反映的是存量问题,而人力资本反映的是存量与流量问题。 4.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人力资源将人力作为财富的源泉,人力资本是将人力作为投资对象,作为财富的一部分。 三、人力资源的特点 1.活动性。人力资源存在于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体中,它将随个体生活的消失而消失。 2.可控性。人力资源的生成是可控的。有位教育学家说过,给1000个儿童,他可以把他们培养为乞丐,也可以把他们培养为天才,可见,人力资源的形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需要人民有组织、有计划地去培养。 3.时效性。一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人力使用的有效期限大约在16岁--60岁,期为30--50岁,如果这段时期得不到合理利用,人力资源就会随着时间的流失而降低甚至丧失作用。 4.能动性。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通过拥有者自身的活动来完成的,具有主动性。另外,人力资源开发得好,就能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多的效益。 5.变化性与不稳定性。人力资源会因个人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不同的时间上。如某人在甲单位是人才,在乙单位就不是人才了。某人在50年代是劳模,在90年代就不一定是劳模了。 6.再生性。人力资源不但不会在开发与利用中消耗掉,而且可以在利用中再生,在利用中增殖。 7.开发的持续性。由于人力资源具有再生性的特点,所以具有无限开发的潜能与价值。人力资源的使用过程就是开发过程。 8.个体的独立性。人力资源是存在于每个个体上的,而且受到各自不同的生理状况,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9.内耗性。人力资源不一定越多越能产生效益,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去组织、开发、利用。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台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就是说,如果不科学合理地组织开发各类人力资源,他们之间就会出现内耗现象。 10.资本性。人力资源是经济资源投入的结果,又是投资者获取经济资源的基础。 四、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 四种观点: 1.综合揭示论2.过程揭示论3.现象揭示论4.目的揭示论 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化。 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 人事管理: (1)以事为中心; (2)视人为物,视人为成本; (3)人事部,低层次,属操作与行政系统; (4)消费性部门; (5)静止,着重于对现有人力的维护; (6)被动型、滞后型的反应; (7)因事选人; (8)用人看重经验; (9)钱可满足交换人的价值需要; (10)看作是重要的党政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是共产党员 人力资源管理: (1)以人为中心; (2)视人为资源; (3)人力资源部中上层,属决策与战略系统; (4)效益性部门; (5)动态,着重于对人能力的开发与提高; (6)主动型、超前型的开拓(想在老板前面); (7)因人择事,不同于因人设事; (8)用人看重潜能; (9)钱不能满足与交换人的价值需要; (10)看作是重要的专业性工作,要求工作人员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 六、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1.规划。即向主管部门提供人力资源规划方面的建议。 2.分析。人力资源部门要对组织的工作进行分析。 3.配置。人力资源部门应了解情况,对那些不相适应的岗位与人员进行适当的调配。 4.招聘。对于空缺岗位,人力资源部门应负责招聘。 5.维护。人力资源部门应负责对全部在岗人员进行维护。包括积极性、能力、健康,工作条件等方面的维护。 6.开发。调查表明,员工只需要发挥40%的能量就可以保证正常工作任务的完成,还有60%的潜力有待开发,维护是有限的,而开发是无限的。因此,开发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永恒的任务。 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专业化发展 1.劳动分工与科学管理奠定了工作分析与设计的基础 随着工业革命的出现与发展,机器化大生产取代了手工作坊,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把原来的手工劳动任务与程序细分,导致了劳动专业化与分解化。一个人究竟能负责几道工序以及负责几道工序最合适,就需要有专门的分析研究,因此,工作分析产生了。 2.人力非等质观与工业心理学,使人力资源配置与选拔日趋重要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各种经济之谜。经济学家认为,一个劳动力与另一个劳动力的价值并非等质,通过训练的有经验的人比一般的人具有更大的劳动力。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测评结果好的人,用人单位也认为是好的。所以,所选工人的体力与脑力应尽可能的与其工作相匹配。 3.工业革命与科学管理使人员培训,绩效考评及薪资管理的产生与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中,不但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与考评,还要以工作分析的成果为标准,把考评结果与新酬,奖金直接挂钩。 4.人际关系运动使人力资源管理人性化 一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存在两种不同模式: 第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只强调工作效率,强调物,财及事的管理而忽视人的需要和人的社会性。把人当成机器,只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工人工作情绪不高,金经常罢工。这种模式在20实践40年代比较普遍。 面对这种情况,1924年11月到1927年4月,美国科学家梅奥到芝加哥电器公司进行研究,寻找影响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在霍桑工厂中作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简称霍桑实验。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照明实验和福利实验。 照明实验见P12,进行照明实验的目的是探讨工作途径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通过实验发现:工作条件的改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暂时的。 福利实验。见P13。进行福利实验的目的是探讨福利措施对工作效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福利的改善对工作效率的影响是轻微的。 由此得出霍桑实验的结论:(1)在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众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最重要。(2)工作条件和福利的改善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只是暂时的,而人的精神作用才是永恒的。 第二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根据霍桑,人们提出了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即要重视人的价值作用,重视人的各种需要的满足,重视人的精神作用与关系的协调。即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但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等于“爱蓄理论”下的快乐管理。 5.行为科学促使人力资源管理权变化 行为科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体对外部环境所做出的反映,人体的心理与环境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没有一种在什么情况下都适宜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能机械化,而应权变化。 6.劳工关系运动与立法促使人力资源管理向法制化方向发展

54评论

没人爱我啊有我爱你啊

参加经济师考试的考友们,我精心为您整理了“2018年初级经济师经济人力资源习题及答案”预祝您考试顺利!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本网站经济师栏目的及时更新哦!

2018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考试习题及答案七

1、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不包括()。

A.个人体验

B.教育背景

C.遗传

D.教养方式

标准答案:a

解析:影响人格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教养方式、教育背景、生活环境、社会经济基础、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体验。

2、理解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情景中的能力指的是()

A.语言能力

B.推理能力

C.演绎能力

D.关系类比能力

标准答案:d

解析:这是关系类比能力的概念。

3、最直接反映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是()

A.情绪

B.面部表情

C.身体表情

D.言语表情

标准答案:b

4、弗里德曼提出的态度成分不包括()。

A.认知

B.情感

C.体验

D.行为倾向

标准答案:c

5、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组成的项目管理小组属于:()

A.指挥团体

B.任务团体

C.非正式团体

D.联谊团体

标准答案:b

6、戒烟者为减少因再次吸烟而引起的认知失调,可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实现,以下属于这种做法的是()。

A.吸烟让我放松和保持体型,有利于我的健康

B.生活中有如此多的压力,我只能靠吸烟来缓解,别无他法

C.我喜欢吸烟,不想真正戒掉我的烟瘾

D.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标准答案:d

解析:改变认知的重要性:让一致性的人质变的重要,不一致的认知变得不重要(放松和保持体型比担心30年后患癌更重要)。

7、一个人在工作时若有其他人在场,那么他的绩效受到的影响是():

A.绩效水平下降

B.绩效水平上升

C.绩效水平没什么变化

D.绩效水平的变化要视工作任务的性质而定

标准答案:d

解析:这是关于社会促进的题目,不同的工作任务性质决定了绩效水平的变化。

8、在沟通过程中,信息接收者告知信息传递者收到信息并做出反应的过程称为()。

A.信息编码

B.信息接受

C.信息接收

D.信息反馈

标准答案:d

9、在奥尔波特等人的价值观分类中,“重视拥有权力和影响力”的价值观类型被称为()。

A.宗教型

B.社会型

C.政治型

D.理论型

标准答案:c

10、在员工表达不满的方式中,既属于“破坏性的”又属于“积极的”方式是()。

A.辞职

B.提建议

C.忠诚

D.忽视

标准答案:a

182评论

神鲸大侠

考友们都准备好经济师考试了吗?本文“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跟着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7年初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重点: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

人力资源的主要特征

与其他资源相比,人力资源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

1.人力资源既具有生产性,又有消费性

人力资源的生产性是指,人力资源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人力资源的利用需要一定条件,必须与自然资源相结合.有相应的活动条件和足够的空间、时间,才能加以利用。人力资源的消费性是指,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财富。

生产性和消费性是相辅相成的,生产性能够创造物质财富,为人类或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条件;消费性则能够保障人力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同时消费性也是人力资源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条件。消费性能够维持人的生计,满足需要,提供教育与培训。相比而言,生产性必须大于消费性。这样组织和社会才能获益。

2.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人力资源是劳动者所具有的能力,而人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在使用自己的脑力和体力,并具有自我开发的潜力。例如,在蜂房的建筑上,蜜蜂的本领使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拙劣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显得优越,这是因为建筑师在用蜂蜡构成蜂房之前,已经在头脑中把它构成。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已经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存在于劳动者的观念中。正因为如此,在价值创造过程中,人力资源总是处于主动位置,是劳动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自然资源总是处于被利用、被改造的地位,服从于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人具有意识,知道活动的目的,因此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作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2)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并且是支配其他资源的主导因素。

(3)人力资源具有自我开发性,在生产过程中,人一方面是对自身的损耗,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通过合理的行为,让自己得到补偿、更新和发展。非人力资源不具有这种特性。

(4)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是可以被激励的,即通过提高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动机,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表现为人的脑力和体力,因此与人的生命周期紧密相连。人的生命周期一般可以分为发育成长期、成年期、老年期三个大的阶段。在发育成长期(我国规定为16岁以前),体力和脑力处于不断增强和积累的过程中,这时人的脑力和体力还不足以用来进行价值创造,因此不能称为人力资源。当人进人成年期,体力和脑力的发展都达到了可以从事劳动的过程,可以对财富的创造作出贡献,因而也就形成了现实的人力资源。而当人进人老年期,其体力和脑力不断衰退,越来越不适合进行劳动,也就不能再称为人力资源了。生命周期和人力资源的这种关系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时效性,必须在人的成年时期进行开发和利用,否则就浪费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另外,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人的知识技能如果得不到使用和发挥,就可能会过时,或者导致人的积极性消退,造成心理压力。

4.人力资源具有社会性

自然资源具有完全的自然属性,不会因为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同而有所变化,比如,古代的黄金和现代的黄金是一样的,中国的黄金与南非的黄金也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人力资源则不同,人所具有的体力和脑力明显地受到时代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具有社会属性。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人力资源质量的不同。

5.人力资源具有可变性

人力资源是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它必须以人为载体,因此,人力资源的使用表现为人的劳动过程,而人在劳动过程中又会因为心理状态的不同而影响劳动的效果。例如,当人受到有效的激励时,就会主动地进行工作,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能力,人力资源的价值充分地发挥出来;相反,当人不愿意进行工作时,其脑力和体力就不会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所以,在相同的外部条件下,人力资源创造的价值大小可能会不同,表现出可变的特征。

总结起来,人力资源主要特征为:生产性与消费性、能动性与时效性、社会性与可变性

练习一下:

1.人力资源与其他的资源相比,具有的独特特征是()

A.双重性;有限性;持续性;时效性

B.双重性;能动性;可用性;时效性

C.双重性;能动性;社会性;时效性

D.物质性;能动性;持续性;时效性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这是对人力资源的五个主要特征考查。

2.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有其独特、鲜明的特征,以下属于这种特征的是( )。

A.有限性 B.双重性 C.能动性 D.持续性 E.可变性

参考答案:BCDE

解题思路:这是对人力资源的五个主要特征考查。A.有限性是人力资源自身定义的内容,不合题意。

3.人力资源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

A.人力资源的保持与维持需要消耗一定的物质资源

B.人力资源如果长期不用,就会荒废和退化

C.人力资源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被激励

D.人可以有效地对自身活动做出选择,调整自身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E.人在生产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参考答案:CDE

解题思路:这是对人力资源能动性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中的人具有意识、处于主体地位、自我开发性、可被激励四方面知识点的考查.

77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