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3308
别把小三不当事
2022年的中级经济师考试目前还剩下二十多天的时间给考生们进行复习,考生们目前的复习状态是否能在最后的备考时间里将考试内容全部掌握呢?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份中级经济师考试2022年各科考前试题及答案解析,供大家学习参考,有需要的考生们快来一起看看吧!
经济基础
【多选】
财政政策时滞分为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其中外在时滞包括( )。
A.执行时滞
B.认识时滞
C.行政时滞
D.决策时滞
E.效果时滞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
决策时滞、执行时滞和效果时滞被称为外在时滞,是指从财政当局采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体系产生影响的这一段时间。
人力资源
【单选】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 )。
A.利益性
B.未来导向性
C.储备性
D.投资性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人力资本投资的重点在于它的未来导向性。通常情况下,这些投资所产生的利益会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持续不断地出现,而其成本则发生在目前,选项B正确。
工商管理
【单选】
企业对电子商务网站的颜色搭配、版面布局、文字图片等进行设计优化,这种活动属于( )。
A.流程设计
B.数据库设计
C.艺术设计
D.功能设计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网站艺术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导航栏、排版、标志等。具体而言,就是需要确定网站的结构,栏目的设置,网站的风格﹑颜色的搭配,版面的布局以及文字图片的应用等。
金融
【单选】
全国性保险公司的最低资本规定为( )。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亿元人民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保险公司开业之前对其最低资本加以规定(全国性公司为5亿元人民币,区域性公司为2亿元人民币),这是偿付能力监管的基石,选项C正确。
财政税收
【单选】
政府预算分为投入预算和绩效预算是按照( )为标准划分的。
A.预算收支的平衡状况
B.预算的编制方法
C.预算项目能否反映其经济效果
D.预算编制的政策导向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按政府预算编制的政策导向划分为投入预算和绩效预算。
中级经济师考试内容:
中级经济师考2门:《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与实务》。 考试大纲每年3月份更新。
1、《经济基础知识》 内容超多,教材分为六大部分37章,几乎每一章都出题,考的很细,需要花的时间多;该科目计算题涉及较多,有大量图形、公式要记。
2、《专业知识与实务》 科目分为:金融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保险专业、农业经济、旅游经济、运输经济、知识产权,考生只需要在10个专业中根据需要任选其一即可。
3、工商、人力、金融、财税一般为报考人数较多的四个专业方向。
不是因为成绩差
一、单选题: 1、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在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是由()决定的。 A.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B.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属性标准答案:a 解 析:2、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各种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B.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C.生产资料的支配关系D.生产资料的使用关系标准答案:a 解 析:3、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的一种存在形式。A.集体所有制 B.全民所有制C.混合所有制 D.农户个体所有制标准答案:a 解 析:此题为2004年试题。4、 下列关于产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财产权或财产权利B.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C.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及其他无形财产权等D.债权不属于产权范畴标准答案:d 解 析:见课本6页。5、 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属于()。 A.公共物品B.纯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垄断物品标准答案:a 解 析:6、 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的调控方式。A. 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B.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C.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 D.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参数调节标准答案:a 解 析:7、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A.股份制 B.公司制 C.公有制D.国有制标准答案:b 解 析:此题为2004年试题。8、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两种基本职能是()。这两种职能的混淆会导致国有资产权益不能充分保证。A.宏观调控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B.提供公共品职能和行政职能C.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D.保障效率和促进公平标准答案:c 解 析:见课本10页。9、 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又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A.正外部性B.负外部性C.外部经济D.外部影响标准答案:b 解 析:当某一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使其他市场主体或社会成员的利益受损,而又并不为此进行相应的赔偿,那么这种活动所导致的外部影响就是负外部性。10、 2003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专门成立了().第一次真正做到了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出资人职能的分离。A.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 B.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C.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D.国有资产审计委员会标准答案:b 解 析:
记忆中的你现在可好
2017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第五套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指标中,应采用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平均数的是( )。
A.企业年销售收入
B.男女性别比
C.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
D.人口增长率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时间序列的相关内容。可以计算算术平均数的一般都是总量指标。只有选项A属于总量指标。
2. 下列指标中属于相对数时间指标的是( )。
A.城镇人口比重
B.年底总人口数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A
[解析]:年底总人口数属于时点指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时期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属于平均指标,而城镇人口比重属于相对数指标。参见教材P195
3. 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称为( )。
A.变量
B.发展水平
C.增长量
D.发展速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水平的含义,发展水平是时间序列中对应于具体时间的指标数值,所以选C。参见教材P196
4. 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是( )。
A.增长量
B.发展水平
C.增长速度
D.发展速度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速度的含义,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的比值。参见教材P199
5. 增长量是( )。
A.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
B.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和
C.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比
D.最末水平与最初水平之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增长量的含义,增长量是报告期发展水平与基期发展水平之差,反映报告期比基期增加或(减少)的绝对数量。参见教材P199
6. 已知在一个时间序列中,逐期增长量分别为21、30、35、41,则累计增长量为( )。
[答案]:D
[解析]: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时期逐期增长量之和,得到21+30+35+41=127。参见教材P199
7. 已知一个序列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02%、103%、105%,则该序列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得到102%×103%×105%≈110%。参见教材P200
8.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 )。
A.连乘积
B.总和
C.对比值
D.之差
[答案]:A
[解析]: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参见教材P200
9. 某公司A产品的销售额2007年比2002年增长,2006年比2002年增长,则2007年比2006年增长( )。
[答案]:A
[解析]:设2002年为销售额为1,2007年销售额为。2006年销售额为,所以2007年比2006年增长()-1=。参见教材P200
10. 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 )。
A.加权算术平均法
B.极差法
C.几何平均法
D.算术平均法
[答案]:C
[解析]:目前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参见教材P201
11. 已知某地区2006-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5%、7%、10%、11%,则这一时期该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7%×10%×11%
B.(5%×7%×10%×11%)+1
×107%×110%×111%
D.(105%×107%×110%×111%)-1
[答案]:D
[解析]: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参见教材P200
12. “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的是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 )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
A.计量单位
B.数据类型
C.时间
D.调查方法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增长1%的绝对值”的含义和用途。“增长1%的绝对值”反映同样的增长速度在不同时间条件下所包含的绝对水平,所以,选C。参见教材P201
13. 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 )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A.报告期水平
B.平均增长量
C.累计增长量
D.增长1%的绝对值
[答案]:D
[解析]:在环比增长速度时间序列中,由于各期的基数不同,运用速度指标反映现象增长的快慢时往往需要结合增长1%的绝对值这一指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参见教材P201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