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4327
久爱不腻何来无情无义
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学(中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选: 1、国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对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在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多选: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2个阶段 ①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②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一个特定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含义: ①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 ②说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 10、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 ①全民所有制 ②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的经济制度:2个 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3点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仅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公有资产包括全民(国有经济)、集体] 13、a按劳分配:(5个) ①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中的实现 ②反映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 ③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平等关系 ④植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公有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各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 b按劳分配的优点: ①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 ②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14、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5个①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成熟的市场主体) ②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 ③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 ④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5个条件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存在和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
昔日少年别来无恙
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是必考科目,那么经济基础知识这科要学习哪些内容呢?一共有多少章节?20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主要有37章,分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六个部分
人走茶必凉
初中级经济师不仅能够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也能成为求职的敲门砖,在一些单位还能获得证书补贴,吸引了很多小伙伴备考。考试科目一共分为两门,一门是《经济基础知识》,另一门是《专业知识与实务》,今天带大家梳理下《经济基础知识》的命题规律。考点分布广《经济基础知识》的考点分布比较广,汇集了经济、金融、会计、法律、财政、统计六大方面内容,但是难度并不是很大,往往以教材的知识点为主,不做深入的扩展。因此考生在备考时可以梳理每一方面的框架图,运用一些记忆的口诀结合记忆。命题角度活多角度命题是初中级经济师的一大特色,可能考察概念的理解,也可能结合图表考查具体的运用,还可能单独考察计算型题目,需要考生把知识点理解透彻才能应对考试。历年试题也可以给考生提供很多参考信息,考生可以多做历年例题,体会每个知识点的命题趋势。综合考察多初中级经济师在《经济基础知识》中也涉及到多章节结合的综合性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基础阶段时要建立各个知识点的相互联系,在专项强化和冲刺阶段尤其要多练习难度较高综合性的题目,提高综合题目的正确率。总体而言,中级经济师的综合性是高于初级经济师的,因而难度也会更高。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掌握初中级经济师的命题规律有利于选择合适的备考方法,提高我们备考的效率,做好复习规划,做到胸有成竹。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祝愿勤奋好学的同学们都能顺利通关,升职加薪!
频繁出入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哪些内容?根据往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考试教材及大纲情况可知,《中级经济基础知识》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木、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具体如下: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2.消费者行为分析。3.生产和成本理论。4.市场结构理论。5.生产要素市场理论。6.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7.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8.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9.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10.国际贸易理论。第二部分 财政11.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12.财政支出。13.财政收入。14.税收制度。15.政府预算。16.财政管理体制。17.财政政策。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18.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19.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20.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21.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22.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第四部分 统计23. 统计与统计数据。24.描述统计。25.抽样调查。26.回归分析。27.时间序列分析。第五部分 会计28.会计概论。29.会计循环。30.会计报表。31.会计报表分析。3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第六部分 法律33.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34.物权法律制度。35.合同法律制度。36.公司法律制度。37.其他法律制度。特别推荐:2019年经济师全科零基础通关课程,零基础入门必修 考点覆盖率90%,:备考阶段:考题预测班+内部精华资料+1v1直播答疑+高频真题及考点总结资料+仅限全科含题库(手机及电脑版)咨询详情立即报名2019年经济师考试怎么报名?最新资讯信息欢迎加入:QQ群号:652856903 ,也可手机QQ扫码快速加群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