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13

首页> 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通货膨胀的治理

2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杯水邀月吟歌

已采纳

时间过得太快了,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工作,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通货膨胀的治理”,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通货膨胀的治理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如下:

紧缩的需求政策

发生通货膨胀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总需求超过了总供给。因此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总需求的政策来治理通货膨胀。紧缩总需求的政策包括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

1.紧缩性财政政策(“增收节支”少花钱)

(1)减少政府支出:削减购买性支出,包括政府投资、行政事业费等;削减转移性支出,包括各种福利支出、财政补贴等。

(2)增加税收:可以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降低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同时可以增加政府收入,减少因财政赤字引发的货币发行。

(3)发行公债: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

2.紧缩性货币政策(少给钱)

(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紧缩信贷规模、削减投资支出,减少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2)提高再贴现率:可以抑制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贷款需求,还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贷款利率和贴现率,令企业因贷款成本增加而减少投资。还可以影响公众的预期,达到鼓励增加储蓄、缓解通胀的作用。

(3)公开市场业务: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在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

积极的供给政策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和精简规章制度。

98评论

想见你一面

通货膨胀的治理措施: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1、由于通货膨胀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因此,治理通货膨胀的一个最基本的对策就是控制货币供应量,使之与货币需求量相适应,稳定币值以稳定物价。而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必须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货币投放,保持适度的信贷规模,由中央银行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灵活有效地调控货币信用总量,将货币供应量控制在与客观需求量相适应的水平上。2、治理通货膨胀仅仅控制货币供应量是不够的,还必须根据各次通货膨胀的深层原因对症下药。对于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是关键。各国对于社会总需求的调节和控制,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大力压缩财政支出,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坚持收支平衡,不搞赤字财政。3、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治理通货膨胀必须从两个方面同时人手: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若一味控制总需求而不着力于增加总供给,将影响经济增长,只能在低水平上实现均衡,最终可能因加大了治理通货膨胀的代价而前功尽弃。因此,在控制需求的同时,还必须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4、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除了控制需求,增加供给、调整结构之外,还有一些诸如限价、减税、指数化等其他的治理通货膨胀的政策。

60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