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3
浏览数
3356
澄萌
2022年cma考试未通过的考生二战备考经验:1、转变心态,专注备考二战的考生心理压力比一战考生要大,他们会更加渴望成功,对自己的要求就会更严格,在无形之中给自己造成了压力。但是这种压力不能太大,高压状态会影响考生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对备考非常不利。所以二战的考生,把时间都放在如何备考能通过的问题上,不要想着过不去怎么办这样的问题,踏踏实实的学习才是最重要的。2、刷高质量的题目cma备考也要配合刷题,题目和教材要相辅相成。并且刷题是检验你学习效果的直接标准,不过,题目的质量要比数量重要的多。因为二战的考生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已经刷了大量的题目,现阶段题海战术已经不适用了。找到自己知识匮乏的地方,查漏补缺进行针对性的刷题才是最有效果的。另一方面要把握刷题的速度。一般而言,考试的时候是客观题2个半小时,简答1个小时,检查涂卡半个小时。所以平时做题时候,一定要注意把握时间。3、管理好碎片时间不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党,工作和学习都会占据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因此留给CMA学习的时间大多是碎片化的,所以如何利用好碎片化的时间就成了备考的关键。CMA第二次考试费用是多少?第二次参加CMA考试的考生,需要缴纳的费用包括IMA会员年费、CMA考试准入费以及CMA考试费,具体情况如下:1、IMA会员年费报名参加CMA考试的考生,每年都需要缴纳CMA会员年费以确保会员资格,每年需要缴纳一次。专业会员年费为$260,学生会员年费为$45,教师会员年费为$135。2、CMA考试准入费CMA考试准入费也就是CMA考试报名费,是报名参加CMA考试的时候必须缴纳的一种费用,只要报名一次就需要交纳一次准入费。IMA会员需支付准入费,才可进行CMA注册考试。专业会员CMA考试准入费为$250,学生会员及教师会员CMA考试准入费为$188。3、CMA考试费CMA考试费即报考CMA考试需要缴纳的各科目的费用。专业会员每科$415,学生会员及教师会员每科$311。CMA二战和一战费用一样吗?CMA二战的考生与首次报名的考生,费用上最大的区别在于首次参加考试的考生还需要支付考试注册费,其中在职考生以及教师考生分别需要支付15美元的考试注册费;学生考生则不需要支付考试注册费。
清暮
一、认真总结失败经验,找出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先说说我自己的考研经历,是如何在重重困难中二战考研上岸的吧。我本人是专科考研,考了两年,跨校跨专业考上了211。第一次失败后,我思考自己优势在哪里,劣势在哪里,再来一年能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想好了这些,才义无反顾地去准备二战。第一次考研失败得很惨,但我想继续考,所以要总结经验教训,避免二战时犯同样的错误。1、学习环境差,效率低。第一次考研是一边工作一边备考的,下班后只能在宿舍学习,学习效率非常低,两个月的时间只看了几页书。考试前我就知道这次没戏了。2、学习时间不够。白天上班,下班之后才能学习。通常,下班、吃饭、回宿舍,打开书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晚上七点了。到11点左右睡觉,一天满打满算只有4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这点时间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我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经常被打扰,然后又要花很长时间进入状态,所以真正能够学习的时间很少。3、信息闭塞。当时远离校园,信息非常滞后。报名之后,光是花在找学习资料上的时间都很多。如果当时结缘知乎,我可能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收集考研信息、制定学习规划、筛选学习资料,都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这些时间和精力能节省下来用在学习上,无疑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现在知乎推出了官方课程“小白偷跑计划”,从考研趋势深度解读、院校专业选择攻略、科学的备考规划一应俱全,重点是现在免费的:到政治、英语各科学习指导,紧扣考研重难点,除了优秀老师线上授课,全程辅导,还有大量考研资料,即使对考研一无所知的“小白”也可以弯道超车,还有一些免费名额:然后,二战备考时我对症下药解决问题。第二次考研时,学习时间不够,我就辞职,专心考研,别的什么都不干,这样每天可以保证十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去家附近的一所大学做了校漂,在考研教室抢到了一个座位,省去了在不同教室间奔波的辛苦,节省了很多时间。早上7点之前就开始学习,一直到晚上10点教室关门。除了吃饭和饭后小憩,一天可以学习12小时以上。然而,解决了旧问题,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没了工作,收入立马归零。而饭费、交通费、学习资料费、后期租房子的费用,都是稳定而不可少的支出,所以那段时间更加节俭,去食堂吃最便宜的饭菜,尽可能减少非必要支出。第二次考研成功,对我来说付出的一切辛苦与努力都是值得的。二、恰当评估自己,权衡利弊“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管考研还是工作都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说得白一点就是要“知道自己的斤两,自己考研的上限”,在此我们可以借助一下SWOT分析。即Strengths:自己的优势,包括学习能力强、有意志力、自制力及对节奏的把控、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等。Weaknesses: 自己在以上方面的劣势,学习底子薄弱、易受到干扰等。Opportunities:考研过程中面对竞争对手,自己的机会在哪里,掌握了哪些资源。Threats:考研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如考研信息不畅,过分依赖辅导班等。通过SWOT分析,对自己的考研状况有一个有初步的认知,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怎样发挥;短板在哪里,如何避免。三、争取在考研复试中脱颖而出1、首先要明白考研复试考什么?怎么考?一般来说复试成绩占总成绩30%~50%,每个学校不尽相同,但都在这个区间浮动。复试的内容由学校自己决定,主要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三个方面。笔试分为英语、专业课。面试可能问到个人基本情况、英语问题、专业问题、热点问题等。大家可参看这个公式: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面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权重。三者之间的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的权重为10%,笔试和面试的权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一般是面试占30%,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面试占50%。所以一定要需要密切关注报考院校信息,了解具体的比重,有侧重的准备。值得注意的是,招生单位有一票否决权,只要复试不合格,初试再牛都可以不要你的。对于报考学校官网的招生动态要及时了解并知悉复试相关信息,程序、内容和要求等都会出面试细则的。2、认真准备复试笔试和面试知识。首先,为什么进行复试?从某种程度上讲,考研复试就是向学校或老师展示自己具有科研能力和潜力的过程。复试主要考什么?很大程度就是再度考察你的专业知识如何。初试成绩不占优势,英语水平不突出,没有辉煌的学术履历,那只有在备考时比别人更用心。所以,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复试笔试这一环节需要同学们充分准备,几乎所有院校都会在其官网上提供专业课笔试科目,有些还会提供复试参考书。没有提供参考书也不要紧,可以在报考院校论坛、贴吧、QQ群等平台上搜集复试考试相关内容,或者向已经在读的师兄师姐打听往年复试情况。如果能找到复试往年真题更好,有些学校每年复试出题的知识点重合率很高。
泪滴
如果我打算再次参加考研,我会考虑以下改变和策略:1.制定更有效的学习计划: 根据前一次考研的经验,评估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更合理和高效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2.针对弱势科目进行重点复习: 分析前一次考研的成绩和表现,找出自己的弱势科目,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些科目的复习中。3.加强模拟考试练习: 多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提高答题技巧和应对压力的能力。4.寻求辅导和帮助: 如果有困难或不理解的问题,我会及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寻求辅导和帮助。5.保持积极心态: 考研是一项艰难的任务,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坚持不懈地学习和复习。6.关注身心健康: 在备考期间,不能忽视身心健康,适当休息和放松,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是,不断总结和改进,不断提升学习效率和策略,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面对挑战,相信我会取得更好的成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