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7
浏览数
14042
东暮
有培训自然要有书籍,写书的也赚一笔。这个书还是比较专业《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指南》引用一下: 丛书名:艺术院校考生辅导书系作者:张福起 主编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6月ISBN:978-7-5043-5824-0定价:36元 第一章 面试技巧第一节 面试综述第二节 自我介绍第三节 才艺展示第四节 即兴评述第五节 回答考官提问第六节 自备稿件朗诵第七节 命题小品表演第八节 摄影美术作品分析第二章 命题创作第一节 命题编讲故事第二节 叙事散文写作第三节 电影小品写作第四节 视听思维测试第三章 文艺作品评析第一节 电影评论写作第二节 电视作品分析第三节 文学作品分析评论第四节 文化艺术热点现象分析第四章 编导创意策划第一节 影视广告创意第二节 电视节目策划第三节 命题文案策划第五章 专业解析及考生心得第一节 影视传媒类专业解析第二节 考生心得附录一、影视传媒类类专业录取原则附录二、影视传媒类专业考前自我训练课程安排附录三、影视传媒类院校(部分)招生考试科目一览表附录四、影视传媒类专业招生院校(本科) 第一章 面试技巧第一节 面试综述面试这一测试形式,是相对笔试来说的,有时也称为口试。所谓面试,就是考官与考生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了解考生的相关信息,达到测试考生综合素养的目的,这是按照专业要求筛选合格考生的重要环节。面试中,不仅仅是针对考生的某些方面能力的考查,还要对考生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素养测试,因此面试被认为是素养测试的最佳方式。近几年来,全国重点大学(北大、清华、复旦等)普招中的自主招生重点采用了面试这一方式。在艺术类专业招生中,尤其是近年来在编导专业招生中,面试愈来愈受到重视(包括一些刚刚开设影视编导专业的大学),有些学校将此放在专业考试的第一环节,有的放在最后一环节,甚至有的学校在专业考试过程中对此出现面试内容。基于此,对于面试这一考试形式理解,将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名考生是否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准备和应对专业考试。如果理解正确了,考生就能够比较轻松地应对,而且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反之,认识模糊,就很容易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面试的出题方式及目的很大程度上区别于应试教育下的考试出题,标准化的高考试题使得考生多元的发散思维遭到限制,甚至扼杀了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面试中,很多考生思维简单,缺乏最起码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匮乏,不能很好很健康地面对他人和自己的情感,在认识、理解、处理问题上,缺乏批判精神,没有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的勇气,更没有独立的见解与立场,有很明显的惯性思维倾向。艺术类专业入学考试的目的,是要通过某些特定的方法和手段来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从事艺术创作的潜质。所以,至少不能只通过标准化的考试题来考查学生,否则这样只能使学生流于平庸。而通过面试这种方式,才有可能比较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考生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情感态度、性格特点等作出深入的了解和综合的判断。而这些目的,仅仅通过笔试是很难达到的。具体来说,影视编导高考中的面试,是用来考查考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及结构、综合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观察生活、分析思考应对问题的能力以及考生的性格、价值观等多方面的重要手段。由于面试所承载的测试任务比较重,因此,面试所包含的考试项目也是比较复杂的。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将对具体的面试考试科目进行具体的分析,使考生能够掌握具体的应试方法和技巧。第二节 自我介绍一、什么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就是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在1—3分钟内向考官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考号、籍贯、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内容,从这一环节中发现考生的创造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个性特征等,使考官对考生有一个尽量全面的了解和考查,进而确定你是否符合所报考专业的必备条件。自我介绍在影视艺术类专业考试中一般是在第一个环节进行,是展示考生自我风采的重要手段。考生的气质、反应、谈吐、文化底蕴等一切外在内在的素质都将通过这一考试环节展现给主考老师。而这一环节又是考生在考试中能够展现自我优势的机会。考生应该充分把握住自己的时间,向主考老师展示自己的各个方面。但是考生应该注意在表述时一定要谦虚、态度端正,因为此时主考老师正在仔细观察你的各个方面,不要因为自己的一句话或者一个动作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二、怎么准备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本质上说就是考生通过简短的语言,在较短的时间内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一般的自我介绍的结构基本上是:问候考官、介绍自己的名字及家乡、自己的特色、结尾。当然,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考生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根据考试现场灵活掌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准备自我介绍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言简意赅,不能太哕唆。问候考官,是你进入考场后要说的第一句话,可以说“各位考官(主考老师、老师)上午下午好”,一定要态度诚恳、大方,文县和人打交道的第一步。但是有些考生可能看选秀节目看多了,称呼考官为“评委”,这不是很妥,专业考试和商业选秀还是有根本区别的,希望考生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名字是一个人的名片,考生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一定要突出对自己名字的介绍,这样是为了加深他们对你名字的印象。例如,有一位考生的自我介绍材料是这样的:“各位老师好!我叫李安,李是李世民的李,安是安邦定国的安,父母给我起这样一个名字就是希望我能和李世民一样有安邦定国的气魄。有一位导演的名字和我的一样,我也非常喜欢他的电影。”这里只是选了这位考生自我介绍材料对名字介绍的部分,通过这段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考生对自己名字的介绍还是比较详尽的,很容易能让考官记住,对下面的考试非常有利。考生在对自己家乡的介绍时点到为止就可以,否则就成了“导游”了。如果你的家乡有名胜古迹或其他特色,可以简单的补充一下,让考官记住你是哪个城市或地区就可以了。如:“各位考官好!我叫王琼,我来自美丽的泉城济南,济南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就是对济南最好的描述。欢迎各位考官来济南做客!”这位考生对家乡的介绍比较简短,但是对家乡的特色介绍的还是非常准确到位的,简洁精练,又不失自然、大方。要想在众多的考生中凸显自己,必须对自己的“特色”进行重点介绍。名字有可能有相同的,但是你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确实独一无二的,这些特点或特性就是你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这个“特色”包括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获奖经历、学习状况及其他的“亮点”所在。例如:“我是一个性格比较外向的女孩,喜欢交朋友。我比较喜欢写作,我的作品曾在《语文报》、《诗刊》、《芳草》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也曾获得过全国青少年作文大赛一等奖。”这位考生紧紧抓住了自己的写作优势,介绍得比较清楚,能使自己和其他考生区别开来。考生要注意做到尽量多地表达自己的信息点,另外这也是考官提问的重点所在,考生要注意针对自己提及的每一个点做充分的准备。在自我介绍结尾的时候,要把自己的名字重复一下,让考官加深对你的印象,做到首尾呼应。还要在最后表达自己这次考试的愿望,如希望考入贵校实现自己的影视梦等,另外还要对考官表示谢意,如谢谢各位老师等。三、自我介绍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讲普通话。普通话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但是有些考生还是用方言介绍自己,特别是南方地区的同学,方言很难让别人昕懂,这就造成了沟通和交流的障碍,会在专业考试中造成考官对自己的“信息误读”。当然,编导类的专业不像主持表演类专业对普通话要求那么高,只要能清楚的把自己的信息传达给考官就可以了。不过,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会在艺术类专业考试中增加你的印象分的。希望广大考生在专业考试前,有意识的练习一下普通话的发音,可以找一些电视台或电台的主持人,或跟着电视(广播)学习朗诵稿件,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2要重点突出,不要跑题偏题。自我介绍就是你向考官传达你的基本信息,总体来讲,就是你的姓名、籍贯,以及你能引起考官注意的自身特点。在面试中,基础信息的传达是使你区别于其他考生的重要途径。自我介绍要完全靠材料取胜,用事实说话,而不是自我评价、空洞抒情。考生要有一定的策划意识,把自己摆在宏观的背景下,经过综合比较,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出合适的定位,进行“形象设计”。其实,自我介绍就像商品广告,考生在要考场上通过自我介绍,成功的把自己“推销”给考官。所以,考生一定要抓住自己的特色做文章。例如,你是少数民族、党员、退伍军人、学生会干部、获奖经历等,这都是你区别于其他考生的,优势所在,这都是自己的“资本”。有些考生,大讲自己家乡的风光名胜、特产名人,以致喧宾夺主,淹没了自己。有的考生介绍自己家庭成员太多太详,而没有突出自己。3态度要真诚、谦卑。实事求是。专业面试,不单纯的是了解你的基本信息,考官还要和你的交流,全方位的了解一个考生的口语表达、性格趋向、个人品质。在自我介绍结束之后,一般是回答考官提问,考官的问题除了文艺常识之外,还要从你的自我介绍中透露的信息点来发文。例如,2009年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南京考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面试中,有一位山东潍坊的考生在做完自我介绍后,考官就问他潍坊的经纬度、特色、历史名人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考生在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时,千万不能用狂妄自大的口吻,或把自己吹嘘得花里胡哨,这会在后来的回答考官提问中露馅儿的。(未完待续)
茶馆说书人
学院推荐给我们看的一些书,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吧?这些书涉及理论方面和业务方面,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到网络都有。1.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社,《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2.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汇编》,新华出版社,19803.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新闻文存》,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4.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5.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6.成美、童兵,《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7.陈崇山、孙五三,《媒介•人•现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8.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9.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黄瑚,《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1.刘迪,《现代西方新闻法制概述》,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12.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魏永征,《中国新闻传播法纲要》,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4.李良荣,《新闻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5.郑超然、程曼丽、王泰玄,《外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17.卜卫,《媒介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18.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19.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20.柯惠新、祝建华、孙江华,《传播统计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21.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2.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2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24.[英]密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5825.[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26.[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27.[美]威尔伯•施拉姆 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28.《多种声音,一个世界》,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29.[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130.[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31.[美]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华夏出版社,199032.[美]巴顿•卡特 等,《大众传播法概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3.[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34.[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又译《媒介通论》),商务印书馆,200035.[美]埃默里 父子,展江译,《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36.[美]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37.[新加坡]卓南生,《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8.[美]沃尔特•李普曼,《公共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9.[美]希伦•A•洛厄里 等,《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0.[美]巴格迪坎,林珊等译,《传播媒介的垄断》,新华出版社,198341.Bruce D. Itule, Douglas :《当代媒体新闻写作与报道》(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2.Ken Metzler,《创造性的采访》(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3.Brian ,《编辑的艺术》(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4.Kelly Leiter,Julian Harriss,Stanly Johnson,《全能记者必备》(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5.William ,《调查性报道》(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6.Dorothy ,Diane ,《创造性的编辑》(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7.Carole Rich,《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英文原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8《传播学论文选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张文俊编著,《当代传媒新技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桂敬一编,《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新华出版社2000黄升民、丁俊杰,《国际化北京下的中国媒介产业化透视》,企业管理出版社2000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著,《媒体伦理学》,华夏出版社2000蔡骐等著,《美国传媒与大众文化》,新华出版社2000迈克尔•埃默里等著,《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罗杰•菲德勒,《认识新媒介:媒介形态变化》,华夏出版社1999李天铎、刘现成编著,《亚太媒介图志》,亚太图书出版社2000陈培爱,《中外广告史》,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尹鸿、李彬主编,《全球化与大众传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新闻键盘¥28 陈家辉广州出版社 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26张巨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电视媒介经营管理丛书——视听率分析:受众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版)¥38 [美]詹姆斯 G•韦伯斯特等华夏出版社 2004中国电视收视年鉴¥78 王兰柱主编华夏出版社高等院校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学概论新编(第二版)¥23 蔡铭泽暨南大学出版社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丛书——电视节目创作与编导¥20 张静民暨南大学出版社 新闻传播学文库——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28 杜骏飞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传播文库——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25 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锐期刊势力(图文本)¥69 逸飞媒体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中国营销攻略丛书——文化营销¥26 潦寒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凤凰私家相册(图文本)¥39 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出版社《大公报》百年史(1902-06-17——2002-06-17)¥30 方汉奇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华新闻传播书系——描述世界-国际新闻采访与写作¥30 马胜荣等新华出版社新华新闻传播书系——西方新闻写作概论¥25 程道才新华出版社高度决定影响力¥66杨兴锋南方日报出版社新华新闻传播书系——隐性采访记¥22 顾理平新华出版社见证《焦点访谈》(含1VCD)¥28梁建增关海鹰(主编)文津出版社 新经典文库(048)•借箭丛书(09)——CCTV对话(1):走出危机¥20 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对话》栏目组南海出版公司 媒介管理译丛——美国报纸产业¥ [美]罗伯特•G•皮卡德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经典文库(050)•借箭丛书(011)——CCTV对话(3):直面变革¥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对话》栏目组南海出版公司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大众传播动力学:数字时代的媒介(第7版•中文版)¥ [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创刊号剪影¥35 谢其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媒介管理译丛——《新时代》:打造专业化报纸¥ [斯洛伐克]塔特安娜•瑞普科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国外经典教材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中文版第三版)¥[美]希伦•A•洛厄里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读者传奇:一本与时代互动的杂志¥38师永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世界2003-2004电视媒体指南¥160香港CMM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让世界了解天津:《中国•天津》栏目对外报道600期精粹¥32 沈宁主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大众媒介导论¥23王宇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新闻报道与写作¥85[美]梅尔文•门彻 melvin mencher华夏出版社华章文化•《纽约时报》畅销书——畅销书¥38[美]奥利维亚•戈德史密斯机械工业出版社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大公报》政治改良言论述评(1927-1937)¥18任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激活传媒:传媒竞争力发掘与执行策略¥ 陆小华中信出版社动CCTV的奶酪:区域性传媒的品牌经营之道¥28毕玉强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大崩溃¥20 [日]小林一博上海三联书店 新闻的创意时代:新闻操作92条札记¥42张建星文汇出版社高校经典教材译丛•传播学——媒介公正:道德伦理问题真的不证自明吗?¥38 [美]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等华夏出版社美联社体育新闻报道手册¥23 [美]史蒂夫•威尔斯坦中央编译出版社 媒介经营管理丛书——媒介营销案例分析¥ 张志安华夏出版社世界新闻传播100年¥36 方汉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闻监督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25王艳中国物资出版社 文化传播学¥20 吴格言中国物资出版社 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全球电视和电影:产业经济学导论¥20考林•霍斯金斯等新华出版社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38[英]戴维•冈特利特(主编)新华出版社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26. [美]仙托•艾英戈等新华出版社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50 [英]埃尔德里奇主编新华出版社新闻传播书系——实用新闻写作(第2版)¥27康文久(主编)新华出版社21年春节联欢晚会内部消息¥32泥子,善良,偶然新华出版社经典原版书库——现代信息检索(英文版)¥49 Ricardo Baeza-Yates等机械工业出版社电视品牌战:中国第一本电视营销战略专著¥ 张云/方世彤广东经济出版社大主意丛书——媒体¥9 [英]贝林达•霍利尔中国宇航出版社媒体的扩张——大众媒体的产业化、集约化和全球化¥32曾华国南方日报出版社华章经管——铸造CNN¥38 [美]里斯•舍恩菲尔德机械工业出版社国际关系书系——国际传播与媒体研究¥45 蔡帼芬(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新闻记者视点丛书——心态新闻学¥18 吴继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电视播音与主持¥18陈京生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中国电视收视年鉴¥68王兰柱(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电视现场制作与编辑¥56[美]罗纳德J.康姆潘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实用播音教程•第1册——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48 吴弘毅(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实用播音教程•第2册——语言表达¥45 5付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实用播音教程•第3册——广播播音与主持¥45 陈雅丽(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实用播音教程•第4册——电视播音与主持(第2版)¥45罗莉(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播音学简明教程(修订版)¥25吴郁(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图像声音运动:实用媒体美学¥128[美]赫伯特•泽特尔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国际关系学书系——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49 刘继南等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明星主持与名牌节目¥28蔡帼芬(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系列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22胡正荣(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电视制作300问:实用应试手册¥19 任远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研究”系列之三——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25胡正荣(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新闻与传播系列教材•英文原版系列——新闻报道与写作(第九版)¥ [美]梅尔文•孟彻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巿场大变局¥38 黄升民周艳(主编)中信出版社《中国传播学者访谈》书系——倾听:传媒论语¥30王永亮成思行(主编)新世界出版社传媒经济丛书之一——传媒经济导论¥35周鸿铎经济管理出版社传媒经济丛书之二——报业经济¥38 周鸿铎等经济管理出版社 传媒经济丛书之三——广播电视经济¥30 周鸿铎等经济管理出版社传媒经济丛书之六——传媒产业机构模式¥32周鸿铎等经济管理出版社 传媒经济丛书之七——传媒产业资本运营¥30 周鸿铎等经济管理出版社传媒经济丛书之八——传媒产业市场策划¥35周鸿铎等经济管理出版社 媒体集团的经营与管理——新加坡报业控股的成功之道¥38[新加坡]袁舟汕头大学出版社长江新闻传播系列丛书——最佳方案:公平报道的美国经验¥20[美]罗伯特•海曼埃夫•韦斯廷汕头大学出版社长江新闻传播丛书•史论篇——方汉奇文集¥68方汉奇汕头大学出版社长江新闻传播丛书•史论篇——宁树潘文集¥58宁树潘汕头大学出版社媒介经营管理丛书——媒介经济学案例分析¥29赵曙光华夏出版社媒介经营管理丛书——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39禹建强华夏出版社传媒产业经营与管理¥40周鸿铎等经济管理出版社 新闻传播学¥18蔡铭泽暨南大学出版社大公报一百周年报庆丛书——大公报一百年新闻案例选¥16 《大公报一百周年报庆丛书》编委会(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九州传媒丛书(第1辑)——传媒MBA运作实务系列:全球著名媒体经典案例剖析¥25高振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比较新闻学:方法与考证¥32张威南方日报出版社新经典文库(049)•借箭丛书(010)——CCTV对话(2):你是人才吗?(含1VCD)¥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对话》栏目组南海出版公司新经典文库(051)•借箭丛书(012)——CCTV对话(4):未来99种•影响未来若干年最后有价值的理念¥20 中央电视台经济部《对话》栏目组南海出版公司《开心辞典》完全手册¥17 冷丁接力出版社 主持人的语言艺术¥ 吴郁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现代新闻编辑学正在发生的历史(上、下)实用新闻采访新闻报道策划与新闻资源开发新闻传播精品导读——广电卷新闻传播精品导读——新闻(消息)卷走向媒体英美媒体文萃隐性采访论新闻学核心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美国新闻史新闻舆论研究互联网新闻编辑实务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体育新闻报道新闻心理学原理网络新闻实务新闻写作创新智慧新闻写作与报道训练教程新千年新闻文体即用即套现代新闻写作教程新闻写作即用即查新闻采访与写作金玉良言调查性报道采访与写作描述世界中国新闻教育论文集外国新闻史教程网络传播学当代新闻理论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中国新闻政策体系研究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闻监督学传播学基础理论媒体的力量新闻伦理学新闻传播学新闻美学电视新闻学媒介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报纸编辑学教程应用电视学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制片创作大全中国电视市场报告现代写作教程应用文写作实训教程写作基础与应用写作学教程公文写作技法与赏析电视摄像艺术借我一生中国电影名片快读中国文学名著快读外国演讲辞名篇快读外国电影名片快读符号学视觉文化中国当代诗歌史荣誉电影艺术词典媒介春秋电影创作类型论虚构的自由镜像与文化蒙太奇论戏剧理论与戏剧分析笑的艺术年中国报告文学精选年中国网络文学精选解密国际传媒集团世界新闻传播100年媒介效果研究概论中国传媒资本市场运营中国传媒市场大变局新媒体革命如何成为顶级记者高度决定影响力揭开真相传媒影响力激活传媒媒体的扩张中国高级记者成名作透视美国报纸产业中国名记者传略与名篇赏析交流的无奈意义的输出大众传媒经济学符号透视媒介市场评价研究传媒产业发展的系统理论分析媒介市场与资本运营外国媒介集团研究全球传播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大众媒介导论超越传媒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电视媒体广告经营香港内地传媒比较杂志学整合传媒
你走过后
初级经济师和中级经济师报考均为2个科目,具体是:《经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实务》。全国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合格标准均为84分。参加考试人员必须在1个考试年度通过全部科目考试。考试成绩查询时间一般在考后两个月左右展开。
根据人事部办公厅《关于调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设置的通知》(人办发[2002]18号)及有关文件精神,初、中级《专业知识和实务》科目均分为工商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水路、公路、铁路、民航)、人力资源管理、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12个专业,其中运输分为水路、公路、铁路、民航4个子专业。
报名参加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满十年,取得经济专业初级资格。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6年;
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4年;
4.获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结)业,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2年;
5.获硕士学位,从事经济专业工作满1年;
6.获博士学位。
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从事相关工作年限一般要求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间的总和(个别地区要求从毕业后算起),其计算截止日期为报考当年12月31日。具体要以当地通知为准。
初、中级经济师报名时间一般为7-8月份(具体以当地人事考试部门公布的时间为准),2018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时间为11月3、4日,考试形式为机考,考试时间为小时,与去年相比考试时间缩短了1个小时。
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科目、题型、题量、分值、考试长度一览表
泛青
中级经济师考试共考两个科目,一个科目为《经济基础知识》,另一个科目为《专业知识与实务》,在一天内考完,上下午各考一科。其中《专业知识与实务》有15个专业可选,包括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农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保险、邮电、房地产、旅游、建筑、运输等专业,其中运输又分为水路、公路、铁路、民航4个子专业,考生可根据自身工作行业、性质自主选择报考其中一个专业。中国经济师考试为全国统一考试,官方指定用书为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全套共16本,一科为为《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另一科为《专业知识与实务》,15个专业各一本。各位考生可以只选择购买公共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和自己所报专业的实务教材。
撞穿南墙
《美学导论》课程相关材料免费下载
链接:
《美学导论》课程相关材料|《影视艺术审美表达》专题|《戏剧鉴赏》专题|《舞蹈审美与鉴赏》专题|《美学导论绪论》专题|《公安影视作品赏析》专题|《队列歌唱的训练和合唱指挥》专题|
红尘乱世
史上最全的(中级)经济师考试所有专业课资料压缩包百度网盘免费资源在线学习
链接:
史上最全的(中级)经济师考试所有专业课资料压缩包 (运输——铁路) (运输——水路) (运输——民航) (运输——公路) (邮电专业) (商业专业) (人力资源) (农业专业) (旅游专业) (经济基础)QQQQQQQQQQQQQQQQQ (金融专业) (建筑专业) (工商管理) (房地产)
优质经济师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