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考试真题财税

没了心脏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979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考试真题财税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放弃了

已采纳

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每日一练:利率的种类() 单选题实行()难以计算借款成本,但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化的风险小,一般适用于长期借贷。A、市场利率B、固定利率C、浮动利率D、短期利率【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利率的种类。实行浮动利率难以计算借款成本,但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化的风险小,一般适用于长期借贷。 初级经济师《人力专业》每日一练:培训() 单选题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的说法,正确的是()。A、企业应当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对劳动者进行学历教育培训B、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5%提取职工教育经费C、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列入工会经费预算D、企业未按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就业培训与职业培训。企业未按照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或者挪用职工教育经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依法给予处罚。 初级经济师《工商专业》每日一练:趋势外推法() 单选题下列有关趋势外推法的理解错误的是()。A、趋势外推法是根据时间数列呈现出的规律性趋势向外推导,从而确定预测对象未来值的预测方法B、趋势外推法的基本假设是未来是过去和现在连续发展的结果C、趋势外推法主要包括直线趋势外推法和曲线趋势外推法D、曲线趋势外推法是趋势外推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预测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趋势外推法。直线趋势外推法是指如果企业各期数据大体上呈现直线趋势变化,找出拟合直线,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的一种方法,它是趋势外推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预测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 初级经济师《财税专业》每日一练:地方债务预算管理() 单选题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允许地方政府适度规范举债,能够(),符合代际公平。A、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B、加大政府购买性支出C、加大行政费用支出D、加大转移性支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地方债务预算管理。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允许地方政府适度规范举债,能够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符合代际公平。 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每日一练:法的本质() 单选题公实行()难以计算借款成本,但借贷双方承担的利率变化的风险小,一般适用于长期借贷。A、市场利率B、固定利率C、浮动利率D、短期利率【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法的本质。法最终决定于构成物质关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17评论

撩妹导师

(2)综合抵免限额。即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纳税人的全部外国来源所得,不分国别、项目汇总在一起计算抵免限额。其计算公式是: 综合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国外应税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国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经【例题30:单选】甲国居民有来源于乙国所得100万、丙国所得100万,甲、乙、丙三国所得税税率分别为40%、50%、30%,在综合抵免下,甲国应对上述所得征收所得税为()A 80万 B 50万 C 10万 D 0答案:D解析:第一步,计算综合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100+100)*40% = 80万第二步,计算实际抵免额。注意抵免限额与抵免额之间的区分。乙国实际缴纳:100*50%=50万,丙国实际缴纳:100*30%=30万,共缴纳50+30=80万,没有超过抵免限额,故80万全额抵免掉。第三步,计算甲国实际征收了多少税甲国应缴税款80万,第二步得出抵免额正好也为80万,所以实际征收所得税0。但如果按照分国抵免法计算的话,就应在甲国还要缴纳10万元的税款。采用综合抵免的方法,可以使跨国纳税人在不同国家发生的不足限额和超限额部分互相抵消。综合抵免可以使纳税人获得限度的抵免。(3)分项抵免限额。在采用综合抵免法时,为防止纳税人以某一外国较低税率形成的不足限额部分,冲抵另一外国较高税率形成的超限额部分进行国际间税收逃避,对某些项目的收入采用单独计算抵免限额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分项抵免限额=国内外应税所得×本国税率×(国外某一单项所得额国内外应税所得额)=国外某一单项所得额×本国税率

80评论

甜滋滋

财政的起源(熟悉)国家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一)原始公社制度下,没有独立意义的财政(二)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原始社会末期,发生了社会分工,出现了商品生产,出现了剩余产品,这样就为国家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处理原始公社内部事务的氏族组织逐步地演变为国家。在整个社会产品分配中,就分化独立出一种由国家直接参与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就是财政分配。奴隶制国家的出现,为奴隶制国家财政的产生提供了必然性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例题1: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是( )。A.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B. 私有制、阶级的出现C. 社会化生产方式D. 国家的产生答案:A

72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