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数
6
浏览数
12497
说过什么
为了考到一份好的成绩,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农业经济常考知识点: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农业经济常考知识点:现代农业的理论框架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
(一)按照生产力水平划分,世界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原始农业:
从单纯依靠自然提供的“天然食物”,到有目的地种植,养殖以获得食物。生产工具以石器、木制工具为主,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称为“刀耕火种”,完全“靠天吃饭”。原始农业的产量很低,只能为人类提供维持生存需要的食物。
传统农业:
特征:①技术状况长期保持不变;②持有和获得收入来源的偏好和动机状况长期变化甚微;③人力资本稀缺。
与原始农业相比,传统农业的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处于一种低水平的均衡之中。
现代农业:
在农业生产和经营中大规模自觉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农业机器,广泛采用以“机械-化学技术群”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现代农业经历了机械化、化学化、绿色革命为中心的三次革命。
(二)按照农业技术性质划分 ,约翰•梅尔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划分为传统农业、低资本技术农业和高资本技术农业。
传统农业:
农业技术基本停滞的,农业生产的增长取决于传统要素供给的增加。传统农业阶段生产的增长是通过降低单位投入的生产来实现的。
低资本技术农业:
①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很大的比例;②由于人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的作用,农产品的需求急剧上升;③工业发展资本稀缺,投资报酬率随之提高;④经济转型速度的限制和人口增长的压力阻碍了农场规模的扩大;⑤劳动力-土地的比例关系极为不利,极大地限制了劳动节约型农业机械的普遍使用。农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劳动密度型或资本节约型的技术创新和使用,且以提高土地生产率为重点。
高资本技术农业:
即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农业部门的相对重要性下降,资本积累已经足以支持非农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资本变得越来越充裕,资本在农业部门的运用也日益集约化;作为非农产业部门扩张的结果,人地比例逐渐下降,农场平均规模扩大;劳动成本变得越来越高昂,用机器代替劳动可以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通过以上内容分析可知,现代农业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内容:
(1)创新的理念。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创新。现代农业创新的主体是科技创新,尤其是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主的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的渠道:①引入农业新产品;②引进农业高新技术;③开辟新的产品市场;④开拓并利用农业生产原材料新的供应原材料;⑤实现农业企业的新组织形式。
(2)产业化经营的理念。随着专业化和协作的发展,农业开始实行一体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通过农业公司、农业合作社带农户(家庭农场)等生产组织形式,使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走向一体化,农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科技等不同领域相互融合,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农业产业链条大大延伸,农产品市场半径大为拓展,逐步形成了农业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
(3)集约化经营的理念。现代农业的本质是集约农业。我国人多地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重点推行劳动集约,适度推进资金、技术集约。
(4)全球化的理念。美国农业是典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外向型农业,有“世界面包房”和“世界饲料袋”之称。
(5)适度规模经营的理念。我国农业目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不适合建设现代农业,客观上要求农业选择更高层次、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包括:土地经营形成规模;专业协作形成规模;联合发展形成规模。
(6)标准化的理念。
综上所述,现代农业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手段来装备,以现代组织制度和管理方法来经营,集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社会化为一体,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农业生产系统和协调、高效、安全的农业生态系统。现代农业中大量现代要素的投入和使用是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投入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根据我国今后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内涵,以保障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产业化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全面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形成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元化产业形态和多功能产业体系。
我那么拽心却那么哀
你好,环球网校经济师的押题(考前预测),是老师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结合对当年考试变动情况,做出的预测卷,对于考题中出现考点的把握,还是相当可观的。
中级经济师”是我国职称之一,属于经济师类别。要取得“中级经济师”职称,需要参加“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11月初的第一个周末。
按专业可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民航、铁路、水路、公路)、邮电经济、房产经济、旅游经济、建筑经济15个专业。但是还是建议学员要打好基础,考题会变,但是考点不会变,把握好考点,深入分析掌握,才是根本!
祝你好运哦!
有什么资格说我
备考复习已经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为了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中级经济师2020农业经济备考知识点: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对象与内容”,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中级经济师2020农业经济备考知识点: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对象与内容
(一)概念
农村集体经济统计(农经统计)是以农村集体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经济统计。通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辖经营单位活动在数量方面的表现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以研究和认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和运行规律。
(二)目的
(1)反映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分析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3)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
(三)统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1)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调查对象:需要进行调查的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它是由性质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组成的;
调查单位:所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中的各个具体单位。
(2)农村集体经济统计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
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农村集体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其调查对象为构成农村集体经济的各类经营单位,包括各类乡镇级集体企业、村组集体经营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调查农户等调查单位。
例如: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统计的调查对象: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情况统计的调查对象:所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调查对象(总体);调查单位(总体中各个具体单位)
(四)农村集体经济统计的内容
(1)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包括基层组织及生产要素状况统计。
(2)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辖经营单位各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入、经营支出、收益及收益分配情况统计。
(3)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情况,包括改革完成单位数量、量化资产、股东、股本和股金分红等情况统计。(新)
(4)农民负担情况统计,包括农民负担各项税费统计和政府对农民的各项补贴补偿统计。
(5)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及管理情况统计,包括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和仲裁等基本情况统计。
(6)农业生产托管情况统计,包括托管服务面积、服务组织、服务对象等情况的统计。(新)
(7)农业部门认定家庭农场情况统计,包括家庭农场基本情况、行业分布、经营情况、扶持发展情况等统计。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统计,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数量、生产经营规模、服务能力、成员收入等情况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