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经济师理论知识

宝贝你是我的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464

首页>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理论知识

3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分手后的想念是犯贱

已采纳

十月将至,为了抓紧剩下的备考时间,做好考前的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初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生产要素理论”,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初级经济师2020人力资源管理备考知识点:生产要素理论

生产要素理论

生产要素是社会创造价值时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人力资源在经济中的价值可以从劳动在经济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体现出来。

劳动与资本、土地等共同被称为生产要素。

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理论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两要素理论

土地和劳动是最重要的两大价值源泉。

第二阶段:三位一体理论

工业革命的转变,使得资本的作用突出。萨伊提出资本、劳动、土地三位一体的生产要素理论。

第三阶段:四位一体理论

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及其主要代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将组织列在资本、劳动和土地之后,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加以强调。

第四阶段:五要素理论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知识型工作者或知识型员工的概念,进而提出了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以及知识共同创造价值的五要素论。

人力资源的概念应当包括劳动、企业家、知识这三种生产要素在内,它是对劳动这种传统生产要素的一种扩充。

169评论

少年陪莪從校服到婚紗可好

考试要想考到一个好的成绩,在考前需要下定决心,做好备考复习,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人性假设理论”,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备考知识点:人性假设理论

人性假设理论

主要的有4种:“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以及“复杂人”假设。 掌握各主要人性假设理论;了解与各人性假设相对应的管理方式)

(一)“经济人”假设

1.起源于亚当·斯密。这种观点认为人是理性的,自私自利的,人的本性就是要谋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美国学者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中的“X理论”就对应着经济人假设。其基本观点是多数人生性懒惰,总是设法逃避工作;他们胸无大志、不愿负责,宁可被人领导;他们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以满足生理、安全等基本需要。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矛盾,必须用强制、惩罚等手段迫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3.对应的管理方式:应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

(二)“社会人”假设

1.“社会人”假设是由梅奥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提出。

2.主要观点:除了物质、金钱,人类还有社会需要,即是“社会人”。人们在工作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对人们的士气起着重大的影响,而人们的士气又直接影响着工作效率。

3.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者应该关心、体贴、爱护和尊重下级,与下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组织成员的归属感,以此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1.主要是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这一假设认为人有充分运用自己的能力、发挥自身潜力的欲望,人是能够自我激励、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的。麦格雷戈提出的“X-Y”理论中的“Y理论”就对应着“自我实现人”假设。

2.主要观点:当环境有利时,人们完成工作就像游戏和休息一样自然;惩罚和控制不是实现组织目标的惟一手段,人们能够自我管理;在适当的条件下,人们不但能接受,而且能主动地承担责任;个人自我实现的要求和组织目标的要求之间是可以统一的;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人们的智慧和潜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3.采取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应当创造富有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环境条件,激励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发掘组织成员的工作潜力,使人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

(四)“复杂人”假设

1.“复杂人”假设是在“X理论”与“Y理论”等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具有权变思想的理论。

2.“超Y理论”体现了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具有不同需要组合和动机结构,一个人在组织中能否感到满足、肯于贡献,关键在于该组织的状况与他的需要结构是否相适应。

3.采取的管理措施:不存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普遍适用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中特定的人员选择合适的管理措施。

143评论

失无所失是最悲哀的拥有

【导读】参加2021年初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除了需要进行《经济基础》的复习,还需要进行专业实务的备考,实务专业有10各科目,分别是工商管理、财政税收、农业经济、金融、保险、人力资源、旅游经济、运输经济、建筑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作为2021参考考生,考试复习的依据自然就是考试大纲了,在新的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大纲没有出来之前,我们的参考大纲只能是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在新大纲出来后,再进行对比分析,把变化的考点进行更为深入的复习,掌握考试的要点,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年初级经济师参考大纲——经济基础知识,接下来就具体来了解一下。

考试目的

测查应试人员是否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和法律等相关的原理、方法、技术、规范(规定)等,以及是否具有从事经济专业工作的初步基础知识和能力。

考试内容与要求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1. 社会经济制度。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辨别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的主要阶段,诠释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过程,辨识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功能,理解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辨别社会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理解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2.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理解商品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诠释货币产生的过程和基本职能,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在商品经济中的主要作用。

3.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理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过程,辨别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诠释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必然性和基本途径。

4. 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根本任务和目的,辨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运行基础。理解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存在原因和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模式,诠释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特征和类型,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内容。

6. 社会主义经济的增长与发展。理解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和特点,诠释社会主义产业结构的基本构成,辨别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形式,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树立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新发展理念。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理解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辨别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方式和手段,理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及其综合协调的基本要求。

8. 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理解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诠释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与机遇,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涉外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辨别我国涉外经济管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部分 财 政

9.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掌握公共物品的特征,理解公共物品融资与生产的制度结构,诠释市场效率,掌握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诠释财政的基本特征,掌握财政的基本职能,掌握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内容和主要任务,理解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内容。

10. 财政支出。理解财政支出及其分类的基本方法,掌握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理解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理解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涵义、功能与特点。

11. 财政收入。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与基本分类方法,理解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因素,诠释政府债务收入的特征和衡量指标,理解政府债务的经济影响,掌握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12. 税收基本制度。理解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的基本特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基本内容,理解深化税收制度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主要内容。

13. 政府预算制度。理解政府预算的基本职能,诠释政府预算周期,辨别部门预算,掌握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14. 货币制度与货币发行。理解货币的本质和货币形态的演变过程,诠释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类型,理解货币发行与货币供给机制的内涵。

15. 信用与金融中介。理解信用的内涵与基本类型,诠释金融中介的主要类型和主要金融中介机构的基本职能,辨别我国金融中介体系。

16.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理解金融体系的基本内容,诠释金融市场的分类和基本功能,掌握金融工具与利率的种类和基本作用。

17. 汇率与国际收支。理解外汇与汇率标价方法和主要影响因素,掌握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构成。

第四部分 统 计

18. 统计与统计数据。理解统计、统计工作、统计数据,辨别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诠释统计数据的类型,理解统计指标及其基本类型。

19. 统计调查。理解统计调查种类,辨别统计调查的主要方式,掌握统计数据搜集的主要方法,正确测度统计数据的质量。

20. 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理解品质数据、数值数据整理与显示的基本方法,合理设计和使用统计报表。

21. 数据特征的测度。掌握集中趋势的测度,掌握离散程度的测度。

22. 统计指数。理解统计指数分类,诠释和应用加权综合指数,掌握统计指数体系及其分析方法,辨别几种常用的价格统计指数。

第五部分 会 计

23. 会计基本概念。理解会计的基本特征、职能以及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诠释会计的基本前提,掌握会计基础和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辨别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4. 会计核算。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诠释会计等式及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规则和特点,掌握会计凭证的基本内容和填制要求,掌握会计账簿的登记规则和方法,辨别财产清查的过程和方法。

25. 财务会计报告。理解财务会计报告分类,辨别三种主要会计报表的内容,基本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

第六部分 法 律

26. 法的一般原理。辨别法的本质和基本特征,诠释法律规则的逻辑构成和分类,辨别我国法的制定程序和法律解释,理解法的功能和效力。

2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内涵,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辨别经济生活中常用的部门法:民商法和经济法。

28. 行政法基础知识。理解行政法的基本特点,诠释行政主体的法律特征,理解行政行为的特征和效力,掌握行政复议基本制度,辨别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29. 民法基础知识。理解民法基本原则,辨别民事主体,辨别民事法律行为和特征,掌握代理、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基本内容,理解诉讼时效种类。

30. 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理解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程序,理解仲裁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程序。

以上就是2021年初级经济师参考大纲——经济基础知识,总共六个部分内容,大家可以逐步进行认真复习,可以建立一个知识点框架图,2021年考生同时也要关注考试报名相关资讯,掌握初级经济师高分技巧,这些一定要提前了解和关注起来,祝大家考试成功!

176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