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通过中级经济师经验

紧握手心
  •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004

首页> 经济师> 一个月通过中级经济师经验

7个回答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如何比她好

已采纳

中级经济师一个月能否通过考试因人而异。有的考生全力在家复习备考,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顺利通过考试,而有的考生则需要备考好几个月。由于一个月的时间会比较紧张,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花更多的时间准备经济师的考试。

1、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将一些高频率的考点给记下来,同时结合考试纲要记住重点内容。

2、针对自己容易遗忘的部分做相关的题型,尤其要重视对历年试题的练习。

3、由于只有一个月时间,所以要充分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尽全力地学习。

中级经济师具备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复习时间还是稍微长一些会比较好,特别是平时没有什么自制力的考生,不要觉得留一个月冲刺时间就足够了。另外,考生也要掌握一些方法,记住与考试纲要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对通过考试会有所帮助。

146评论

愿心暖

1个月的复习时间是有些紧张了,两个科目一年同时过,看个人学习能力,一般3-4个月复习时间是比较好的,压力小,每天学习的时间掌握在2-4个小时内。做份学习计划,做好规划,掌握考试要点。中级经济师考试出题往往紧扣大纲、全面考核,大部分题目都是教材上的原话,但考核的知识点很多,记忆量很大。一个月时间就显得有些仓促了,但是也可以试一下,多做几套历年真题,记忆一些高频考点,没准你就一次通过了呢。还有一点就是一定要多刷题,多总结,考试的时候没准哪道题你见过呢。在这给大家推荐一个免费的刷题小程序-经济师服务中心。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搜索一下小程序,里边的东西很全,全都是免费的哦!

43评论

七弦古调

一、 保持乐观的心态。虽然中级经济师考试知识点多,考试范围广,但是其实经济师考试并不难,但是,大部分中级经济师考生都是上班族,每天的学习时间并不多,而且每天也会很疲惫,也就没心思学习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保持一个好的心态,这样会使备考效果更好。

二、 教材一定要读透。对于一些自己不确定的、不熟悉的考点一定要及时理解掌握,把基础掌握好,2019年初中级经济师考试大纲已公布,点击查看:2019经济师考试大纲

三、 制定学习计划。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来复习,规定自己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任务量,比如,今天要复习几章的内容,要做多少练习题。当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要集中注意力,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

10月份就进入了冲刺阶段。这个阶段要利用好真题和模拟试卷,尽可能多地进行刷题练习。

103评论

天荒地老不离不弃可好

自己每天下班之后,晚上7点-10点学习。首先是回想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加深印象。再学习来学宝典APP上面的视频辅导课,一边对照提纲,一边学习知识点。睡觉前再回忆一边当天学习的课程,如看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4计”,自己要回想到“‏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还要想到什么是首要因素,外部因素有哪些。对于没有记住的内容要简要在纸上抄写并背诵一遍。反复复习加深印象!

26评论

他是我的菜谁也别动筷

中级经济师学习方法其实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先去结合教材看视频,然后用课后习题巩固自己的知识点,等视频看完以后就要开始刷真题,最后1到2个月回归教材,梳理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130评论

一个人的悲伤

没办法通过,1个月复习时间还是太短了,两个科目一年同时过,看个人学习能力了,一般情况下3-4个月复习时间是比较好的,压力小,每天学习的时间会短很多。中级经济师考试出题往往紧扣大纲、全面考核,大部分题目都是教材上的原话,但考核的知识点很多,记忆量很大。

中级经济基础6大部分35章,每年几乎章章考核,因此考核非常全面。正是通过全面考核的形式使得部分学员难以通过考试。2014年中级经济基础的真题中只有第30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没有考核,因此复习中级基础时不能轻易放弃某一章。所以全面考核就要全面学习。

181评论

回忆在幸福中延续

中级经济师用一个月时间备考,能否通过考试因人而异。有的考生将备考时间集中了起来,可能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顺利通过考试,而有的考生则需要备考好几个月。我认为备考的时间还是最好为3个月以上,考生越早准备,对考试内容的掌握越扎实。

1、未提前预习的考生,首先配合新版大纲,将《经济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实务》的教材内容先浏览一遍,难懂、易忘的知识点要随时记下来,反复学习记忆。时间尽量控制在7、8两月内,随后9月、10月,大量刷题,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和考前预测题。易错的题目也要随时记下来,反复练习记忆。

2、提前预习的考生,首先在新版大纲和教材出来之后,将两版教材作比较,如果自己对书本没有那么熟悉的话,可以参考培训机构整理的教材变动内容。由于先入为主的思维习惯,考生会倾向于按照旧版教材知识点做题,遇到此类情况要及时更正,以新版教材为主。

这个阶段,提前预习过的考生也需要进行题海战术,大量刷题,章节题、模拟题、历年真题和考前预测题。易错的题目也要随时记下来,反复练习记忆。同时,大家也可以刷题的同时再次翻看教材,以此查漏补缺。

关键词法

做选择题时,可先细读题目要求,再根据题干的关键词来进行选择。区分相似概念,有一部分题是相似概念、知识点的区分考查。应用型计算题,读题圈出关键词,寻找突破方向,平时学习需要把握计算原理,例题研究透彻,学会举一反三。对于综合性的题目,比如题干是“下面说法正确的有……”“下面说法错误的有……”,需要把握关键词,考查注重的是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易混淆知识点的对比理解。

排除法

遇到答案模棱两可的情况下可用排除法。将选项中有明显错误的或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及时排除掉,缩小选择范围,提高正确率。

①凭常识一看就不正确的,直接排除。

②选项中有2个选项表达同一个意思,一起排除。

③选项中有2个选项表达的意思刚好相反,正确答案一般在其中。

直选法

如果是根据教材原文的直接考查,不存在变形,直接挖空,需准确把握相关概念,记忆相关知识点的关键点。考查方向是特点、原则、分类等等知识点的题目,直接选择,需要对教材的知识点有准确的掌握。

再如,单项选择题要求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显然,除最适合的答案之外,备选项中的某些答案,也可能具有不同程度的正确性,只不过是不全面、不完整而已。

保守法

主要用于做多选题及案例分析题,因为有容错分,有一个错误选项就不得分,所以要保守作答,对于模棱两可的选项,不要选择,保证得分的最大化。

倒推法

在做案例分析题时采用,先看问题,再看材料,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注意,即便是正确选项,但是与材料相结合是无关选项,也不能选。

95评论

相关问答